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0 00:52
聚庆村地处秦岭北麓,蓝田县县城西南,故京畿长安东南。石门幽谷,圣水潺潺;皇甫三川,名声悠远;上林古苑,八斗岭畔;东出鼎湖文物,展汉代景盛瑰宝;南倚满山苍翠,呈云台彩霞奇观;西接风凉塬端,观夕阳晚照紫烟;襟两川而汇八水,领王气而滋长安,北吞浐灞浩淼,望河边两岸繁茂;名村聚庆:距大兴汤院,十四华里;距白鹿原下,近在眼前;距桃花峻岭,伸臂可揽。每当立于八里塬塄俯览,可赏汤峪河水九曲十八弯;每当要下西安可乘客车汤峪、焦岱←→西安920远郊线。
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村庄。这里有明朝大将金乡侯叱咤风云的烈魂,这里有明王朝都督佥事北征的雄风轶闻,这里有明末太监王承恩的故居遗址,这里有明清“韩家堡”的城墙残垣,这里有罕见的元代初期陶棺挖掘记载,这里有民间典故“县老爷拜驴”的传说……
明朝皇恩惠及,“三府”建筑并列排序,形成一个宏大的建筑群系。从此一个美丽富饶的村落闻名遐迩,它就像一块硕大的磁石,吸引着过往的商客,招引四方乡友云集于此,自然俗成正月初五“灯笼会”、七月初五“油塔会”,兴盛流传几百年。
“聚庆村”三年自然灾害时,为充分调动社员的生产积极,一个自然村拆分为三个行政村:聚庆一、聚庆二、聚庆三。全村共有十几个姓氏,主要姓氏有韩、杨、金、石、罗、黄、王、白、张,姓氏的来源除金姓以外其它难以考究。
2012年现有村民838户,人口3188人,耕地3400多亩。 这片富庶的宝地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涌泉遍布,水位较高,村庄绿色植被覆盖60%。
“渠坑村”的由来:这个村名历史悠久。只能暂且追溯到明朝末期,当时村子中间呈低洼地势,不远处有一眼泉水从紧靠“黄家台”崖根下、路坎石缝里(如今的聚庆小学及小学西墙外一家村民楼房地下室)涌出,人们亲切唤它 “凉水泉”,这清泉昼夜涌流到低洼处,形成莲藕池塘,渠坑村村名由此而来。三百多年来,从明朝末年到1970年“渠坑村”烙印依然存在。
渠坑村虽已得名,但人们依然钟情于“凉水泉”。这泉水径流不息,昼夜潺潺,清亮透澈。夏季沐浴手脸,冰凉透骨,神智清新,饥渴痛饮,甘甜润喉,泉水边也是南来北往的商贾行人夏天解渴、纳凉歇脚的好地方;冬天村妇洗衣,温暖御寒。这股泉流入它前方的低坑地带,满足了几十亩面积的莲藕池塘需要,然后漫过池塘流过村庄,一路北折汇入小河。
这眼“凉水泉”,多少朝代更迭盛衰,村民自觉保护,民房绕行而建。一片开阔地,杨柳低垂,榆树茁壮,楸树蓬勃,一一都记载着“渠坑村”的历史年轮。
“聚庆村”的诞生: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明王朝朱由检的江山摇摇欲坠,农民军攻破京城,朝廷宦官听到了大明朝覆灭的暮钟,仓皇逃命乞求降服。兵临城下之时,崇祯帝即召心腹司秉笔太监王承恩,授命提督京营抗敌迎战。
当城破,崇祯逃到煤山寿黄亭,毅然自缢。辉煌的明代王朝就此画一个阴暗的句号。待王承恩看到主子自缢后,陪崇祯一起自缢于寿黄亭旁古老的槐树上。
王承恩煤山自缢的消息传到故乡(时属陕西布政司西安府)汤峪“渠坑村”(今蓝田汤峪镇聚庆村),族人及全村父老亦喜亦悲。众人哀鸣,悲则乡民失去一位引以为耀的高官;喜则王承恩忠贞事主、以殉节高贵,此举可贺可庆。遂全村父老,相聚以庆“忠烈”,后将“渠坑村”易名为“聚庆村”。王承恩殉节后族人在祖坟只埋了一双靴子,就算掩埋了亲人的忠骨。300多年来这个有着传奇彩的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风雨沧桑明王府:王真(?—1402),今蓝田县汤峪镇聚庆村人[《西安通览》载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明将军,洪武年间入伍,积功至燕山右护卫百户。因屡战有功,被提升为都指挥使,淝河之战受到重围,取义自杀。成祖即位,追封为金乡侯,谥“忠壮”。
