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布隆迪行动

更新时间:2023-12-11 13:03

布隆迪行动,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确定布隆迪局势继续对该区域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后,依照《联合国宪章》第七章,根据其2004年5月21日第1545号决议,决定建立一次行动,叫做联合国布隆迪行动(简称联布行动),以便支持和帮助实施布隆迪人民为恢复如《阿鲁沙协定》所规定的持久和平和实现民族和解所作的努力。

联布行动

背景介绍

2004年5月21日安全理事会依照《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决定授权部署联合国布隆迪行动,首次期限6个月。

根据决议,2004年6月1日开始部署联布行动,以便支持和帮助实施布隆迪人民为恢复如2000年8月28日在阿鲁沙签署的《阿鲁沙布隆迪和平与和解协定》所规定的持久和平和实现民族和解所作的努力。

根据其一致通过的第1545(2004)号决议,安理会还决定联布行动由负责《阿鲁沙协定》执行监测委员会的秘书长特别代表领导,并且起初由现存非洲驻布隆迪特派团部队组成。它请秘书长与非洲联盟协作,确保将对非洲驻布隆迪特派团的权力移交给他的特别代表。

安理会进一步决定,联布行动最高编制为包括200名观察员和125名参谋人员在内的5650名军事人员、120名人员和适当数量的文职人员。它授权联布行动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确保通过监督和调查违反情况遵守停火协定;执行国家战斗人员解除武装、复员和重返社会方案中的解除武装和复员部分;以及监测跨越国界非法武器流动。

联布行动的任务还包括协助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建立必要安全条件和促进难民及境内流离失所人员自愿返回,以及通过保证自由、透明和和平选举的安全环境协助成功完成《阿鲁沙协定》中规定的选举进程。

安理会对于武器非法流入武装团伙和运动,特别是流入那些不是和平进程一方的人手中深表关切,吁请各国在无损于布隆迪国民军和正在开展整合的警察力量的前提下制止此类流入。安理会还请秘书长与布隆迪邻国缔结协议,使联布行动部队能够在执行任务可能需要时为追击武装战斗人员跨越它们的国界。

此外,安理会要求秘书长保证,他的布隆迪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特别代表协调各自特派团的活动,分享各自所有军事情报,特别是有关武装分子跨界行动和贩运军火的情报,以及联合他们的后勤和行政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成本效益。

安理会强调必须充分和无条件地执行《阿鲁沙协定》,并要求各方履行该协定义务,使选举进程,特别是立法选举在2004年10月31日前举行。

安理会还重申需要促进和平和民族和解,并推动问责制和尊重人权,以及敦促政府、专门机构、其它多边组织、民间社会和各会员国按照《阿鲁沙协定》加紧努力,成立事实与和解委员会。

联合国秘书长在由其发言人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欢迎安理会有关建立联布行动的决定,并说这一决定为布隆迪和平进程翻开了新的一章。秘书长赞扬布隆迪人民为推动阿鲁沙和平进程所做的决定性努力,并吁请他们及其领导人抓住这一独特机会,进一步寻求民族和解和促进筹备全国选举。

欲了解联布行动建立前布隆迪事态更多背景情况和联合国在和平进程中的作用,请参阅2004年3月16日秘书长给安全理事会的报告(S/2004/210)。

欲了解最新联布行动的情况,请参阅2005年5月19日秘书长的报告(S/2005/328)。

任务规定

联布行动在其能力范围内和在其武装单位部署区,并在同人道主义和发展界协调下,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执行下列任务:

通过监测停火协定的执行情况并调查违反协定事件,确保停火协定得到遵守,

促进当前布隆迪各派部队之间重新建立信任,在其解除武装前集结点进行监测和确保安全,收缴和保管武器和军事物资以便适当处置,并协助根据停火协定的要求解散民兵,

进行战斗员解除武装、复员和重返社会国家方案的解除武装和复员部分,

监测布隆迪武装部队及其重武器进驻营地的情况,并监测须解除武装和复员的人员解除武装和复员的情况,

同联合国组织刚果民主共和国特派团(联刚特派团)合作,并酌情同第1533(2004)号决议第10段所述专家组合作,尽可能监测跨国界、包括跨越坦噶尼喀湖的非法武器流动,

