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9 17:07
考试综合症是指患者由于心理素质差、面临考试情境产生恐惧心理,同时伴随各种不适的身心症状,导致考试失利的心理疾病。如不及时纠治,可形成恶性循环。考试是人类现实生活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接受社会化学习和教育的途径。孩子从容应考是其成功的必备心理能力。
“考试综合症”是指考试前精神过度紧张,出现失眠、头痛,参加考试的时候头脑发胀、心跳过速,手脚不自主地颤抖,口干舌燥,出汗多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两眼发黑,发生昏厥。主要是由于精神压力太大,过于紧张,同时也不适应考试环境,考前准备不充分,对考试信心不足,有一种恐惧的心理,当然也与本人的性格、体质有关系。能否适应考试,获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更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情况。它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坚强的意志和自觉果断的心理能力。缺乏任何一方面必备的心理能力,都可能导致考试失败,诱发多种情绪障碍和身心功能紊乱,产生考试综合症。 学生由于某种主客观因素,当面临重大的考试时,产生紧张心理,偶尔考试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这是一种正常的应急性心理反应,不能视为心理疾病。所谓考试综合症,是指必须多次反复或经常面临考试情境屡屡出现相似的病症,如不及时纠治,常可导致恶性循环,直至无法应考的程度。
考试综合征的主要表现特征:在考试期间,考试前后,学生出现较严重的紧张恐惧心理,伴面色潮红,全身出汗,两手发抖,心悸胸闷,头晕头胀,注意涣散,思想迟钝,使原来记熟的复习内容,一时无法“回忆”起来,导致考试失败。有的学生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尿频尿急,严重者可大汗淋漓,头脑轰鸣,手指震颤,甚至虚脱、昏厥。
引起考试综合征的原因
1、心理压力过大。由于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提出过分的不恰当的要求,以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 2、由于错误地夸大了考试与个人前途之间的关系,令考生情绪过分紧张。
3、缺乏自信心,有严重的自卑感,错误地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总担心自己对考试准备得不充分,不能取得好成绩。
4、考前过度疲劳,由于考前不适当地减少睡眠时间,而过度疲劳,或平时身体健康状况差,加上心理紧张,食欲下降,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供血。
5、临场过分紧张,如考题难度过大,考试时间太紧,监考人员过于严肃,造成不适当的紧张气氛。考前准备不充分,文具不齐备,考题形式与考生认识能力差别过大,考生难以理解考题的意义。上述种种情况,均可导致临场考试过分紧张。
1、从心理学角度看,考试综合症无非是“回忆”受到了紧张情绪的干扰。学生在考试时往往担心自己考得不好,从而会影响升级升学,甚至怕影响前途和命运。 这些杂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绪波动和紧张心情,实际上造成了压力,阻碍了“回忆”的正常进行。
2、从生理机制方面看,紧张心情和情绪波动之所以能起干扰作用,是大脑皮质上的神经活动过程产生了负诱导,引起了抑制,因而妨碍了“回忆”。原来人脑的活动有一种称为“相互诱导”的规律。当大脑皮质的一个区域里产生出一个兴奋中心后就会引起(或加强)其他区域的抑制状态(负诱导),“怯场”现象正是大脑皮质神经活动过程“相互诱导”规律的表现。
3、当学生在考试中产生情绪波动或紧张心情时,大脑皮质上即出现一个与它相应的优势兴奋中心,由于这个优势兴奋中心的存在,按照神经活动过程“相互诱导”的规律,使储存住处的那个部分大脑皮质出现了抑制状态,以致本来很熟悉的知识也“回忆”不起来了,由这种诱导引起的抑制又会按照“相互诱导”的规律反过来增强大脑皮质上与精神波动相互联系部分的兴奋(正诱导),因而使情绪波动更趋激烈。如此循环往复,使整个大脑的联系系统的化学变化发生混乱,直到最后抑制发展到超限的程度,而引起“怯场“的严重局面。
考试综合症不仅影响学生的考试情绪,导致其考试失败,久而久之,还会造成学生因失败而产生的自卑情绪,产生厌学、厌考等心理。此外,长期担负考试压力的学生,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某些不良影响。
如果患者有以下几种症状,一般怀疑患有考试综合症。
①考试前心神不定,精神极度焦虑,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
②考试前或考试当天出现各种不良生理反应,如发烧、头晕、头痛、心跳加快、出虚汗,甚至休克,产生所谓晕场等现象。
③考试时感到头脑出现空白,思维能力降低,手足无措,心慌意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对考不好的严重后果感到恐惧。
考试综合症是一种对考试情景紧张恐惧,无法自行调试的心理疾病。因此治疗本症的有效措施,首先是消除考试前各种心理压力,纠正不正确的用脑与应考方法。 消除考试前各种心理压力:家长不切实际的提出过高要求,期望值很高,行动上有意无意地催逼、威胁、强迫和施加种种压力。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家长应该消除一切强加在孩子头上的心理压力。做父母的必须懂得文凭只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凭证,绝非是人生唯一的通行证。对子女有期望、有要求,但不能不切实际地人为拔高,人生道路只能由孩子自己选择。强加的心理压力,只能导致心理紧张和考试失败,事与愿违。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
