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域

更新时间:2022-12-31 16:26

耆域者。天竺人也。周流华戎靡有常所。而倜傥神奇。任性忽俗迹行不恒。时人莫之能测。

内容简介

自发天竺至于扶南。经诸海滨爰涉交广。并有灵异。既达襄阳。欲寄载过江。船人见梵沙门衣服弊陋。轻而不载。船达北岸域亦已度前行。见两虎。虎弭耳掉尾。域以手摩其头。虎下道而去。两岸见者随从成群。晋惠之末至于洛阳。诸人悉为作礼。域胡跽晏然不动容色。时或告人以前身所更。谓支法渊从羊中来。竺法与从人中来。又讥诸众僧谓衣服华丽不应素法。见洛阳宫城云。仿佛似忉利天宫。但自然之与人事不同耳。域谓沙门耆阇蜜曰。匠此宫者从忉利天来。成便还天上矣。屋脊瓦下应有千五百作器。时咸云昔闻此匠实以作器著瓦下。时衡阳太守南阳滕永文。在洛寄住满水寺。两脚挛屈不能起行。域往视之曰。君欲得病差。何不取净水一杯杨柳一枝来。域即以杨枝拂水举手向永文而咒。如此者三。因以手搦永文膝令起。即时而起行步如故。此寺中有思惟树数十株枯死。域问永文。树死几时。永文曰。积年矣。域即向树咒如咒永文法。树寻荑发扶疏荣茂。尚方暑中有一人病症将死。域以应器著病者腹上。白布通覆之。咒愿数千言。即有臭气熏彻一室。病者曰。我活矣。域令人举布。应器中有若淤泥者数升。臭不可近。病者遂瘥。洛阳兵乱辞还天竺。洛中沙门数百人。各请域中食。域皆许往。明旦五百舍皆有一域。始谓独过。末相仇问方知分身降焉。既发。诸道人送至河南城。域徐行追者不及。域乃以杖画地曰。于斯别矣。其日有从长安来者。见域在彼寺中。后有贾客胡湿登谓。于是日将暮。逢域于流沙。计已九千余里。既还西域。不知所终。

佛在洛阳

且说西晋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天竺僧人耆域来到洛阳。他为人洒脱,法术高明,行为反常,飘忽不定,充满传奇色彩。

据传,耆域来洛途中就已显示超人法术:他从天竺乘船抵广州,经襄阳继续北上,过河摆渡时,船老大见他衣着破烂不堪,不让他登船。谁知,船抵北岸,他已站在岸边。在北行的山路上,耆域遇到两只老虎卧在路中,十分吓人。行人唯恐避之不及,他却走上前,见两虎均掉了尾巴、缺了耳朵,顿生怜悯之心,便用手轻轻触摸老虎的额头。老虎看看他,向山中走了。行人感到不可思议。

耆域挂单在洛阳白马寺。单,指寺院僧众名单,行脚僧入寺,要在墙壁上贴上名字,并把衣钵挂上,这叫挂单。耆域住进白马寺后,潜心修行,弘法传道,有他的特点,即率先垂范。来洛时,他穿着一身破旧的素色僧装,认为这是僧人的本色,故在白马寺仍穿这身。他看到洛阳僧人都身着十分华丽的僧装,认为不合僧制,提出应改穿“百衲衣”,从此,中国僧人始穿“百衲衣”。

百衲衣即粪扫衣。按佛教规定,粪扫衣之制有5种:道路弃衣、粪扫处衣、河边弄衣、蚁穿破衣、破碎衣。穿百衲衣是僧人生存的四种方式——“四依住”之一。这四种方式是:穿粪扫衣、常乞食、依树下坐、服陈弃药。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后,在鹿野苑度了五位比丘为最初的僧团,他们就是依“四依住”生活的。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佛教的发展,绝大多数僧人已不再过这种苦行僧的生活。

耆域在洛阳时留下了许多神奇的故事。

相传,衡阳太守滕永文赴洛阳述职,寄居满水寺。一日忽然得病,双脚因痉挛蜷曲而不能行走,治疗一年不见减轻。这日,他听说有位叫耆域的天竺僧人会治病,就派人请耆域来试试。耆域见到滕永文便说:“你的病很快会好!”即叫人取净水一杯,折柳条一枝,用柳枝蘸水朝滕永文身上浇洒,口中念念有词。如此三次之后,耆域双手握住滕永文的双膝,说:“起!”话音刚落,滕永文便站立起来,行走轻松自如。

滕永文对耆域再三叩谢,交谈中,无意中提起寺里有几十棵思维树,原先枝繁叶茂,高耸参天,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枝枯叶落,全变成了光杆树。耆域问:“这些树死了多长时间?”滕永文答:“两年多了。”耆域说:“看看去。”耆域走到树前,稍一思索,念起了梵音咒语。念着念着,棵棵树开始从枝头透出嫩芽,继而嫩芽慢慢生长变大,不一会儿,满树已是郁郁葱葱。这一奇观让寺内外僧俗看得目瞪口呆,人们奔走相告,耆域成了神人。

耆域的法术不但对树灵验,而且对人灵验。洛阳城衙尚方署中,有一病人奄奄一息,家人正准备后事,有人请来了耆域。耆域走到病人床前,把应器(佛教语,即钵)放在病人的腹部上,并用白布覆盖,然后闭目念经,好长时间,也不停歇。忽然,屋内充满扑鼻的臭味,大家正四处张望,病人却睁开眼说:“我活了,我活过来了!”耆域让人把覆盖在应器上的白布去掉,只见应器之中有数升类似污水坑中淤泥的污秽之物,臭不可闻。

西晋永嘉年间,天下大乱,洛阳城饱经战火,百姓朝不保夕,流离失所。耆域见此情状,打算离开洛阳,返回天竺。离洛前,崇敬耆域的人和受过耆域帮助的人纷纷表示,要为他设宴送行,耆域都不推辞,一一答应下来,对每位设宴者都说,先到他家。这天,开筵之时,家家都有赴宴的耆域。后来,大家相互夸耀,都说耆域先到他家,甚至争执起来。再对对时间,都是相同时分,大家惊诧莫名,难道耆域有分身术?

耆域动身这天,洛阳众多僧俗前来相送。他们排着长队,簇拥着耆域一直送到城西门外,恋恋不舍。耆域回首,双手合十,便向西而去。他走得缓慢,相送之人却只有几位身强体健者才能勉强跟上。约摸行了三里地,耆域用禅杖当路画了一条横线,说:“就此别过吧!”瞬间,不见了踪影。

后来,有人从长安回来,说是在长安城内的一座寺院里见到了耆域,两人还相互问候,但仔细询问,他见耆域的这天,也正是人们在洛阳送别耆域的这天。再后来,洛阳商人胡湿登讲,他曾在这天的黄昏时分在西域流沙境内见到耆域,两人也相互问候。如此说来,耆域神也不神?

相关争议

陈寅恪疑《高僧传·耆域传》中所载耆域,实即印度耆婆,而后人附会,以为耆域乃一西域高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