协助创造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必要安全条件,便利难民和国内流离失所者自愿回返,

协助顺利完成《阿鲁沙协定》规定的选举进程,办法是确保为举行自由、透明及和平的选举创造安全的环境,

在不妨碍布隆迪过渡政府的责任的前提下,保护面临紧迫的人身暴力威胁的平民,

确保联合国人员、设施、装置和设备受到保护,以及确保ONUB人员的安全和行动自由,并酌情协调和进行排雷活动以支持它执行任务规定;

决定ONUB应在其能力范围内,并在不妨碍其执行上文第5段所规定的任务的前提下,向过渡政府和当局提供咨询和协助,以协助它们努力:

监测布隆迪的边界,特别注意难民的情况和战斗员的动向,尤其是在锡比托克省的动向,

进行体制改革以及组建统一的国防部队和国内治安部队,尤其是对警察进行训练和监测,同时确保它们是民主的、充分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的部队,

进行选举活动,

根据《阿鲁沙协定》完成司法和惩罚教养系统的改革,

同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密切联系,确保促进和保护人权,尤其关注妇女、儿童和弱势人员,并调查侵犯人权行为以杜绝有罪不罚的现象;

还决定ONUB应同布隆迪政府和当局及其国际伙伴合作,确保它们的工作协调一致,以期协助布隆迪政府和当局:

在该囯全境恢复国家权力和公用事业,包括和司法机构,

同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和联刚特派团联系,执行战斗员及其家属、包括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战斗员及其家属解除武装、复员和重返社会国家方案,尤其注意妇女和儿童的特殊需要;

事实和数字

地点:布隆迪

总部:布隆迪布琼布拉

持续时间: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31日

目前授权期限:2006年12月31日(见第1692号决议)

代理秘书长特别代表:

纽雷丁·沙蒂(苏丹)

秘书长副特别代表, 联合国驻地和人道主义协调员, 联合国开发署驻地代表:

优素福·马哈穆德 (突尼斯)

部队指挥:

德里克·穆布依塞洛·穆戈维比少将(南非)

警察专员: Ibrahima Dialo(马里)

编制:

受权总编制:5650名军事人员,包括200名军事观察员;120名联合国警察,434名国际文职人员,170名联合国志愿人员和446名当地文职人员。(S/2004/210/Add.1)

目前编制(2006年11月30日):共1745名制服人员,包括1656军人,75名军事观察员和14名联合国警察,外加256名国际文职人员,339名当地文职人员和98名联合国志愿人员。

军事人员提供国:阿尔及利亚、比利时、贝宁、博茨瓦纳、荷兰、布基纳法索、乍得、中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危地马拉、印度、约旦、肯尼亚、马拉维、马来西亚、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泊尔、尼日尔、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巴拉圭、菲律宾、葡萄牙、大韩民国、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南非、泰国、多哥、突尼斯、乌拉圭、也门和赞比亚。

人员提供国: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马达加斯加、马里、尼日尔、澳大利亚、冈比亚、马来西亚、乌拉圭。

死亡人数:

21名军事人员

1名联合国警察

1名国际文职人员

1名当地文职人员

________________

共计24人

筹资办法

财政方面:特别账户分摊

拟议临时预算: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8239万美元。

下达文件

2004年5月21日安全理事会依照《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决定授权部署联合国布隆迪行动,首次期限6个月。

根据决议,2004年6月1日开始部署联布行动,以便支持和帮助实施布隆迪人民为恢复如2000年8月28日在阿鲁沙签署的《阿鲁沙布隆迪和平与和解协定》所规定的持久和平和实现民族和解所作的努力。

根据其一致通过的第1545(2004)号决议,安理会还决定联布行动由负责《阿鲁沙协定》执行监测委员会的秘书长特别代表领导,并且起初由现存非洲驻布隆迪特派团部队组成。它请秘书长与非洲联盟协作,确保将对非洲驻布隆迪特派团的权力移交给他的特别代表。

安理会进一步决定,联布行动最高编制为包括200名观察员和125名参谋人员在内的5650名军事人员、120名人员和适当数量的文职人员。它授权联布行动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确保通过监督和调查违反情况遵守停火协定;执行国家战斗人员解除武装、复员和重返社会方案中的解除武装和复员部分;以及监测跨越国界非法武器流动。