考试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迎考复习期间大脑神经细胞处于长时间持续高度兴奋状态,消耗大量能量,如不能保证充分睡眠时间,大脑神经细胞就会疲劳或衰竭,使思维效能大大降低。有效措施是:(1)做好睡前准备工作,消除不利于睡眠的各种因素。例如提醒孩子不要长期连续用脑,睡前不要喝浓茶、使用兴奋剂、过度吸烟,甚至酗酒。监督孩子定时入睡,心理放松。睡前洗脚刷牙等。(2)创造良好睡眠环境:要尽量做到环境安静,室内黑暗和凉爽,空气流通又不对流吹风,床褥平整舒坦,切忌倒睡在沙发上过夜。(3)如果孩子有短期失眠,为了迎考,家长可在睡前给孩子适量服用氟安定或海尔神1~2片。
培养良好情绪
复习效果好坏,考试是否成功,常常与孩子的学习动机和情绪因素有关。凡是孩子具有强烈的迎考复习愿望,炽热的良性情绪,全神贯注,有意识使大脑兴奋专一,将会使学习效果大大提高,情绪是人内心体验的一面镜子,是人精神活动的“催化剂”。任何一种心理行为无不打上情绪的烙印。热情、愉快、乐观、明朗、奋发向上的良性情绪可以促进思维效能,使人机敏灵活,增强记忆功能,对考试充满自信心。负面情绪亦是考试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孩子必须消除恐学、厌学、悲观失望和畏惧心理。
及时排解紧张心理
心理问题需要及时疏导排解,切勿让紧张情绪积压,影响到复习迎考与考场发挥。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存在着不敢正视自己心理状态的问题,任凭自己的紧张情绪加重。正视紧张问题、主动进行疏导是非常必要的,其实只要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就可以实现。比如听音乐、咀嚼口香糖 、散步等等都是抒解日常小压力的好办法,条件许可的话也可以考虑香薰、按摩放松;情况严重考生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同时,学生家长也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心态,尽量在孩子面前掩饰焦虑情绪,不要制造紧张气氛,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考试前一天的妥善安排
这是家长们容易忽视的问题。一般孩子在迎考期间常分秒必争,对考前一天亦不懂得合理安排。通常的做法是考前一天仍拼命开夜车,当天晚上很晚入睡,生怕遗漏枝节点滴内容。其实这不是科学的用脑方法,常导致相反结果。这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调节考前状态,科学的要点是:(1)停止一切孩子迎考活动,让大脑得到最宝贵的“大战前”宁静休整时间,“养精蓄锐”。孩子和家长应该懂得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强弓弩末”,一直拉紧的弓弦,箭是射不远的。只有在射箭一瞬间,拉紧弓弦,才能拼发出强大无比的威力。(2)停止紧张的脑力劳动,让身心松弛和处于宁静愉快的最佳状态,听音乐、看电视、公园散走、做徒手操,有意识忘却即将来到的大战情景,这样反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和收获。(3)充分保证当晚的睡眠时间。
高考、中考是决定考生人生命运的“关键性考试”,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的巨大压力导致考生过分紧张的心理,使他们患有不同程度的“考试综合症”,严重影响了其水平的发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拥有良好的应试心理、生理状态,在此我们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调节技术和其它的有关知识。
运用自我暗示法,可调整人的情绪状态。这一方法是通过语言这个第二信号系统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机能得到改善。如感到自己紧张不安时,可反复地暗示自己:“我很平静”“我对考试充满了信心”“紧张算不了什么,我能克服”等。进行放松训练。此法有点象气功,先端坐好,双眼微闭,或只看一个固定的目标,意念丹田,呼吸要深、缓、匀,随着呼气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要随之松弛下来。 这种放松训练,对缓和心理紧张、松弛肌肉都十分有效。注意安排好日常有规律的生活秩序,将复习、锻炼、休息、营养、睡眠五个方面科学地结合起来,统一安排。要尽可能做到作息定时、保证充分的睡眠,并适当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如看电影、电视,听音乐,咀嚼口香糖、唱歌跳舞等,使紧张的神经有松弛的机会。
复习的形式应尽量多样化,让温习更有意义、更有乐趣。比如自己做做老师,用讲解的形式温习;或自己考考自己,会提起自己的注意和兴趣。由于精神紧张,考生的胃肠功能会下降,因此要少吃一些含粗纤维和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绿色的蔬菜水果。
此外,人体在紧张情绪中,都会消耗大量的维生素C,所以补充维生素C是必不可少的。在进入考场前,考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一些对地话,翻看一些有趣的画册,做一些放松性的动作来减少自己的紧张情绪。考试开始后,若出现走神或怯场等问题时,不必为此惊慌失措。这时只需坚持冷静地思考试券上的题目,不用多久这种怯场或走神的心理干扰就自然会被抑止,进而调整机体步入最佳的状态来完成考试。遇到难题卡壳时,要善于做自己的“思想工作”。比如对于苦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时,不要去想“这下全完了”这类的内容,而要自慰:“对我难,对别人也同样不容易,我不必为此而影响情绪”。