王府坐落于汤峪镇聚庆村107省道过村路北百余米,府邸庄向面东,倚靠二崖。六十年代中期,王府外围文物基本保存完好。府宽十余米,长六十余米,五进房屋。青砖镶嵌门楼,灰色琉璃瓦,门前竖有两块巨大青石碑,傍边立有拴马桩、上马石。
如今府内唯一尚存下来的是房屋中间留作走道的二道门,四块青砖雕琢的 “耕读传家”匾额,以及 2012年春天修路时找到一块镌刻着74个字的碎碑,亦可辨清字迹碑文内容,确认王真后裔明朝做过宣德郎职,碑文可鉴(残碑碑文:敕命一 :黄戎加其身褒封必及其父制实通,经历司收粮经历王辅之父赋性,为宣德郎职,如故庶灵爽,国恩之赐,特厚于褒荣肆缘报本之心,惟勤俭相协礼教子成才禄养弗逮 ,敕命月 二 日)。大块石碑据说覆盖于聚三村四组后崖向东、北街道排水渠渠北及小河桥面南侧(据说:是记载修桥年月日之石)。
岁月的流逝,历史的淹没,区域隶属的频繁变更导致500多年前王府的文物古迹遭到破坏,一大批牌匾、字画、瓷器被焚毁。文革中王府几块上马石、石碑有的被当田间小路“渠盖”用,有的做修桥雕刻篆碑之用。
最让世人痛心疾首的是,六十年代中期,王府二崖两棵千余年的皂角树被毁,这两棵树树冠葱茏,英姿饱满,正身浑圆无蚁,无枯芯、疤痕,高约4米左右,间距约十五米,健壮雄伟,树直径1.3~1.5米,至今罕见。
两棵皂角树是聘请河南籍人用两个解板锯条链接一起锯毁。当年两棵皂角树、石碑都是明朝昔日辉煌的王府仅有的文物,也是王府兴衰几百年的历史见证。它们虽然形体被毁,但就碑文印证了其府祖辈先烈曾做过的官职,《西安通览》载:王真因屡战有功,被提升为都指挥使。综合分析,这就是王府的始由来。
王府后来衍化成三个“王府”并列,这在一个地区历史尚不多见。当今王府在长安区一带很有名气,年长老人都知道东汤峪聚庆村有三个“王府”。
明代九门提督府:王通(?—1452),今蓝田汤峪聚庆村人,《西安通览》记载陕西咸宁(今陕西西安市人),明将军,金乡侯王真子。嗣父官为都指挥使,转战有功,累官都督佥事,守御京城。又以父死,封武义伯。
毗邻于王真府邻北的九门提督府,庄向同王府。督府宅十余米宽,六十多米长,田地同宅宽延伸到后崖300~400米通向金家庄村北。
王通从伍后,受明祖器重。他不负皇恩厚望,跟随祖北征、主持营建长陵,十一年进封山侯。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事变后,国难当头,王通不计个人得失,受封都督佥事,披甲挂帅守御京城,为捍卫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明代至今500多年的风蚀蚕剥,使将军督府今非昔比,浮尘早已淹没了将军府古建筑和艺术雕塑,唯有将军国鞠躬尽瘁的英魂依然萦绕在故乡的空野,唯有将军叱咤风云的英雄传奇故事在民间吟咏和流传。
九门提督王通故后,葬于后崖(金家庄村北),这片狭长的土地民国时还是提督府族人的祖坟和封地。如今当地人称“齐头坟”,实则是转音(方言:谐音称转音)了的“提督坟”。现 在唯有半截残破的墓碑为证。经村民证实墓碑今在聚三村四组去后崖水泥路下做搭桥用,埋没在地下。
历史渐进,提督府遗迹慢慢消失,但一代名将驰骋疆场,披甲上阵的英雄气概永远留存在故乡,留存在华夏的史册里,流芳千古!
