更新时间:2024-05-28 14:32
美术学院 (Academy of Fine Arts)是指以推动国家艺术发展、培养艺术家,并通过定期展览和授予荣誉会员来提升成员专业和经济地位等种种目的而组织的艺术家团体。意大利于16世纪就成立了美术学院。法国、英国、美国相继在17、18、19世纪建立了各自的美术学院。
“学院”(academy)一词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雅典西北郊创建的Akademeia学园,后泛指各种学术研究性机构。在古典的意义上,“学院”意味着对知识与美德的自由寻求。至中世纪,学院传统一度中断。公元529年,查士丁尼一世(483-565)下令关闭学园,并镇压“邪教”和破坏偶像。
直至15世纪70年代前后,随着柏拉图主义在意大利复兴,学者菲奇诺主持柏拉图学园在佛罗伦萨恢复。在这一非正式的聚会中,参与者就哲学问题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与讨论。至16世纪,“academy”的名目更多了,涉及文学、戏剧、音乐、剑术、马术、舞蹈等,并逐渐扩展到自然科学。“美术学院”正是诞生于这一风尚之中,它既是一种艺术家的聚会,同时也具有某种教学功能。
美术学院最初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一种艺术家团体,提升或取代旧有的行会与公会的制度。作为凝聚艺术团体的新组织,推动美术学院得以成立的意志体现在艺术内部,是部分艺术家要求建立艺术作为一门自由艺术的资格,以及追求艺术家作为博学智识的知识分子的资质;体现在外部社会,是世俗权力要求艺术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并首先为少数贵族与官员提供一种自由风雅的审美游戏。前者的意志呈现为艺术历史的书写、艺术理论的建立与探讨,艺术家地位的迁跃、艺术家报酬的提高等等,后者的意志则呈现为对艺术家的资金赞助与保护,将自身的利益与趣味借由艺术品的美学光晕加以巩固,贵族与官员阶层的业余艺术爱好者的增多,鉴赏批评的兴起等等。
从中世纪以来,所有艺术家均为工匠。根据制作的材料性质的不同,他们分别隶属于各个行会,如雕刻家因与石料打交道而属于制造商行会,而画家则属于医药商、作料商或杂货商行会。
在16世纪伊始的意大利,王公贵族对艺术的赞助首次延伸到艺术家对艺术事业和创作技巧的探讨。如在佛罗伦萨,洛伦佐·美第奇创办了“花园学校”——米开朗基罗青年时亦曾在此受教;在波隆那,班蒂沃格里奥曾在花园中举办艺术家和诗人招待会;在梵蒂冈,巴乔·班迪内利创办了在美第奇教皇克莱蒙特七世监管下运行的“艺术学院”(1531年);在热那亚,安德里亚·多里亚也曾赞助过类似的艺术机构。
1563年,欧洲第一所正式的官方艺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Accademia delle arti del disegno](即今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之前身)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成立。该学院由科西莫·美第奇公爵(1567年封为托斯卡纳大公)赞助,并由其担任名誉院长与保护人,乔治·瓦萨里(GiorgioVasari)负责牵头、督办学院的实际建立。
学院的主要行政管理人员由大公任命,成员构成与级别划分则包括“院士”与普通会员——普通会员多为年轻或经验不太丰富的艺术家。无论学院内外,职业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仍然次于贵族出身的非专业艺术家,但艺术家之间的地位差异(如画家优于雕塑家或建筑师)已逐渐趋于平等。学院成立的目的是让艺术家直接隶属于开明的世俗君权,从而超越传统的行会。这种超越在“disegno”一词中得到体现,即以“创造”/“构思”(invention)赋予建筑师、画家、雕刻家群体以共同精神,使他们联合、团结在一起。得益于意大利理论家的理论建设,从事绘画、雕塑与建筑的艺术家也逐渐与从事机械艺术或手工艺的工匠区分开来,并获得了相对优越的社会身份。
从14世纪30年代开始,意大利有了由包括金匠和刺绣工艺师在内的行会中的画家发起的圣路加公会(Compagnia di S.Luca),但金匠和工艺师们在这个新组织中只占次要地位。其章程和特权于1478年12月17日由教皇西斯图斯四世(Pope Sixtus IV)更新,确认了学院是这两者的结合。至15世纪末,公会走向衰落。至1577年,圣路加学院(Accademia di San Luca)得到格里高利十三世的批准,阿尔贝蒂也曾在《论绘画的崇高性》(1585年)中呼吁成立这所学院,此后学院于1588年再次获得西斯图斯五世的重新批准,并最终在1593年,于罗马举行成立典礼,并由费德里戈·祖卡罗(Federico Zuccari,1540-1609)任首任院长。该学院即今罗马美术学院(Accademiadi belle arti di Roma)之前身。但直到17世纪,学院与行会的关系仍然模糊不清。至17世纪中期,在教皇的干涉下,学院才开始维护学院艺术家的利益,此时有业余人士加入学院,并获得“荣誉院士”称号,但规模远不及佛罗伦萨艺术学院。结果,罗马的艺术学院在艺术家和欣赏艺术的公众之间划分了一道学院派界限。作为艺术家团体组织,学院的基本目标是教学,并规定每个会员都要提交作品,首开官方学院垄断作品评审特权的先河。
