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7 16: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国际机构,成立于2011年7月24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基于空间技术的世界遗产研究中心。
2001年,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成立了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JLRSA),并在10个省区相继建立了10个遥感考古工作站;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洲航天局共同发起了“利用空间技术监测教科文组织遗产地的开放计划:从太空到现场”,旨在呼吁国际空间机构、空间科学研究机构、大学等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分享空间技术来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遗产保护工作。中国科学院以联合考古实验室的名义加入了这一计划。
2002年,JLRSA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遥感考古会议”。
2003年,主持召开了以“人类文化遗产信息的空间认知”为主题的第216次香山会议。
2004年,发起并组织召开“第一届国际遥感考古会议”。
2005年,JLRSA与主管世界遗产工作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约,加入“利用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世界遗产公约的开放计划”。
2006年,JLRSA与教科文组织和意大利政府在罗马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国际遥感考古会议。
2007年5月,中国科学院向教科文组织提出在中国建立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的建议。
2008年,教科文组织第179届执行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该中心的可行性报告。
2009年10月,教科文组织第35届大会审议并批准成立该中心。
2011年,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政府正式签署建立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的协议;4月,我国政府批准建立该中心;7月24日,HIST在北京正式成立,依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原为“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建设。
2024年5月28日,HIST西安分中心成立大会暨“国际视野下的丝路遗产与空间考古”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HIST西安分中心落户西北大学。
HIST依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建设,在自然与文化遗产、生物圈保护区、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为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应用示范、技术培训等方式增强成员国遗产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促进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空间技术,协助UNESCO及其成员国,开展有关自然与文化遗产、生物圈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等方面的工作。
HIST西安分中心致力于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利用空间技术等数字技术,开展丝路考古及丝路遗产监测、评估、保护、管理和研究,着力构建空间考古学科体系,培养高层次人才,助力名录遗产可持续发展,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平台,助力陕西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并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重要节点。
在教科文组织发展理念和工作计划指导下,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相关国家和地区研究机构、大学、世界遗产地开展广泛合作,充分发挥其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在空间技术领域的软硬件优势,开展自然与文化遗产、生物圈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等领域的研究和培训工作。
(一) 利用对地观测技术,协助教科文组织及其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尤其是亚洲地区)开展空间技术应用于UNESCO名录遗产的方法研究。
(二) 利用卫星影像数据支持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的可持续发展决策,并帮助其评估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对遗产地和生物圈保护区的影响。
(三) 将HIST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用作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材。
(四) 将HIST发展成为积极促进空间技术研究的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以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 传播空间技术应用于UNESCO名录遗产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信息。
中心长期致力于帮助UNESCO及其成员国监测和保护名录遗产地,为《世界遗产公约》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初步建成全链条名录遗产治理体系,并从空间考古理论研究、项目实践、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有力推动了空间考古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相关成员国的广泛认可。
HIST成立以来,已开展了柬埔寨吴哥世界遗产环境遥感、所罗门群岛东伦内尔濒危世界遗产遥感监测、全球变化对世界遗产影响空间精细观测与认知、中意文化遗产智能管理试点等项目;开办了多期世界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空间技术培训班,为亚洲、非洲20余个发展中国家的近100名世界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管理者提供了技术培训;举办了“第四届国际遥感考古大会”、“UNESCO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等国际研讨会,增进了利用空间技术开展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HIST主任:郭华东。
HIST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吕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