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更新时间:2021-09-26 23:16

2009年6月23— 25日,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对中国科协报送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资料亟待抢救》做出重要批示, 要求把抢救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作为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正式启动的抢救工程。责成中国科协牵头,国务院科教办协助,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根据国务院领导有关指示精神,中国科协会商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11部委,研究制定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实施方案》,并于2010年正式启动。 2009年12月—2010年4月,在中国科协调宣部指导下,联合中国科技史学会、北理工图书馆等,研究起草17个基础文件、制定采集流程等。这套规范和标准被认为更充分地突出了科学家资料的特殊性,作为采集人员的工作指南沿用。

工程简介

2018年,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已走过了近十个年头。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地约200 个高校和科研机构、近3000 位采集人员参与到科学家资料的采集工作之中。截至2018年12月,采集工程共采集512位科学技术专家及专题。入藏科学家一生的手稿和书信、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工作笔记、手绘的的动植物标本图等实物原件十二万余份、数字化资料二十九万件、音视频资料一万五千余小时。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中国现当代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工程,以及从事中国现当代科学史和科技人物研究、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采集内容

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就是要通过录音录像、实物采集等多种方式,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的重要资料保存下来,丰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资料,推动形成新中国的学术传统,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老科学家是共和国科技发展历史的活档案,他们的学术成长历史本身就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抢救优先。主要面向年龄在80岁以上、学术成长经历丰富、身体明显欠佳的两院院士,或是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且身体明显欠佳的老科技工作者。2.以人为本。牢固树立老科学家在抢救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突出“采集工程”的人性化、个性化特点。3.突出重点。以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重点采集整理能够反映老科学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学术成就、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的口述历史资料等,以及真实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思想、观点和理念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的实物资料和图像资料等。4.联合协作。充分调动发挥各科口部门、相关单位、科技社团和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合理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确保 “采集工程”成为调动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的民心工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