联布行动的任务还包括协助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建立必要安全条件和促进难民及境内流离失所人员自愿返回,以及通过保证自由、透明和和平选举的安全环境协助成功完成《阿鲁沙协定》中规定的选举进程。

安理会对于武器非法流入武装团伙和运动,特别是流入那些不是和平进程一方的人手中深表关切,吁请各国在无损于布隆迪国民军和正在开展整合的警察力量的前提下制止此类流入。安理会还请秘书长与布隆迪邻国缔结协议,使联布行动部队能够在执行任务可能需要时为追击武装战斗人员跨越它们的国界。

此外,安理会要求秘书长保证,他的布隆迪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特别代表协调各自特派团的活动,分享各自所有军事情报,特别是有关武装分子跨界行动和贩运军火的情报,以及联合他们的后勤和行政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成本效益。

安理会强调必须充分和无条件地执行《阿鲁沙协定》,并要求各方履行该协定义务,使选举进程,特别是立法选举在2004年10月31日前举行。

安理会还重申需要促进和平和民族和解,并推动问责制和尊重人权,以及敦促政府、专门机构、其它多边组织、民间社会和各会员国按照《阿鲁沙协定》加紧努力,成立事实与和解委员会。

联合国秘书长在由其发言人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欢迎安理会有关建立联布行动的决定,并说这一决定为布隆迪和平进程翻开了新的一章。秘书长赞扬布隆迪人民为推动阿鲁沙和平进程所做的决定性努力,并吁请他们及其领导人抓住这一独特机会,进一步寻求民族和解和促进筹备全国选举。

欲了解联布行动建立前布隆迪事态更多背景情况和联合国在和平进程中的作用,请参阅2004年3月16日秘书长给安全理事会的报告(S/2004/210)。

欲了解最新联布行动的情况,请参阅2005年5月19日秘书长的报告(S/2005/328)。

布隆迪

摘要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交界,西与刚果(金)为邻,西南濒坦噶尼喀湖。境内多高原和山地,大部由东非大裂谷东侧高原构成,全国平均海拔1600米,有“山国”之称。

国名:布隆迪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urundi)

独立日:7月1日(1962年)

国庆日:7月7日(1962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两道交叉的白色宽条将旗面分成四个三角形,上下两个相等,为红色;左右两个相等,为绿色。旗面中央是白色圆地,内有三颗带绿边的红色六角星,呈品字形排列。红色象征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牺牲者的鲜血,绿色象征所期望的进步事业,白色代表和平存在于人类中间。三颗星象征“团结、劳动、进步”,同时也代表布隆迪三个部族——胡图族图西族特瓦族,及其团结。

 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中绘有一个金色的狮子头,盾徽背后交叉竖着三支矛,下面的白色绶带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劳动、进步”。

国歌:亲爱的布隆迪,哦,美好的国家,你处于和各国相协调的地位,十分完美,十分光荣地取得了独立。你被伤害,被残杀,依然保持着自主。当时候来到,你一跃而起,自豪地跻登于自由人民之列。接受各国的祝颂吧,接受你的儿女们的敬意吧。愿你的声名在全世界发出回响。亲爱的布隆迪,我们祖先的神圣的遗产,认识你的主权的尊严。你还着热忱,具有荣誉感。歌唱你重获的光荣和自由吧。亲爱的布隆迪,值得我们热爱的对象,我们誓以心、手和生命为你高尚地服务。但愿把你给予我们的上帝,保佑着你为我们所崇敬,在统一的庇护下,在和平、欢乐和繁荣中。

国家政要

总统皮埃尔·恩库伦齐扎 (Pierre Nkurunziza),2005年8月19日当选,26日宣誓就职。

皮埃尔·恩库伦齐扎

皮埃尔·恩库伦齐扎 (Pierre Nkurunziza) 生于1963年,1990年毕业于布隆迪大学,主修体育教育,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布隆迪因部族冲突引发内战。1995年,图西族士兵进攻布隆迪大学,恩库伦齐扎在混战中险些丧生。同年,他以士兵身份加入当时的胡图族反政府武装“保卫民主力量”。1998年,他出任该组织副秘书长,并于2001年当选为主席。此后,“保卫民主力量”曾一度出现分裂。2004年,恩库伦齐扎重新恢复主席职务。

