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3 21:03
翘辫子,汉语词汇,拼音读作qiào biàn zi,谑语,即死。清代由于政策所致,剃发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男人也要留辫子头,刽子手杀人时为方便砍头要把辫子提起,翘辫子也就成为杀头的同义词,后来借指死亡。
俗称死亡为跷辫子。根据传说,在留辫子的时代,人在活着的时候辫子是下垂的,而死后入验则要编结起来,置于头部上方,所以跷辫子就成了死亡的代称。
名词:吴语骂人的话,意即死人。
《官场现形记.第二三回》:「谁知他的药吃错了,第二天他就跷了辫子了。」也称为「翘辫子」。
等她~后,子女们就会争夺财产了。
骂小孩:内个小翘辫子(你这个小死人)。
常州武进民间把人死了叫“翘辫子”,这有一个俗语故事。相传常州武侠白泰官有一天外出散步,遇见一个大财主的少爷带领家中的拳教师和家奴在街上调戏强抢民女。白泰官出面阻止。这少爷依仗自己人多势众,围打白泰官,结果,反被白泰官打得落花流水。但其中一个拳教师也有一身武功,乘白泰官不注意,把他头上的长辫子揪住,将他甩出数丈远。白泰官倒地而输,但不灰心,心想:我在辫子上败你,也要在辫子上胜你。于是,与拳教师约定:“两年后的今天,在此再比高低。”从此,白泰官隐居山中,苦练辫子功,两年下来,辫子上能结二百斤的黄沙包,甩起来形似旋风,辫子要竖就竖,要弯就弯。
比武的一天到了,四面八方的人都来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只见拳教师盛气凌人在前呼后拥下出了场。立下生死文书后,两人打得难解难分。好多回合下来,白泰官有意把自己的辫子甩到拳教师身旁。拳教师求胜心切,认为机会来了,就将辫子紧紧抓在手里,还绕上几把,正想用力掼出去,不料白泰官辫子用力一抽,使拳教师抓了辫子脱不了手,然后一个大鞠躬,辫子一翘,把拳教师提起,从头顶上甩下去,摔死在地。就这样,白泰官用辫子功为民除了害,“翘辫子’”的说法也流传了下来。
“翘辫子”这一口头语在上海滩很是流行的,尤其是在一些中老年的上海人中,这句话的流行如同著名的“沪骂”(赤那)。迭个人佬坏咯,人们就会恶狠狠地骂他一句:“翘辫子,死勿脱了!”人死了,叫翘辫子;电车出故障了,叫翘辫子……“翘辫子!”是一句恶声恶气的咒人语。
看友人所写旧上海典故的书,提及“翘辫子”一语的来历,说是跟旧上海的电车有关。旧上海马路上行驶的电车多是有轨电车,下面有铁轨,上头有电线,行车的动力全靠电车头上的一条小辫子,这种电车在新上海很长一个时期里还保留着。电车出轨的事不常见,但是电车头上的小辫子脱落却是常见之事。车行途中,小辫子突然脱落,电车嘎然而止,于是车上的上海乘客就埋怨了:“要死了,小辫子落脱了。”“落脱了”,就是电车上面的“小辫子”翘起来了,翘辫子,就是死脱了。
“翘辫子”一说,与电车翘辫子相连,是说得通的。
但我所见的文字,还有一种“翘辫子”的说法。说是上海在出现有轨电车之前,在民间就有“翘辫子”的咒语了。
1911年11月,上海光复前,老上海们的头上都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晚清时期的中国人头上都是拖着辫子的,只是上海光复后,才在上海全城掀起了一股剪辫子的狂潮。
光复前的死刑犯,判死刑时不是用子弹,而是用大刀,郐子手是用刀砍下犯人的头的。但犯人头上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怎么砍?于是,执刑者想出一个办法:把犯人的辫子高高的吊起来,也就是“翘”起来。翘辫子者也就是打进地狱了。
从此之后,晚清时期的老上海们才将人死与翘辫子相连在一起。某人死了,直说“某人翘辫子了!”骂某人也是:“侬迭只翘辫子的!”
“翘辫子”一语虽然在新老上海人中流行了很长的一个时期,还有相当的市场,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生代的不断出现,新的语言也在不断的生长,象“翘辫子”这样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也有渐行渐远之势。许许多多上海滩俗语随着时移境迁,有的已经消失了,有的正在渐渐地走出热市,如晚清时的“小房子”一词,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晚清时期男人的外遇,就叫“小房子”,则被称作为“二奶”、“外插花”了。年轻人中似乎咒人用“翘辫子”一词也已经越来越少了。说人死了,就叫“走脱了!”一个人犯了重罪,尚未判死刑,则称:“迭位走远了!”“弄勿好,连脑袋也要搬塌了!”
生动的地方性语言,它总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形象的对应物,“翘辫子”、“淘浆糊”、“白板对煞”等,均属这种意思的一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