明末秉笔太监王承恩府:王承恩(?—1644),今蓝田汤峪聚庆人。明朝末期宦官,隶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秉笔太监。
这里要提及的是秉笔太监王承恩府与王府、九门提督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公元1452至1*44年一百多年来两个王府家族,对明朝似乎没有大的建树。随着历代帝王的更替,两个王府由鼎盛慢慢衰弱,俸禄低微的王府只能依靠朝廷曾经赐的土地来维持生存。但人常说:再瘦的骆驼比马大。毕竟明朝的功劳薄有着两位将军显赫的功绩,这种福泽会惠及王真、王通的后人。
明神宗末期王族出生了一个人物——王承恩,他影响了中国明史,影响了几个世纪史学家对明朝及他的众说评论。
王承恩出生在王府,自小聪明伶俐,惹人喜欢,少年时就被朝官引荐到明朝皇宫做了一名宦官,隶曹化淳名下。他勤奋好学,善于察言观,处事精明。崇祯即位后,深受赏识,官至司礼秉笔太监。
王承恩死后,福王追封其谥号“忠愍”,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附葬故主陵侧。
王承恩的故居,紧挨着九门提督府的北侧。贴着提督府南墙的是他家染坊,有五间宽的院子,再隔过一个大巷子,才是王承恩的正府宅邸。进门便可见二门楼正面镶嵌 “荆公师善”背面雕刻“光前裕后”八个大字牌匾,其它牌匾内容无保存。村里老人清楚记得院内有五进房屋,每进房屋门造型奇特,拱形、圆形、多棱形状……模仿宫廷建造。房屋建造古朴典雅,方椽叠檩,雕梁画柱,花鸟鱼虫,格子屏风,庭院一色青砖铺地,府第风光尚存。
最引人注目的是梁柱装雕升斗云子,正屋中间的后墙悬挂着王承恩布质画像,可惜这幅像解放初被县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带走后渺无音讯。唯独留存王承恩故居的一口几百年的古井也被土石覆盖,历尽沧桑风风雨雨几百年的故居就这样消失殆尽了。
【韩家堡】地处聚庆沟东畔,地势险要,城堡突兀,远处瞭望绿影掩映了昔日的城堡,使这座城池分外妩媚,有一种神秘莫测之感。不论是从八里塬(风凉塬),还是从秦岭北麓环山公路洪家寨十字,或是机耕路凝望,都似高山俊秀般高高挺立,呈现“鹤立鸡群”的态势。她若泊停于江海的一艘航船,她宛如一条巨龙腾飞,她恰似一只奔跑于绿野的雄鹿……
韩家堡城墙解放后至今已毁。相传明末清初社会动乱,几户韩姓人家,从鹿原白村迁居此地,为了防止旗人(满族)侵扰,建堡筑寨,古堡四周各长约百米,墙高约十米,墙宽约八米,开有南北两门。修有坚固的城门楼,堡内挖有饮水井一眼,古堡建成后,立有石碑记载。三百多年来,韩姓人繁衍增多,逐渐又有杨姓、王姓从外地迁来,住在堡南城壕内。如今古堡内居住着韩、杨、王姓人家,人口密度较大。
每当站在城堡东墙残垣前,手抚坚硬的城墙黄土,遥望秦岭终南山,意境深邃,心情激昂,叹惜那五六丈城墙在前几年村里修水泥路时被拆除,现只存城墙碑文、碑座。青碑已被破成两块,分别当做锤胡基石、妇女棒槌洗衣石用。六十多年石碑风餐露宿,表面光滑,一个碑文字迹也看不清楚。唯有长五六米,高不过三米,宽不足两米的城墙残垣在风雨萧杀中苦苦挣扎,明清时代雄伟壮观的城池就这样在历史渐变中即将气息奄奄,痕迹不存。巍巍壮观的城堡、钟灵毓秀的独特城池——韩家堡城墙,已消失于聚庆沟畔,成为韩家族人世代的憾事!
