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3 18:42
“联盟1号”(俄文:Союз 1;英文:Soyuz 1)是前苏联于1967年实施的一次航天任务。此次任务是“联盟号”飞船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乘员为苏联空军上校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科马洛夫。
1950年代后,前苏联同美国开展了激烈的“太空竞赛”,试图争夺航天实力的最高地位。
1966年,美国“双子星座10号”任务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1967年,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完成首次飞行。这些成就令前苏联芒刺在背,抓紧时间研制“联盟号”飞船,试图赶在美国之前完成载人飞船空间交会对接。
在“联盟号”飞船载人飞行之前,前苏联方面陆续开展了几次无人飞行试验,都没有取得完全成功:1966年11月28日发射的“宇宙133号”飞船由于推进器故障,落点可能越过前苏联国境,因此被下令自毁。随后,前苏联于12月14日尝试第二次发射,但是火箭在发射时出现故障,检修过程中,第三级助推器爆炸,导致地面人员伤亡、发射场受损、箭船全毁。1967年2月7日,“宇宙140号”飞船发射升空,在返回时,飞船出现故障并错误地溅落在咸海中。
1965年9月,第一批参与“联盟号”任务训练的航天员被确定下来。1966年秋季,“联盟1号”的乘员最终确定,由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科马洛夫执飞,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作为后备。
1965年,前苏联军事工业委员会公布了“联盟号7K-OK”型的飞行实验时间表,计划在1966年发射六艘飞船,并完成一次无人交会对接和两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其中,第一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由“联盟1号”和“联盟2号”飞船执行。根据计划,“联盟1号”飞船于首日载1名航天员升空,“联盟2号”飞船于次日载3人升空,并与“联盟1号”飞船在轨道上交会并对接。紧接着,“联盟2号”乘员组中的两人将进行舱外活动,转移到“联盟1号”飞船上并随之返回。
1967年4月15日,“联盟1号”飞船被转移至31号发射场的加注站。4月20日,发射时间被确定为三天后的23日。4月22日,在举行了一场传统的发射前仪式后,时任第一特殊设计局总设计师瓦西里·帕夫洛维奇·米申还会见了乘员组成员。
“联盟1号”飞船于莫斯科时间1967年4月23日3时35分(格林威治时间0时35分)发射。9分钟之后,飞船进入196.2×225千米,倾角51.72°的轨道。发射25分钟后,航天员帕维尔·罗曼诺维奇·波波维奇通知科马罗夫的妻子,她的丈夫第二次进入太空。
“联盟1号”飞船刚一入轨,地面跟踪站就从数据分析得知飞船左侧的太阳能帆板没有展开,这也使得备份遥测天线无法展开。此外,飞船上搭载的45K太阳传感器也出了问题,导致失去定向。科马罗夫尝试手动调整姿态,但没有成功。地面控制人员判断,以当时的状况,飞船电池储量可能在第一个飞行日结束时耗尽。
前苏联高层在得知事态后,最初决定修改“联盟2号”的任务目标,通过太空行走来修复“联盟1号”飞船,但他们最终放弃并取消了“联盟2号”的发射计划。
由于落点即将越过前苏联领土范围,地面控制人员决定在绕地第19圈时让科马洛夫手动控制飞船返回。莫斯科时间4月24日5时57分15秒,科马洛夫启动了“联盟1号”飞船的发动机,开始降低轨道。直到飞船进入黑障区前,科马洛夫都在向地面持续报告情况。
莫斯科时间6时24分左右,“联盟1号”在俄罗斯奥伦堡州奥尔斯克以东约65千米处坠毁。搜救直升机抵达时,发现事故现场燃起了大火,舱体残骸甚至被融化,与泥土混合在了一起。大火扑灭后,搜救人员在飞船中间的座椅上发现了科马洛夫的遗体。
苏联载人航天项目负责人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卡马宁将军赶赴现场检查后,通过电话向时任苏共中央书记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乌斯季诺夫报告了此次事故,后者又立刻转告身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共总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事故发生12小时后,塔斯社对外发布了“联盟1号”失事的消息。
4月25日凌晨,“联盟2号”乘员组护送科马洛夫遗体返回莫斯科。在经过尸检后,科马洛夫遗体被火化,并于26日以军礼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墙下。
联盟1号飞船的事故导致了载人飞行的无限期推迟。4月27日,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乌斯季诺夫亲自召集并组建了专门委员会,负责调查此次事故。
5月25日,最终报告出炉,并指出此次事故中出现了两个主要故障:首先,由于降落伞舱采用椭圆形设计,加之舱室和伞舱之间存在气压差,导致引导伞拉力不足,未能拉开主伞。其次,备用伞被设计为引导伞和主伞都被弹出去之后才能打开,事故中因为引导伞的阻碍而没有完全展开。
委员会建议将伞舱形状由柱形改为锥形,并抛光内部以确保降落伞弹出,同时扩大其内部容积;用两个伞衣的主伞代替现有的备用伞,以确保即使一个伞衣失效也能安全着陆;建立引导伞抛弃系统;引入乘员对降落伞的手动控制;对自动展开装置进行改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