随后,美术学院的发展重心开始自意大利转向法国。1648年2月1日,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peinture et de sculpture)在巴黎成立。自罗马来到巴黎,并服务于摄政皇太后的画家勒布伦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波旁王朝之所以首肯美术学院,主要意在联合宫廷艺术家建立机构,反击由国会支持的行会对服务于王室的宫廷艺术家所做的限制,将“从事自由艺术创作的绅士”与从事体力劳动的工匠区分开来,并为法兰西国家确立起彰显王室权力的古典主义艺术典范。
在法国,行会与美术学院的斗争属于国会与王室斗争的一部分。在17世纪,法国仍未像意大利那样在理论上将艺术与手工艺或者工商贸易区分开,且在1671年成立建筑学院以前,建筑并未纳入美术学院的专业范畴。因此,效力于宫廷并享有特权的艺术家和受制于公会的艺术家之间的竞争与矛盾日益加深。皇家美术学院几乎是一种效力于王室的封闭画坊,国王掌控着王室委任的艺术创作的政策和要求,其成员被禁止经营传统的作坊,也被禁止举行代表行会活动的晚宴和相关社交活动。此外,自让-巴蒂斯特·科尔伯特(Jean- Baptiste Colbert,1619-1683)成为国王的总顾问,并成为学院的最高行政管理人后,君主专制政体对学院艺术的钳制愈加严格。1663年,政府命令所有宫廷特许画家都必须加入学院,否则便取消其特权。科尔伯特还将手下的行政官员任命为“荣誉成员”,这些成员负责写作、阅读和记录学院的讲义或会议,并将这些内容对外公开。此后,荣誉成员不断增加,如罗杰·德·皮莱(Roger de Piles,1635-1709)等。
1666年,法国皇家美术学院在罗马设立了分院,普桑被任命为院长。国家每年为赢得“罗马奖”的学生提供前往罗马深造的资金,学制为四年。由此,法国艺术家在罗马产生了重大影响。到1676年,在科尔伯特的监督下,圣路加学院并入法国皇家美术学院。
自从法兰西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成为艺术教育机构的原型,欧洲州国家纷纷成立艺学院。1697年,普鲁士成立柏林艺术学院(Akademie der Künste);1705年,奥地利成立维也纳艺术学院(Akademie derbildenden künste Wien);1752年,西班牙成立马德里费南多艺术学院(Academia de S.Fernando);1755年,那普勒斯皇家艺术学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Napoli)成立;1756年;威尼斯艺术学院(Accademia di Bellw Arti diVenezia)成立;1776年,米兰艺术学院(Accademia di Bellw Arti di Brera)成立。直到1790年,欧洲各地已经设立了100多家公立艺术学院。
瓦萨里的艺术理论思想的来源之一是15世纪40年代贝尼铁托·瓦尔奇关于认识论和艺术(尤其是绘画和雕塑)的相对重要性的公开讲座。作为绘画艺术学院[Accademia delle arti del disegno]的创始人之一,瓦萨里与雕塑家维茨诺·丹蒂曾撰写理论著作剖析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摹仿”概念。在佛罗伦萨的绘画艺术学院,摹仿意味着表现人对自然的观察,而不是表现人对现象世界的认识。为此,学院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包括欧几里得几何学、透视法、解剖学、衣饰研究、天文和地理等课程,并在17世纪增添了人物素描。数学学习为艺术家运用焦点透视法和明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其他课程则根据当时的艺术评论对图形艺术的有关论述进行调整。这些论述认为艺术家可以通过了解身体的功能和各部位的比例关系,以姿势语言、面部表情、服装衣饰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生命。
到17世纪,笛卡尔的思想和伽利略的实验方法,对艺术学院的实践产生了影响。
在罗马艺术学院与法国艺术学院合并之前,由于学院与中央集权式的宫廷之间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系,缺乏同教皇的纽带关系,梵蒂冈没有学院提供持续的赞助,也始终没有为学院制定统一的相关政策或指导学院的艺术创作。这种状况持续到18世纪克莱蒙特十一世教皇执政才改变。由于当时的艺术任务主要是修建恢宏壮丽的建筑,因而学院会员从17世纪中期就围绕着创作项目组织讲座和学生竞赛,这些竞赛还包括绘画和雕塑。学院内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石膏像写生和人体素描。作为学院的核心课程,人体素描要求艺术家以数学为指导,能够分辨出所摹仿对象的基本结构,使完成的作品充满条理性和整一性。
法国皇家美术学院在组织结构和学术实践上效仿了前两所学院,在课程方面则开设了透视、几何、解剖和素描等课程,课程结构包括①临摹素描,②画石膏像,③真人写生。在低级班,学生必须临摹教授的课徒稿,在高级班,则进行人体素描写生。