【金家庄】地处八里塬半坡,村庄地势独特,眼界开阔,风景秀丽。每逢闲暇,伫立此处凝眸有登高依山之势,有豪情难抑之心,有放飞梦想之愿,有抽剑刺天之憾!
金家庄有四大姓氏,金、石、罗、王。据传此地原是一牛姓最早在此耕耘居住,因牛姓内人是旗人,后大批旗人金姓人家相继来此居住,立名此村为金家庄。金家一家谱记载,金姓人家到“明字辈”已十五代之久,其夫人中还有“耶律氏”,清代有一五品官,人称六老爷。
王姓来历是村北有一“提督坟”(方言:谐音、转音“齐头坟”),系九门提督府坟地,其佣人或佃户在此看坟居住,后定居于此。
车沿107省道若由汤峪川向八里塬上爬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崭新的农家房屋倚坡而建,门前翠竹丛篁,路边草木葳蕤,秀丽的田园山庄,似山不是山,似川不是川,似岭不是岭,飘渺中张扬着无限魅力。站在原上,耳畔会响起“金半塬,洪半川,尖角李家占河边”的民间顺口溜,它道出了金家庄曾经有过恢弘的气势,以半塬之域独占鳌头,风靡一时。这半塬坡,明代时南有姑姑庵,北有清关寺,现在的庵坡就是一佐证。在这里,曾经还有座“四廊庙”,历史悠久,或建于西汉,或建于唐初,史迹已失。
翻开《西安通览》载60年代中期此处出土元世祖至元年间陶棺,民间流传那是“四廊庙”和尚死后装入陶棺。据说60年代在老牛沟还挖掘出古生物龙骨化石。金家庄这片土地,悠悠古昔是一处别有潜力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勘察和开发。
【马王庙】如今村里80岁以的老人均知村里原有寺庙十余座:马王庙、二郎庙、四郎庙、土地庙、菩萨庙、雷神庙、关帝庙、娘娘庙、韦陀庙、尼姑庵等。但尤以“马王庙”规模最为宏大,民国到解放期六十年代,一直保存完好。
马王庙位于聚庆村三组小河以东,坐北面南,占地三亩左右,门楼飞檐翘角,精雕细刻。走进寺庙古柏参天,草木葱茏,庭院宁静,庄严肃穆,寺庙分南北两殿和两翼侧殿,殿有庙堂五间,其内供奉着马王爷、四郎神、王爷、城隍爷、财神爷的雕像,塑像高达四米,惟妙惟肖。其它殿堂分别供奉着黑虎爷、二郎神等神像。这座寺庙曾有和尚常住,附近村民多以求仙拜佛,签算卦光顾。那时人来人往,香火萦绕,一座高达两米的千年铁铸古钟声响韵悠可达数里之外。
千年古建筑马王庙、南四郎庙亦在1963年四清运动中被拆除,木料作为盖戏楼所用,大钟也在1958年大练钢中被砸,庙内最粗的古老柏树村里在聚三村三组(三队)水渠上盖水打(转)油磨房”时采伐。
马王庙尚存的文物有雕刻细腻的莲花石柱四尊,现存于聚庆村四组土地庙、用于聚庆戏楼石柱、用做聚庆小学旗杆石墩。
据有关文物考察人员讲,这些文物应属唐代,因为唐代石雕艺术精湛,并对这些石雕艺术品给予很高评价。
灯笼会:正月初五灯笼会追溯起源于明代初,当地风俗习惯正月初二到初五是走亲拜年的时间。那时王府宫灯高挂,府第辉煌,门前车水马龙,亲朋乡友往来甚密,继而久之,初五便成约定俗成宴席招待四乡八友宾客的日子。这一习惯很快被聚庆村乡民所接受,这一天舅家给外甥送灯笼、娘家人给刚出嫁的女儿追灯(送灯),从而自发形成悠久不衰的灯笼会。
灯笼会这天,出嫁的女子给娘家行年礼,带六个大糕子馍,另捎买一些烟酒之内礼品,礼物较重;晚辈给亲属拜年送一封点心:舅家给外甥送灯笼,必带一小捆酥脆麻花。