当考生遇到时间不多却仍有许多题目未做的情况时,也非常容易慌乱,常常是做这道题时又惦念着那一道,结果哪道也没做好。所以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一定要有个合理的目标和合理的决策。合理的目标是在保证一定的正确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算多少;而合理的决策则意味着考生此时选择所做的题目,应该是自己比较有把握和分值较高的,同时还要考虑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把几方面综合考虑后,再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
错误心态1、认为“分数最重要”作为学生,把成绩放在首位,是理所当然的。但部分学生也许是由于来自多方面的切,对集体关心不够,集体活动也不积极参与,同学关系也处理的不够恰当等。然而这种“成绩唯一”的功利心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而且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往往会导致成绩的上下波动而有极大的变化,经受不住挫折。
2、以自我为中心班级中部分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由于他们所处的“角色”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受教师关注偏少,容易形成一种学习目标不明确,易于满足于现状的心理,但他们个人的基本素质又决定他们不会与学习“特困户”、思想品德“落伍者”在一起,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中间一族”。
3、自暴自弃学习随着学习负担的增加,一些学习困生对学习更无信心,如得不到关心、帮助,在彻底抛弃了最后一点自信心后,他们往往就会自暴自弃,放任自流。
4、消极对抗老师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不理想的学生,不但难以得到老师友好的重点关注,而且可能长期处于老师“监控”之下,他们往往会不理解教师的用意,排除一切外来教育,对老师有敌视倾向。
针对老师
1、借助环境进行心理调节略作留意,哪怕在讲台上摆上一束鲜花,在教室角落摆上报刊、杂志,都会让学生觉得舒适、温馨。另外,教室中的黑板报也是一道风景线,有经验的老师就不会让这一块“风景”成为摆设;另外,学生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极其重要的。
2、通过学习指导进行心理调节学生学习的压力来自多方面,包括主客观方面,但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而造成的。对于这样的学生要调整他们的现有心理,就先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还有,学习方法的好坏,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方面,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而造成的成绩不理想,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大大超过其它因素。及时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会使学生学习突飞猛进,其效果大大超过老师许多苦口婆心的思想教育。
针对学生
1、松弛训练端坐,微闭双目。脑中想一个“松”字,依次松弛头顶、额头、下巴、颈部、双肩、双臂、手、胸、腰、腹、腿、脚……这些部位的肌肉。这有利于脉率、血压的稳定,能提高肢端温度并获得轻松感。
2、深呼吸在烦躁不安时,可暂时放下书本作业,放松端坐、微闭双目做2-3分钟的深呼吸。即闻花香那样缓缓吸气、慢慢吐气。对考试恐惧者,也可在卷子发下的前一刻做此练习。
3、睡个好觉睡眠不仅能保持第二天头脑清醒,还有保存记忆的作用。
小金,女,15岁,市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小金是一位听话、努力、要强、自尊心比较强、又颇为敏感的女孩。在小学和初中期间,她学习成绩,总在前三名之内,曾担任中队长和大队长,在当时学校中是颇为突出的三好学生。她又是一位很孝顺父母的女孩子,她认为妈妈一生勤勤恳恳做工,抚养和培养她学习,很辛苦,自己一定要争口气,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将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否则对不起父母。当考上高中在市重点中学学习时发现全班同学成绩都很好,因为都是各学校考试选拔的高才生。相比之下,她的学习成绩排名只能名列10~20余名,而非前三位。她认为这样是一种倒退落后,将会影响她考上重点大学,于是非常担心。她拼力读书,自加压力,昼夜学习,不知道劳逸结合,出现大脑疲劳的症状。有一次考数学时失误,成绩很差,对自己心理压力和打击很大,从此出现考试综合征。每当考数学,尤其重大考试时恐惧紧张、心慌、出汗、面色苍白,头脑模糊,甚至大脑一片空白。她勉强镇静自己,但成绩依然每况愈下。为此,她痛苦自责,怪自己不争气,对不起父母,自己太笨,不是一块读书材料。 分析;小金的行为是考试综合症的典型症状。她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并因一次小小的考试失败而一蹶不振,从此惧怕考试。小金的病归根结底是因为思想负担过重,学习过于紧张。
一是可以约几个好友一起去郊外运动,转移注意力,也可做些家务。同时,加强自我心理调适。必要的时候,可多与伙伴们在一起,参加一些团体活动,一起聊聊天、逛逛街、打打球,或者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小品等。
二是要合理膳食,不可在做了大量活动之后,立即吃冷饮,对于自己喜欢的食物,切忌贪嘴,否则急性胃痉挛、急性盲肠炎等肠胃疾病很容易找上门来。
三是放下包袱,不要再挑灯夜战,过程已经注定结果,充分的放松身心,才能发挥自己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