18世纪的美术学院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促成了艺术家地位的提高;2)古典主义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规范在学院中逐渐确立起来;3)艺术话语权也逐渐转移到教俗统治集团手中;4)从那时起直到19世纪,美术批评、美术理论、美术史与美术展览在美术学院的框架下展开,此外,业余性质的美术鉴定和古物研究也与美术学院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学院体制一旦将某一“目的”主导下的最优审美“形式”确立为一种最高的“规范”,所谓学院派风格也就此生成了。经典作品成为学院内部教学与讨论的典范,描述这一形式的风格术语也具有了规范性的涵义。
在西方美术学院的历史中,古典理想最先被确立为“规范”,其具体艺术法则很容易以否定的形式被表达出来——并作为禁令代代叠加,这导致了以古典理想为目标的艺术家的创作空间不断收缩。为了规避前代确立起的种种禁忌,后代艺术家只能在不断紧缩的学院派古典规范下陈陈相因,这反而使“学院气”成为排除性原则下唯一需要规避的禁忌,在贡布里希看来,这种规避最终颠覆了古典理想——于是人们看到20世纪各种眼花缭乱的艺术运动和形式实验。可以说,学院艺术的僵化实为艺术发展的异化形态。
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兴起,是以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世界列强的入侵行径,及国内各界有识之士为抵御外患、自强求富而展开变革运动为背景的。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主旨的洋务运动,试图学习西方先进的物质技术来挽救清王朝政权。兴办新式教育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点,其教育思想的来源有二:一是先进的封建知识分子提出的经世致用思想,二是西方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在领悟到中西之学的差别在于中国重道而轻艺,西国重艺而轻道后,洋务派的思想家、政治家开始主张广泛开办工艺教育,其中代表人物为郑观应和张之洞。郑观应提出了设置“工艺专科”、开设“工艺学堂”、“派人游学各国”、设立“博览会一励百工”的对策;张之洞也同样上书光绪皇帝,提出开设工艺学堂,内置机器厂,招收少年艺徒,教以事物原理、制造程式与机器之方等举措。
晚清美术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分界线是1904年中国近代学制的确立。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受命向朝廷进呈《学堂章程折》,并获批以《钦定学堂章程》颁行,史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近代学校系统,但并未实施。1904年,朝廷颁布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略微调整《钦定学堂章程》后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在“癸卯学制”以前,中国的艺术教育类型大抵有三:一是教会工艺传习所、二是民间女工传习所、三是洋务学堂中的工艺学堂。教会工艺传习所是西方传教士以慈善事业为名,将资本主义国家的传统手工业转向殖民地而开办的机构,其代表有山东烟台“培真女子学校”、上海土山湾画馆等。民间女工传习所具有半职业、半休闲的性质,不受手工业行会的严格控制,因而中国手工艺师徒制在此首先被打破,女工传习所作为教学单位最早出现在刺绣领域,其渊源可上溯至明代顾绣设帐授徒,至清末则有湖南湘绣“绣花吴寓”“彩霞吴莲仙女红”等绣坊、1894年沈寿夫妇创办于苏州的同立绣校、1904年中国教育会所办,蔡元培任校长的上海爱国女校中的女工传习所等等。洋务学堂为求“富国强兵”,办学内容主要为外语、军事和专业技术,1866年由左宗棠奏请成立的福建船政学堂中的绘事院与艺圃为代表。
“癸卯学制”的颁布确立了近代中国教育的基本格局,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上除普通教育外,还设有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为此,“癸卯学制”为大、中、小学堂、蒙养院、各级师范学堂与实业学堂、艺徒学堂都确立起章程。受日本影响,图画与手工二科被晚清学部视为尚实之科目,并在癸卯学制施行之后正式成为学堂的教学科目。
其中,实业学堂、艺徒学堂、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都设置了工艺与设计专业。工业学堂的代表有1906年创办的商部艺徒学堂、湖南醴陵磁业学堂以及1903年设立的直隶高等工业学堂。以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的学科设置为例,学校设化学科、机器科、图绘科三科,其中图绘科聘请日本专家松长三郎任教,专业课程有水彩画、写生画、毛笔画、用器画、雕塑、解剖学、美术史、三角、化学、机器学等。