灯笼会原会址就是“凉水泉”那块空旷空地,每年初五过会,初三晚上就在这里开始唱大戏三天三夜,村里锣鼓喧天,节日气氛浓厚。
初五正会这天,天刚麻麻亮,县川、白鹿原及四面八方的小商小贩早早来到这里占一块地方,撑起摊位,迎接顾客。亲戚吃过早饭,结伴去看戏。台前人山人海,拥挤不堪。唱戏声、噪杂声、小贩叫卖声混杂一起,十分热闹。戏台周围油炸麻花卖油糕的锅里,香气四溢。卖甘蔗、水果、小日用品、玩具、捏泥人、吹糖人、卖连泥带根的竹子一家挨着一家,目不暇接。这会舅舅牵着小外甥去灯市转悠,各种灯笼琳琅满目,任由选购。
油塔会:每年七月初五油塔会和正月初五灯笼会一样,原本是个没有俗成的集会,随着王府的客来客往门庭若市,七月初五唱大戏,不约而成固定了集会日,至今盛景不衰。
这天出嫁的女儿在夏忙结束带着油塔馍(也称忙罢礼),拖儿携女由丈夫陪伴回娘家拜望父母、兄嫂。其热闹境况和灯笼会一样,七月初五油塔会远近闻名,百年传承,情味浓厚!
聚庆村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建国初期,村里就成立了业余剧团,吹啦弹唱,导演教练各色人物一应俱全。戏装道具乐器应有尽有,闲暇之时,白天夜晚都是剧团排练的好时光。每逢灯笼会、油塔会村上的自乐班子都要唱大戏,吸引着十里八乡的乡民前来观看。为了助兴集会,村里还组织耍社火、走高跷、划旱船、舞狮子、扭秧歌,这些娱乐活动都是民间自编自导,进而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民间典故“县老爷拜驴”:清末民国时,农历六月的一日,黎明前夕,月色朦胧,汤峪川道上,王承恩府一族人赶着一辆轱辘驴车驮着刚刚打下的一包包麦子去县城西仓给县府纳粮。驴车一路颠簸咯吱咯吱行进在西川通往县府的土石道上,四十多里陡坡弯路,跨过鲸鱼沟,翻越白鹿原,趟过县城南、西两道河。车遥遥晃晃走到县西仓已是后半响(方言:过了中午12点后称后半天的意思),他缴完粮食,然后拉着驴车去县衙门对面小街饭馆吃饭,饭馆伙计接过缰绳把牲口拴在店外一棵大槐树下。
正当王府族人几个凉菜、一壶白酒下肚时,忽然听到门外喧喧囔囔,急忙出门去瞧瞧,只见店外大槐树下围了一大群人,县衙老爷正对着驴车叩首朝拜,他顿觉诧异,不知所故。突然,王府族人眼睛一亮,原来是驴身上的“铜鞍”。它属皇家御用,那副“铜鞍”曾是王承恩省亲衣锦还乡时用过的,青铜铸造,浇铸御用九龙图案,明光锃亮。族人大声笑语:“此鞍乃先祖时御赐也!”围观人顿时明白了缘由,笑而离之。此举为后人留下了这一民间“县老爷拜驴”之趣闻。
英才摇篮之乡:聚庆村很重视文化教育和文化宣传,它是本村历届的一个突出靓点。建国前,村上借用“马王庙”部分庙宇开始办学,由富家人出资聘请教师,办起了村小。从六十年代起,到现在四十多年几经迁移、翻新、扩建,加之国家大力投资,现已建集教学、办公、住宿多体化四座大楼的“聚庆小学”,这所小学曾被命名“汤峪中心小学”。
村子南边六十年代末,又建起了一座学校,命为“聚庆中学”,这两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曾一直名列全县前茅,小学升初中、中考升学率均位于前列。学生从这两个学校迈出后,以扎实的知识功底,满怀激情地实现了人生的远大抱负。村民子弟的高考升学率为周围村庄所羡慕,多年来成为方圆村庄相互传说的佳话:聚庆小学——是一所培养祖国花朵和摇篮的学校!