2003年11月,“保卫民主力量”领导人恩库伦齐扎与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泽耶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签署了和平协议,结束了旷日持久的内战。根据协议,“保卫民主力量”成为布隆迪的一个政党。恩库伦齐扎担任过渡政府中负责良政和国家总监察事务的国务部长。2005年8月19日当选总统,26日宣誓就职。

1993年7月1日新当选总统梅尔基奥尔·恩达达耶于10月21日在军事政变中遇害,代总统恩蒂班通·加尼亚于12月27日就任。总理帕斯卡尔·菲尔曼·恩迪米拉于1993年7月上任。

布隆迪主要的政党为布隆迪民族统一进步党,简称乌普鲁纳党;布隆迪民主阵线,简称民阵,执政党。

军事政变

皮埃尔·恩库伦齐扎

1996年7月25日,布隆迪由图西族控制的军方宣布,它已废 黜恩蒂班通加西亚(胡图族人)总统,任命前总统、图西族人皮埃 尔-布约亚为总统。据悉,恩蒂班通加西亚已逃往美国驻布隆迪 大使馆避难。非洲国家纷纷强烈谴责布隆迪政变。联合国秘书长 加利对新闻界发表的一份声明说,国际社会绝对不会接受武力或 别的非法手段在布隆迪实现的政府变更。他还说:“武装力量同 时也应该认识到,军事政变将不能解决布隆迪的任何问题,只可 能会加强各派之间的暴力。”

自然地理

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交界,西与刚果(金)为邻,西南濒坦噶尼喀湖。境内多高原和山地,大部由东非大裂谷东侧高原构成,全国平均海拔1600米,有“山国”之称。西部刚果尼罗山脉贯穿南北,形成中央高原,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为尼罗河刚果河(扎伊尔河)的分水岭;裂谷带地势比较平缓。境内河网稠密,较大的河流有鲁齐齐河和和马拉加拉西河,鲁武武河是尼罗河的源头。坦噶尼喀湖低地、西部河谷及东部均为热带草原气候;中西部属热带山地气候。

人口

734万(2004年),由胡图(85%)、图西(13%)和特瓦(2%)三个部族组成。基隆迪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居民中57%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

经济

布隆迪为农牧业国家,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其发展经济的困难在于国家小,人口多,资源贫乏,无出海口。1991年布隆迪政府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订第三阶段(1991~1994年)结构调整计划协议,强调优先发展农业,扶植多种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改善交通运输,扩大对外贸易,整顿国营企业,以及私营化等,进行全面改革。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291亿布法郎。货币单位为布隆迪法郎,汇率为262.1布法郎兑1美元(1993年12月10日)。

矿藏主要有镍、泥炭、铈、钽、锡等。森林覆盖面积仅为国土的3%。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纺织、卷烟和发电等。90%以上人口从事农牧业。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大米、高粱、薯类、芭蕉等。经济作物有咖啡,茶叶、棉花,大部分供出口。牧场占全国面积的30%。80年代后,交通运输、商业、银行、社会服务业逐年有所发展。布隆迪为内陆国家,没有铁路,交通不便。公路总长7500千米。首都布琼布拉为交通枢纽,出口商品须陆运过卢旺达、乌干达抵肯尼亚的蒙巴萨港出海,全长2025千米。水运方面的主要航道是坦噶尼喀湖,航线总长175千米。由坦噶尼喀湖南下经坦桑尼亚基戈马港,转铁路抵达累斯萨拉姆港出海,全长1428千米。主要港口为布琼布拉港。首都国际机场可起飞大型客机。比利时、法国、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喀麦隆、扎伊尔等国有定期航班飞往布琼布拉。布隆迪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主要出口产品有咖啡、茶叶、棉花、皮张等,进口为工业原料、机器设备和消费品。最大贸易伙伴为欧洲共同体。主要对象是比利时、德国、法国、英国、美国和日本。外援主要来自比、法、德以及欧共体和联合国机构。

文化教育

全国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制。最高学府为布隆迪大学。报刊主要为官方发行的法文日报《新生报》和基隆迪语的周刊《团结》。布隆迪新闻社为官方通讯社。布隆迪革命之声电台为国家所办,用基隆迪语、法语英语斯瓦希里语广播。布隆迪电视台用基隆迪语和英、法语播出。

