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12-10 21:05
全国劳动模范。1959年起在昆山县成茂医院学医和木工,后历任吴江县北厍镇生产队长、木工厂、皮件厂厂长、苏州市达胜皮鞋总厂厂长、党总支书记。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改革分配制度,发展横向联合,抓住市场信息,开发新品,启用能人,注重人才培养,使企业迅速发展,至1989年拥有固定资产2013万元。当年完成产值3421万元,实现利税326万元,外贸收购额896万元。1987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江苏省明星企业。达胜牌女皮鞋被评为部优产品。1989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北厍原是吴江的一个偏僻小镇,由于这一带湖泊纵横,交通不便,直到1985年我才初次访问了它。(这个镇的名称里这个“厍”字是个僻字,一般人不易认识。我过去发表的文章中常被误刊成“库”字。)那时北厍的乡镇企业已开始引人注意了。我在《九访江村》里曾提到这个镇上的达胜皮鞋厂和吴江绣服厂,并把它们当作乡镇企业从初级作坊型上升为初具现代经营工厂型的例子来看的。当时的绣服厂已经左右开弓,开拓了两个市场,外销产品已占总产的70%。这次我为了参加达胜皮鞋厂的十周年纪念会再去北厍,才知道这个镇已创造了全县创汇冠军的纪录。
达胜皮鞋厂的经理肖水根给我介绍了这个厂的十年历程和他个人的经历。我听来觉得很能说明吴江甚至苏南乡镇企业向外向型发展的道路,不妨在这里多说几句。
现在已被选入全国最佳农民企业家前10名的肖水根,替人家打家具、造船、盖房子。有一段时间因为带了七个学徒承包工程,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处罚,只能回到生产队务农。在生产队里他发现单纯务农,农民的收入总是上不去。于是他牵头办了个布伞厂。因制伞利润不大,他又办了个皮件加工厂,并从上海请来了一位老师傅,开始生产女用高跟鞋。在农村里办企业,向上海引进技术,这两手使他开了窍,终于走上了农民企业家的道路。但是70年代在农村里办企业阻力是很大的。他几次受打击,被撤职,直到1981年才在公社里重新办起了皮鞋厂。那时只有18个工人,向北厍中学借用了几间宿舍,赊欠了一些合成革作原料。公社给他拨了3000块钱,银行给他贷款3万块钱,就在那位上海老师傅的指导下,由职工自带脚踏缝纫机开始生产,到1987年才立定脚跟。那年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从此企业就一天天兴旺起来了,1990年总产值达到5000万元,四年翻了一番多,40%的产品销往国外,创汇1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