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镇

更新时间:2024-04-12 20:32

老城镇,隶属于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地处沈丘县东南部,泉河两岸,东与大邢庄乡和冯营乡毗邻,南邻留福镇,西连刘庄店镇、西北接范营乡镇,北与赵德营镇接壤,距沈丘县城25千米,区域总面积54.98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自明弘治十年(1497年)到1950年,长期为沈丘县治所。

1950年12月,撤县治为老城镇。

1958年,成立老城公社。

1983年,由老城公社改为老城镇。

行政区划

1997年,老城镇下辖郑庄、前楼、桃园、北吴营、刘大庄、岳庄、刘坟、北韩湾、许庄、李仙庄、后谷营、前谷营、晏庄、张洼、陈庄、刘埠口、路庄、李坟、阮庄、李楼、南吴营、庄、孙庙、增福庙、程庄、寨里、后东、后西、北关、南关、西关、杨洼、荆条庄、徐营、瓦房庄、卢营、龙王庙、陈庄、城关北、城关南、蒋洼、蒋湾42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老城镇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4个社区,南关、北关、西关、北韩湾、刘坟、岳庄、刘大庄、前楼、北吴营、桃园、郑庄、许庄、李仙庄、后谷营、前谷营、晏庄、张湾、陈庄、徐营、刘埠口、路庄、阮庄、李坟、李楼、杨洼、荆条、孙庙、南吴营、李庄、卢营、瓦房庄、程庄、增福庙、龙王庙、后东、后西、寨里、蒋湾38个行政村;下设254个村民小组、102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老城镇下辖4个社区、38个行政村:第四社区、第一社区、第二社区、第三社区、南关村、北关村、西关村、北韩湾村、刘坟村、岳庄村、刘大庄村、前楼村、北吴营村、桃园村、郑庄村、许庄村、李仙庄村、后谷营村、前谷营村、晏庄村、张湾村、陈庄村、徐营村、刘埠口村、路庄村、阮庄村、李坟村、李楼村、杨洼村、荆条村、孙庙村、南吴营村、李庄村、卢营村、瓦房村、程庄村、增福庙村、龙王庙村、后东村、后西村、寨里村、蒋湾村,镇人民政府驻第四社区生产街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老城镇地处沈丘县东南部,泉河两岸,东与大邢庄乡和冯营乡毗邻,南邻留福镇,西连刘庄店镇、西北接范营乡镇,北与赵德营镇接壤,距沈丘县城25千米,区域总面积54.98平方千米。

气候

老城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秋气候温和,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多偏北风;多年平均气温14.5℃;1月平均气温0℃,极端最低气温-19.1℃;7月平均气温27.6℃,极端最高气温为41.9℃;生长期年平均263天,无霜期年平均218天,年平均降水量729.1毫米。

自然资源

2011年,老城镇有耕地4.78万亩,人均0.62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老城镇总人口有770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800人,城镇化率15.3%;另有流动人口5472人。总人口中,男性38577人,占50.1%;女性38423人,占49.9%;以汉族为主,达76200人,占99%;有回族1个少数民族,共847人,占1%。2011年,老城镇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长率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571人。

截至2017年末,老城镇常住人口为41641人。

截至2019年末,老城镇户籍人口为7166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老城镇财政总收入426万元,比2010年增长10%;人均财政收入5.53万元,比2010年增长1%。2011年,老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10元。

截至2018年末,老城镇有工业企业232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6个。

截至2019年末,老城镇有工业企业232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1个。

农业

2011年,老城镇农业总产值4.7亿元,比2010年增长13%,农业增加值0.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3%。老城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老城镇生产粮食5万吨,人均650千克。老城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芝麻、棉花、大豆等,形成了以阮庄为中心的西瓜、果树生产区域;以程庄为中心的大棚蔬菜生产区域;以李仙庄为中心的花生生产区域。老城镇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老城镇生猪饲养量15万头,年末存栏6万头;羊饲养量1万只,年末存栏0.5万只;牛饲养量2万头,年末存栏0.6万头;家禽饲养量12万羽,上市家禽10万羽。2011年,老城镇生产肉类650吨,其中猪肉400吨,牛肉100吨,羊肉100吨,禽肉50吨,禽蛋50吨;畜牧业总产值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4%。

工业

老城镇形成了印刷、制鞋、电子、酿酒、食品、农药、新型建材等工业门类。2011年,老城镇工业总产值为15亿元,比2010年增长13%,工业增加值1.7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0%。2011年,老城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1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9亿元,比2010年增长23%。

商贸

截至2011年末,老城镇有商业网点82个,职工156人。2011年,老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亿元,比2010年增长1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8亿元,比2010年增长12%。

金融业

2011年,老城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2亿元,比2010年增长11%,是1978年的68倍,占生产总值的17%,实现税收0.04亿元。

邮电业

2011年,老城镇邮政业务收入为30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6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老城镇有幼儿园(所)32所,在园幼儿460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50所,在校生56000人,专任教师100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5600人,专任教师30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10所。老城镇主要学校有顺达小学、东升小学;2011年,顺达小学在校学生300人,专职教师15人。2011年,老城镇教育经费达2亿元。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老城镇有各类科技人才0.0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0.01万人,经营管理人才0.005万人,技能人才0.00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0.01万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老城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有公共图书馆(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藏书2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0人。截至2011年末,老城镇有体育场地11处,100%的城市社区和2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0%。截至2011年末,老城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老城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0个,其中卫生院1所;设病床200张;专业卫生人员130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11人。2011年,老城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万人次,住院手术700台次,出院病人0.18万人次,老城镇重点医院有老城镇人民医院。2011年,老城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3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万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老城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63户,人数1608人,支出308.7万元,月人均160元;城市医疗救助20人次,共支出3.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56户,人数2250人,支出308.7万元,比2010年增长2%,月人均87元,比2010年增长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94人,支出23.3万元,比2010年增长1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11人,支出46.7万元,比2010年增长9%,农村医疗救助12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7人次,共支出30.2万元,比2010年增长23%;农村临时救助307人次,支出10万元,比2010年增长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8万元。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老城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60千米,投递点5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1万件,全年征订报纸9万份、期刊2万册;有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23个;固定电话用户1万户,比2010年增加300户,电话普及率80%,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3万户,比2010年增加3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0%,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60千米,主干电缆达2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0.8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0.78万个,宽带接入用户0.78万户,比2010年增加300户。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老城镇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座,变压器28台,建设沼气发电站1座,发电功率50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率99%。

2003年春季,老城镇从北关北环路至徐营高标准种植风景树8000多株,长达11里。

交通

老城镇有217、207省道过境,其中207省道境内长7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沈丘县城;217省道境内长7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沈丘县李老庄乡。截至2011年末,老城镇有县乡(镇)级公路1条。

历史文化

老城镇因原为沈丘县治所;1950年,县治迁往槐店,故名老城。

老城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顾家馍,已列入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