在师范教育中亦有图画与工艺教育。其中,以1903年由张謇倡议,张之洞奏请成立的三江师范学堂最有代表性。该校在建校之处,即效仿日本师范学校的模式实行混合科制,开设理化、农学、博物、历史、舆地、图画、手工等必修课。1906年,学校易名为两江师范学堂,由江宁提学使李瑞清任学堂监督,并添设“图画手工科”,该科以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主科。图画课除中国画外,西画、用器画、图案画均聘请日本教习担任,手工课则包括各种纸类细工、绳类细工、黏土工、石膏工、竹工、漆工、金工等。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的著名毕业生有吕凤子、姜丹书等人。
新式私立美术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上海,嘉定人周湘(1871-1933)于1909年在法租界开设专修西洋画的的“图画专门学校”,至1922年他相继在上海创办多所以西洋画教育为主的私立学校,其中,“背景画传习所”招收有学生乌始光、刘海粟、陈抱一等。翌年,乌始光、刘海粟等人在美租界创办“图画美术院”,拉开了日后著名的私立上海美专办学序幕。
1912年,中华民国公布第一个《学校系统令》,至1913年8月陆续颁布各种学校令,综合总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开始在教育系统上以民国学校取代清末学堂。1912年10-11月先后公布了《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课程》,明确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依国家、地方、私人或者私法人不同的设立性质,分别称为国立(由教育部管辖)、公立和私立专门学校。1918年建立的北京美术学校,实为民国以来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初为中等性质。
壬子癸丑学制到1920年已处于非改不可的境地,最终在1922年形成了颁行全国的“六、三、三、四”新学制——“壬戌学制”,这标志着民国学制的基本定型。该学制规定:大学设一科或数科均可,单设一科称某科大学校,修业年限4-6年,而因学科及地方特别情形设立的专门学校,修业年限在3年以上,年限与大学校同者,待遇亦同。1922年北京美术学校升格后即改称为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3年开设的中国画、西洋画、图案诸系均修4年,待遇即同大学。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调整壬戌学制实施中出现的公私立大学骤增、质量无从保证的流弊,于1929-1931年间颁布了《大学组织法》《专科学校组织法》《大学规程》和 《专科学校规程》,据此,艺术被列为大学本科(修业年限4年)以下的专科学校,学制2-3年。因此,这一时期国内各公私立艺术学校均依规改名、改制为专科学校,这才出现后来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私立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等相对稳定的校名。按当时设计,大学重在理论科学的研究,专科学校重在应用科学的研究,但实践中发现相当门类的应用科学难于在2-3年臻于大成。1939年在战时合并北平和杭州两所国立艺专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滕固,在重庆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改善艺术学校学制案》,要求将艺专与大学及独立学院处同等地位并增加修业年限至少5年,被教育部采纳,率先将艺术和音乐两科一律改用5年新制。
1945年,在抗战结束后的9月,教育部在重庆召开“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内迁高校陆续迁回原地。杭州、北平因之重现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建制。民国时期由留学生主导创建的美术、艺术专门或专科学校的命名与性质,就是在以上学制演变的历史变动中规划进行的。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18年创建的“北京美术学校”,创建校长为郑锦,设绘画、图案两科。1926年重组为包含音乐系、戏剧系的“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林风眠曾效仿法国沙龙在1927年发动“北京艺术大会”。1928年改组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徐悲鸿短暂就任院长。1934年改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严智开。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部分南迁,1938年与“国立”杭州专科学校”在湖南沅陵合并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留北平部分被改为“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王石之。