本村建国前后村名易更及人物、大事记:民国25年(1935)4月,中共鄂豫陕省委在葛牌镇召开扩大会议,西京筹委会投资修建西安至汤峪路,时称“西京风景路”。
1949年5月23日蓝田解放,汤峪区驻聚庆,辖8个乡。
1954年到1957年更名“聚光社”。
1958年9月在人民公社运动中,撤销乡建制,建立25个人民公社,汤峪为“火箭公社”驻聚庆。
文革中又将村名变更为东风一、东风二、东风三,后不久恢复聚庆一、聚庆二、聚庆三至今。
蓝田县汤峪镇聚庆村明代出了三位风流人物,可遗憾的是聚庆村自后秦宝初年起直至清朝,1500多年间村子历经坎坷隶属区域频繁变化⑴,聚庆村处于蓝田西南,与长安区和曾经的咸宁县,形成一个三角鼎立,大的分割从后秦宝元年归属过山北县、万年县、咸宁县、陕西布政司西安府、蓝田县。
山北县时:县治在今长安引镇,辖区约今长安县东部、蓝田县西南部(今史家寨、汤峪)。北周天和三年撤山北县并入万年县。到了清顺治元年(1644)蓝田属陕西布政司西安府(《蓝田县志》载)。清?宣统二年汤峪聚庆村又划归蓝田县区辖②至今。
历史的波动、聚庆村隶属屡屡的更变,导致了历史重要人物记载模糊、遗漏。从明代1402至1644二百多年来诞生于聚庆村三位重量级大将、臣官,有的记载缺失籍贯,有的记载简而失祥。
明末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国人皆知的历史,为何明史没有籍贯记载,不是连年战火,就是区域变动,或是写史的人距离明末时期太远、追究不详。
尊重客观,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这是我们寻踪访古的一个重要话题。就以太监王承恩为例,在全国几处都有争夺先人之嫌,凡是有点蛛丝马迹,因果关系者,追踪不放,使人迷茫。于网上搜素:又说王承恩祖籍是河北人,还有的说他是厨师出身,众说纷纭。
摘网络评语与百度搜索:“历史上最忠贞的太监——明末太监王承恩的悲剧人生”,“王承恩则出生在蓝田县史家寨渠坑村”、“蓝田县史家寨有个聚庆村原来叫渠坑村”。令人欣慰的是这位评论者和另外的作者,不知从何搜寻到这个基本详实的籍贯出处。
大千世界,我们不排除名人轶史有它的巧合性。葬埋之地也复杂几处,《明史》卷三O五记载王承恩附葬故主陵侧,又有网上资料说石蒙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后弥勒小普特村在搬迁王承恩墓,还有王承恩葬于临潼区早张村,并刻有碑文,令人不得其解。
注释:
①隶属区域频繁变化:
《西安市志》总卷:“蓝田县”两汉故县,后秦宝元年(公元394年)分蓝田县西南部归山北县。
“山北县”后秦宝元年(公元394年)分杜城,蓝田县地设立以在终南山之北得名,县治在今长安县引镇一带,辖区约今长安县东部、蓝田县西南部。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撤山北县并入万年县。
“万年县”两汉故县,属左冯翊,三魏黄元年(公元220年)改隶京兆郡,辖区治所依旧,北魏改隶冯翊郡,辖区缩小为今临潼县渭河以北西部。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撤冯翊郡的万年县,分长安、霸城、山北三县地于长安城中另置万年县,隶属于京兆郡,开创了与长安县二县分治长安城的局面。天和三年(公元568年)撤山北县并入,建德二年(公元573年)撤霸城县及杜县东部地并入,辖区约今新城区、灞桥区和未央、碑林、雁塔区东部及长安县东部、临潼县的西部、柞县西北部。
②蓝田县区辖:
陕西省图书馆稀见方志丛刊: 清?宣统二年(1910)抄本(4)蓝田县乡土志,“西界咸宁县自县治至县属史家寨四十里接咸宁县界自界首至咸宁县治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