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管

更新时间:2023-04-01 12:56

翎羽在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多用玉、翠、珐琅或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羽。

历史背景

大清律例,文官至一品镇国公、辅国公得用翠玉翎管;武官至一品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得用白玉翎管。故在清代,佩带翡翠翎管和白玉翎管常为一品文武高官的象征。

清朝的官帽,在顶珠下有翎管,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

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三旗出身),有资格享戴单眼花翎,而外任文臣无赐花翎者。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贵族特有的冠饰,而即使在宗藩内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滥用。有资格享戴花翎的亲贵们要在10岁时,经过必要的骑、射两项考试,合格后才能戴用。

高贵性

花翎如此高贵,故此在清朝特别被人重视、向往。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降清后被赐籍汉军镶黄旗,平定台湾后力辞靖海侯而恳求照前此在内大臣之列赐戴花翎,康熙特旨许之;后乾隆帝下明诏,不但上述亲贵大臣可以戴用,如有显赫军功者也可以戴用。皇帝赐给臣下花翎是非常审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7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20余人,这在当时是千古犹荣的恩宠。清朝爵位中最为显贵的亲王、郡王、贝勒,按清初的规定是不戴花翎的;但乾隆年间,许多人以兼任内大臣等职务为由乞翎,因此之后亲王、郡王、贝勒开始佩戴三眼花翎。

和珅是乾隆年间最大的贪官,他的宅子就是今天的恭王府。恭王府还在,但和珅这846个翡翠翎管的最终去向,却在史书上没有任何交待。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的赃物后来都成了嘉庆皇帝的宝贝,想必这846个和珅私藏的翡翠翎管也被嘉庆皇帝收归己有了,也许有些被嘉庆皇帝和以后的皇帝们赏授给了以后的当朝一品大员了。

嘉庆当朝是1796年至1820年,以后又经过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历朝100余年,一品文官应当有百余人,想必这846个翡翠翎管是赏授不完的。那么,余下的几百个和珅私藏的翡翠翎管到哪去了呢?在清朝灭亡后,余下的翡翠翎管有没有因战乱而流失到宫外的?有多少还保存在今天的故宫里?这,恐怕是个难解的历史之谜了!

形状

翎管多为圆柱形,主端有鼻,往下中空,到下端中空部分大如烟嘴翎子就由此插入。翎管的材质有翡翠、白玉碧玺、琥珀、青金石、水晶、琉璃、瓷、铜等。

清代品级高的文官可佩戴翡翠翎管,品级高的武官可佩戴白玉翎管。常见清剧中的官员身穿朝服,头戴官帽,宝石镶顶,帽后翎管下,必有一枝羽翎微微颤动。在清代,顶子、翎管加上羽翎,便是此人全部身份地位的标志了。

史书记载

《清史演义》第四十三回中,在谈到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被查抄的赃物时,特别提到查抄到了11个满绿(祖母绿)翡翠翎管和835个各色翡翠翎管,总计846个翡翠翎管。如今,要说金银珠宝,一般人大概还知道个价,唯有这翎管,一般人已不知为何物了,更不知道和珅收藏这么多翎管干什么。难道,这翎管也是财宝?也值得和珅收藏?

张伯驹在《春游社琐谈》一书中说,李莲英三品官,礼帽上的黄杨绿的玻璃翡翠翎管,价值一万多两银子。前几年,北京翰海曾拍出一件清代满绿翡翠翎管,拍价高达93.5万元人民币。国际闻名的ROCS拍卖行近年拍出一个清代满红翡翠翎管,价值7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80万元)。以当今一个满绿清代翡翠翎管价值100万元人民币计,仅和珅的11个满绿翡翠翎管就已价值千万元人民币了。那么,846个翡翠翎管该值多少钱啊

和珅为乾隆时期的一品文官,他是有资格佩戴翡翠翎管的,但他除了皇帝赏授的翡翠翎管外,竟又私藏价值不菲的846个翡翠翎管,其贪财之心,昭然若揭。所以在查抄和珅的赃物时,赃物清单上特别提到了这846个翡翠翎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