1945年“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奉令复员杭州、“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奉令编为“教育部特设北平临时大学第八分班”。1946年徐悲鸿奉令北上接管第八分班,重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至1949年。1950年4月1日,国立北平艺专与华北大学第三部两单位的美术部分,正式合并组建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的“国立艺术院”,创建院长林风眠。该院“以培养专门艺术人才,倡导艺术运动,促进社会美育为宗旨”,以“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为纲领。据此其(艺术教育大纲》将中国画系、西洋画系合为绘画系。1929年改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如前所述,因抗战于1938年与国立北平艺专在湖南沅陵合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5年教育部决定国立艺专接收原国立杭州艺专校舍为永久校址、1946年国立艺专复员杭州,1947年汪日章继潘天寿为末任校长。1949年浙江军管会任命刘开渠为国立艺专校长,倪贻德为第一副校长,江丰为第二副校长兼党委书记。1950年改名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由华东文化部领导。
以上民国时期的两所国立美术学校沿革不同,在美育理念下的办学亦各有不同。北平艺专的起步更多借鉴了日本美术学校的模式,在沿革发展中与日本的联系相对较多。抗战胜利后徐悲鸿重建北平艺专后,更多体现出徐悲鸿“写实主义”主张,开始孕育出徐悲鸿美术教育学派的雏形。而杭州艺专的建设则主要依托从法国留学归国的留学生师资,在林风眠的领导下,形成了重视以社团、创作、展览和理论建设为特色的学院发展。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2年的“图画美术院”,创始校长乌始光1914年张聿光受聘为院长,1915年改名为“上海图画美术院”,1916年改名为“私立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以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和尽宜传艺术的责任为办学宗旨。1918年出版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本美术专业综合刊物《美术》,同年蔡元培题写学训“闳约深美”勉励办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美专一部分留沪,内迁的一部分演变为国立英士大学艺术专修科。1945年,上海美专在菜市路原址筹备复校,英大艺术专修科迁回美专。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上海美专、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与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迁址无锡,校长刘海粟。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22年的“苏州美术学校”,创建校长颜文樑。1927年迁址沧浪亭并于翌年筹建开幕苏州美术馆。1928一1931年颜文樑借赴法留学之便,先后为苏州美专购置460余件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代石膏像以及各类图书资料1万余册,使苏州美专的教具材料在全国逞一时之盛。1932年,由上海工部局建筑师吴希孟按照罗马建筑式样设计,苏州张桂记营造厂建造的苏州美专新校舍建设完工,定名“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以“中西合璧,造就人才”为方向,办有校刊《艺浪》。抗战全面爆发后,苏州美专辗转上海以沪校和画室名义办学。1946年,苏州美专复员沧浪亭原址。1950年苏州美专创办动画科,开我国动画专业教育之先河。苏州美专每年都在元月举办“提倡画术,互相策励,仅资浏览,不加评判”的“苏州美术画赛会”一次,每次两周,以非抄袭或临墓前人之著作为标准,征集当代画家作品陈列,其最初是由颜文樑等人在1919年共同发起,除因抗战停顿外,到1951年共举办25届,堪称民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沙龙性质展览会。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苏州美专被合并到华东艺术专科学校,颜文樑调任杭州中央美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