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奇村

更新时间:2024-09-18 10:48

翁奇村是二类贫困村,受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群众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意识不强,加上基础设施差,全村公路还没有完全贯通,农田水利设施逐年老化,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降低,教育、卫生医疗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无特色产业支柱,部分农户困难,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农户现金收入少,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就业及劳务输出机会少。

地形地貌

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面积仅1.845亩,且大部分为25度以上坡耕地,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民脱贫致富难。林地可利用资源不多,多年来农民对林地实行毁灭性采伐,山上资源破坏殆尽,林业资源严重匮乏。 群众多靠传统种植和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入;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生活困难、农民减收、贫困加深,返贫突出。

经济状况

集体意识

群众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等、靠、要思想仍然严重,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机会少,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没有发展动力。

劳动力

全村共有劳动力1639人,户均有劳动力2.36人,劳动力仅占全乡总人口的66.76%,加上外出务工386人,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口,致使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而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也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

村情

各极部门对翁奇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很大支持,仍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大部分人口仅解决了温饱,普遍没有现金,生产投入不足,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也无钱购买,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有限,甚至不少群众害怕还不起银行贷款而不敢贷款,缺资金成为制约贫困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收入

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粮食产量982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大牲畜存栏320头,出栏15头,生猪存栏1065头,出栏2180头,肉类总产量184吨。

人口

翁奇村共28个村民小组694户,人口2455人,全部为农业人口,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386人。建档立卡贫困农户 221户,贫困人口665人.

文教卫生

有全日制教学点1个,有教师10人,在校学生2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10年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1 %;农村五保、低保供养人口覆盖全村28个组411人。

发展

全村已全部通电,已解决人饮安全人数1120人,尚有1335人饮水困难,有小山塘2处,小水池8口,蓄水0.64万立方,有效灌溉面积达840亩。2006年翁奇村依托山清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人文景观被列为州、县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共投入400多万元对古朴的清代建筑——奎文阁景区进行了一期工程开发,建设完成了印池、长廊、游泳池、停车场、步道、考棚和30户农家乐,并于2006年“五一”黄金周实现对外开放,并成功地举办了“黔南州形象大使选拔赛”、“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山歌擂台赛”、“奎文阁杯山歌邀请赛”等重大赛事。通过近2年的倾力打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初步形成了“游奎文阁,中状元榜”、“吃农家饭,享乡村风光”的发展模式,2006年被列入全省“百村试点”村之一。

所获荣誉

2019年12月25日,入选国家森林乡村。

2020年9月24日,翁奇村迪哨大寨被贵州省委统战部、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第五批“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023年3月19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六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