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3 16:47
田家大院,又名老院子、张家界老院子、土家老院子、湘西老院子、紫荆堂,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永定大道彭家巷地段鸬鹚湾大桥东端,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重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建筑面积约1019.1平方米。
田家大院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
清雍正元年(1723年),田起瑗雇请本地工匠修建田家大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田奇瓒把兑泽斋交给解放军某部,不久演变成为大庸县西溪坪区公所办公用房。改革开放以后,西溪坪区公所新建了办公楼。
1983年,大庸县政府领导为了保护田家老屋,商请县民政局负责人购为西溪坪光荣院,沿用到2003年。
2003年,慈利县土家族画家张立鼎夫妇,成立张家界老院子旅游文化公司,策划开发张家界老院子,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AAA级旅游景点标准完善五重飞檐门楼、戏楼和土家餐饮石头房等旅游设施。
2006年下半年,老院子正式开放。
2019年11月12日上午,田家大院被授予“湖南民盟传统教育基地”。
田家大院原有5个槽门,160间房子,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一说原有8个槽门,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共用桩木820根,100多名工匠花了近3年时间才完成。四周外墙为青砖砌成的“封火墙”,用于防火、防盗;其内以木梁建造,榫卯合成。中间建有五进三厅,两侧设有40间厢房。墙壁为木制雕花,用于采光、通风。两侧串连4个石板天井,盛满水作消防之用。院子后面配有戏台、花园。
田家大院保存下来的只有1个槽门,3重堂屋,4个天井,四合围墙,坐北朝南,东西对称,布局严谨,有大小房屋27间,建筑面积约1019.1平方米。
田家大院的建筑风格为天井式四合院的封火墙建筑,融土家园林、土家吊脚楼于一体,被誉为“千年土王府”“湘西第一宅”。整个院子的建房设计,将田姓的“田”字融进了田家大院的院落布局,使田家大院的平面图构成了一个“田”字,天井就是田字中间的四个空格。
为了增加室内的采光,在天花板上开出覆斗式的天窗,令自然光线倾泻而下,这种天窗是汉族民居中没有的。为防止地基下沉、木头腐坏,采用砖木结构,在地面与木材之间,用石头垫隔,既可以稳固房屋,也可以延长建筑的寿命,与普通土家族建筑不同。
田家大院展览的土家族人生产生活的文物,有犁、耙、锄头、粮仓、箩筐、提篮、背篓、碓码、石磨、糍粑钵、陶坛、瓷器、铜器、银器、火坑、坐桶、鼎罐、铜壶、抬盒、酒担、神龛、祖先塑像、橱柜、衣柜、木箱、土家雕刻、八斗天窗、太师椅、八仙桌、织布机、土家织锦机、土家挑花、绣花精品、土家服饰等。
本源居是田家大院历代男主人的卧室,不足50平方米,摆放着一张五滴水福床,床名因仿照土家吊脚楼的排水屋檐而来。五滴水福床由黄杨木和梨木雕刻而成,床边的鞋袜衣架也是土家雕刻风格。
慈辉居是夫人卧室,床中间雕一幅石榴图,是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意思。上面设置“斗”形天窗,除通风透光外,寓意田家子孙才高八斗。
家训堂写着田家祖训“诗书留后、孝悌传家”。
兑泽堂是兑泽中学的旧址,也是田家教书育人的地方。抗战爆发后,长沙兑泽中学西迁来到大庸继续办学。
淑德堂是田家女眷聚会场所,也是当家夫人处理事务的地方。成年女眷在这里教女儿学习。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长沙兑泽中学因避战乱迁到老院子办学,朱镕基总理即随校在此读书。2001年,朱镕基总理来到张家界视察时赋诗一首:“湘西一梦六十年,故园依稀别有天。吉首有材弦歌盛,张家界顶有神仙。长街攘攘人丁旺,童山濯濯意怏然。浩浩荡荡早日现,郁郁葱葱梦始圆。”
田家大院是地质学家田奇隽(田奇镌)的故居,田奇隽于1955年被聘选为中国科学院第一届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田家大院内展有田奇隽院士的历史图片资料。
2007年11月29日,《血色湘西》在张家界老院子举行该剧的首映式。老院子是《血色湘西》的内景取景地,剧中龙老太爷家就在老院子进行拍摄。
2010年2月21日,电视剧《拯救女兵司徒慧》在湖南省张家界老院子开机。
2012年7月8日上午,湖南省第一部实景拍摄的花鼓戏数字电影《五女拜寿》在张家界老院子正式开拍。
2006年,田家大院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田家大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9月9日,张家界市财政局向永定区财政局下达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田家大院文物保护以及安防、消防和防雷工程等。
2021年12月21日,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发布《张家界田家大院修缮工程设计方案》。
田家大院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永定大道彭家巷地段鸬鹚湾大桥东端。
9:00—17:00
80元
张家界市内乘坐沙堤—北站广场、7路、13路、15路到市政务中心站,步行1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