首都

布琼布拉 (Bujumbura),人口40万(2000年)。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2至26℃左右。

布琼布拉旧名乌松布拉。在国境西部,坦噶尼喀湖东端北岸。人口20万(1982)。公元19世纪末是德国殖民者侵略非洲中部的基地,后又为德国和比利时统治卢安达(今卢旺达)-乌隆迪(今布隆迪)的据点。 现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咖啡、棉花和畜产品等贸易甚盛,也是淡水渔业基地。有农产品加工、食品、织布、水泥等小型工业,产值占全国大半。为重要水陆联运枢纽,全国进出口门户。公路通连卢旺达扎伊尔、坦桑尼亚和国内主要城镇。由此经坦噶尼喀湖至坦桑尼亚基戈马,转铁路出印度洋,是对外联系的要道,承担全国进出口货物80%以上,并转运卢旺达部分货物。建有国际航空港。1960年建立的布琼布拉大学是国内唯一大学,还有工业研究所和社会教育中心。城市背山面湖,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市内树木葱翠,花团锦簇,旅游设施不断扩充,是发展中的游览城市。

简史

16世纪时建立了封建王国。1890年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16年被比利时军队占领。1922年成为比利时的委任统治地。1946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布隆迪交比利时托管。1962年6月27日第16届联大通过关于布隆迪独立的决议,7月1日布宣布独立,实行君主

布隆迪

立宪,称布隆迪王国。1966年11月28日,米孔贝罗首相发动政变,废黜恩塔尔五世,宣布成立布隆迪共和国,自任总统兼总理。1976年11月1日,以第一副总参谋长巴加扎上校为首的一批军官推翻了米孔贝罗政权,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国,巴加扎出任最高革命委员会主席、共和国总统。1984年8月布举行全民选举,巴当选为总统。1987年9月布约亚少校发动政变,推翻巴加扎政权,组成救国军事委员会,布约亚任军委会主席、共和国总统。宣布中止宪法。1988年8月北部地区发生流血骚乱,致使5000余人丧生,4万多人逃往邻国卢旺达。骚乱平息后,布约亚总统宣布成立“民族团结协商委员会”,并于同年10月19日改组政府,增设总理。1990年5月,政府公布“民族团结宪章草案”,12月,布民族统一进步党召开特别代表大会,通过了“民族团结宪法草案”,组成了由图西和胡图两个部族各占一半的新中央委员会,以取代原最高权力机构—救国军事委员会。1992年3月13日颁布实施布独立以来的第三部宪法。宪法规定,布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总统以单名两轮制普选产生,任期五年。

外交

奉行睦邻友好、不干涉别国内政、不结盟及国际合作的外交政策。重视睦邻友好,希望通过地区合作推动本国内部问题的解决,支持非洲经济一体化计划,重视同西方国家关系,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布局势并对布提供援助。 布隆迪奉行睦邻友好,不干涉别国内政、不结盟、国际合作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政策。

曾庆红与布隆迪副总统会谈

1963年12月21日布隆迪与中国建交。1965年1月29日布隆迪单方面宣布中断两国外交关系。1971年10月13日复交。

比利时是布隆迪前宗主国,两国关系密切。比利时在农牧、教育卫生等方面向布隆迪提供财经、技术援助。两国签有经济、技术、军事文化等合作协定。1988年法国对布隆迪援助约2700万美元。两国首脑多次互访。美国是布隆迪咖啡的大买主。美国在医疗、卫生、农业、环保、能源和培训等方面向布隆迪提供援助。布约亚执政后,美国支持布隆迪实行协商对话、民族和解政策。

布隆迪重视加强同邻国的友好关系。1990年10月,数千名流亡在乌干达的卢旺达图西族武装难民对卢旺达发动进攻,布隆迪政府迅即关闭布卢两国边界,以防止布隆迪境内卢旺达难民回国支持动乱;同时配合扎伊尔乌干达等国进行调解,以和平解决卢旺达难民问题。

奉行睦邻友好、不结盟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政策;主张国际合作。

与中国关系:1963年12月21日,布隆迪与中国建交。1965年1月29日,布单方面宣布中断与中国的外交关系。1971年10月13日,中布两国复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