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妪能解

更新时间:2024-01-30 18:03

老妪能解,读音为lǎo yù néng jiě,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

成语寓意

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文章是写给大众看的,如果不能为大众所理解,即使再华丽的词藻,也是没有意义的。文章并不是写得越深奥越好,文学来源于生活,细心体会生活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

成语出处

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老妪能解”。

成语故事

白居易认为诗必须便于世人理解和记忆,所以,他总是使自己的作品风格和语言深入浅出,平易通俗,让人们乐于接受。

一次,他家的老保姆向他讲述了她亲眼看到的一件事:一天她上街,听见有人在凄凄惨惨地哭泣,便急忙走上前去。只见一个衣着朴素的妇女抱着两个孩子,身旁一辆马车上,有位将军模样的人紧锁着浓眉。那将军对家丁低声说了几句话后,家丁便从妇女怀里强行夺走了孩子。那两个孩子哭喊着妈妈,妇女肝肠寸断地叫喊着孩子的名字。随着一声鞭响,马车带着哭喊妈妈的两个孩子远去,那妇女边追边喊,最后哭倒在车轮扬起的尘埃里。老保姆和几个路上的人,赶紧上前搀扶起妇女。经过询问才知道,马车里是她当大将军的丈夫,因破敌有功,得到朝廷赏赐的二百万钱,于是在洛阳新娶了一个妙龄歌女,而抛弃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刚才是夺走了她的两个孩子。白居易根据这一活生生的事实,写成了的诗篇《母别子》。写完后,白居易对老保姆说:“这类诗,如果街市上的人听不明白它的意思,那么写了没有意思。我且读给你听听。”说罢,他将诗缓缓地念了一遍。老保姆一边听一边点头,竟然全听懂了,白居易这才定稿。

成语运用

“老妪能解”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形容文字通俗明白,容易看懂。

清·李海观《歧路灯·第五六回》:“智周万道:‘语质词俚,却是老妪能解。’”

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居易急求人知,意陈于词,遂令老妪能解。”

现代·茅盾《白居易及其同时代的诗人》:“在诗歌的形式问题……大胆创造新的表现方法,采用‘老妪能解’的文学语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