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4:32
群落类型是指不管使用何种共同特征对植物群落进行划分,所得出的某种等级或群落的抽象类别。也就是指某一景观中,相似的一些地点、群落生境以及相似的植物种类组成的植物种类组成的植物群落的概括。如将生活型相同或近似的植物群落归属于同以群落类型;或把共同具有某个优势种的群落归属于同一群落类型。
地球上的生物群落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自然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不断提高其综合功能和再生产能力,其基础工作就是对生物群落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不同类型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
群落类型受各种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坡向等)的影响和制约,地球上的生物群落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外貌。然而,由于生物群落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不同种类的生物构成的,不同的生物群落之间,通常只是沿着综合环境因子梯度彼此发生联系,并没有截然明显的界限,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对群落性质的认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甚至发展成为了不同的学派。因此,生物群落的分类极为混乱和复杂,是生态学研究领域中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
群落类型的分类可以是自然的或人为的,生态学研究中一般采用自然分类。在已问世的各家自然分类系统中,不同学者采用的分类原则各不相同。由于陆生植物群落的分类研究最为丰富,这里主要介绍陆生植物群落类型的分类原则。
①按群落外貌分类
按外貌分类是较常用的植物群落类型分类原则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分类原则,其主要是以优势植物的生活型(生长型)作为分类基础,一般按与气候类型相联系的纬度带和经度带排列。按外貌可将植物群落分为森林、灌丛、草地、荒原、沼泽等多种类型。
②按群落结构分类
按结构分类与按外貌分类有部分相关联,其是以优势植物的生活型并结合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作为分类基础。按结构可将植物群落首先以株距大小分成郁闭植被、稀疏植被、最稀疏植被,再按垂直成层性分为森林、灌丛、草本植物等。
③按区系成分分类
按区系成分分类是法瑞学派的分类原则,该原则特别强调群落中种类成分的一致性,以特征种作为确定划分等级的依据,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群丛,特征种相同的群落就属于同一个群丛。
④按物种优势度分类
按优势度分类是根据群落中物种组成情况进行的分类,主要以优势种的生态学特征作为基础,有的往往仅局限于最高层的优势种,有的以灌木、草本甚至苔藓和地衣的优势度为依据,有的则考虑用群落各层的优势度来进行分类。例如按物种优势度可将植物群落分为竹林、松林、草地等。
⑤按生态特征分类
这一分类原则主要是以群落分布的生态条件或环境状况作为分类基础。如根据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可将它们分为水生植物群落、湿生植物群落和旱生植物群落等;根据植物对环境温度的需求,可把它们分为高温植物群落、中温植物群落、低温植物群落、极低温植物群落等;根据植物生存的条件,可把它们分为砂生植物群落、石隙植物群落、酸土植物群落、盐生植物群落等。
⑥按群落演替分类
这是英美学派早期提出的分类原则,也叫群落动态分类或“个体发生”原则。整个分类系统将成熟与未成熟的群落划分成两个平行的系统,即顶极群落分类系统和演替系列群落分类系统,因而被称为双轨制分类系统。在演替过程中,演替系列群落可演变为各个不同阶段的顶极群落单位,同样,各个顶极群落亦可演变成为演替系列群落单位。
⑦按群落外貌—生态分类
外貌—生态概念是苏黎世学派的传统思想,是以群落主要层优势种的外貌、结构特征、生活型和生态特征为划分原则,以便避免单纯的生态学、形态结构原则的片面性,而较客观地反映各个分类等级的内在本质特征。根据这个划分原则将全球植被划分为7个群系纲,即郁闭森林、疏林、密灌丛、矮灌丛、陆生草本、荒漠、水生植物群系。196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界植被的分类与制图”基本上就是采用这一分类原则。
根据分类原则,地球上的生物群落类型主要可分为三大类:①陆地生物群落:包括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旱生林、热带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冻原、荒漠和极地一高山荒漠等群落;②水生生物群落:包括静止淡水(湖泊、池塘)、流动淡水、河口湾、沿岸海和深海等处的生物群落;③水一陆过渡性生物群落:包括内陆沼泽(酸沼和普通沼泽)、沿海沼泽(盐沼、热带和亚热带的红树林)等处的生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