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垫

更新时间:2024-03-28 21:34

“肛垫”又称痔区,由中胚层发育而来,是痔现代概念的解剖生理学基础,齿状线以上部分被覆直肠黏膜,齿状线以下部分被覆肛管黏膜。汉语将其译为肛门衬垫、肛管血管衬垫,通常称为肛垫。

基本介绍

肛管黏膜下海绵状血管组织有丰富的动—静脉吻合,呈海绵状结构。海绵状间隙内血管特殊形态实质上是动静脉直接吻合交通的结果,称之为直肠海绵体。直肠海绵体是由血管、平滑肌、弹力纤维结缔组织所构成。Thomson通过肛门镜检查发现,正常人既无痔的体征又无肛门症状者,均有数目不等和大小不一的肛垫凸现于肠腔内。肛垫多数呈右前、右后及左侧位排列,它们之间通常借Y形沟分割,与临床上3、7、11点母痔区相同。通过大量尸检标本与切除的痔标本相比较发现,切除的痔组织与肛垫组织形态基本相同,即由曲张的血管、平滑肌弹性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平滑肌形成网络状结构缠绕痔静脉丛,构成一个支持性框架,将肛垫固定于内括约肌之上,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肛垫滑脱,平滑肌厚1—3毫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厚,20岁以后即趋稳定。年轻人的平滑肌纤维排列细密,相互平行,结构精细,弹性纤维较多;至30岁以后平滑肌开始退化,出现断裂、扭曲和疏松,弹性纤维减少;至老年则发生退行变性,使肛垫有突出肛管腔的趋势。如果平滑肌断裂,支持组织松弛,肛垫即可出现回缩障碍,从原来固定于内括约肌的位置下移。促使肛垫下移的因素很多,除先天性平滑肌发育不良的遗传因素外,如便秘、腹泻、排便习惯不良及括约肌动力失常等,均可增大下推肛垫的垂直压力,使平滑肌过度伸展、断裂,导致肛垫下移。另外,肛门维持其节制功能,肛垫是不可缺少的协助内、外括约肌保证肛管正常闭合、维持肛门自制的结构,使肛门避免失禁。肛垫内血管在充盈状态下,可构成15%~20%的肛管静息压,说明肛垫在肛门节制中的重要作用。当排便时,肛垫内的肌肉纤维组织收缩,充盈的血液明显减少,体积缩小,阻力下降,有助于粪便的排出。排便后,肛垫又恢复血液充盈,重新闭合肛管。可以认为,肛垫对肛门功能节制起到微调作用,柔软而又有弹性的肌肉纤维组织的支撑功能活动,以及对肛垫的悬吊和保持其位置的稳定,完善了肛管的功能。

肛垫与痔疮

肛垫演变为痔的前提是肛垫充血,充血就可使垫肥大。导致肛垫充血的原因主要有二:肛垫支持组织平滑肌不能在排便后将肛垫缩回肛管;紧缩的肛门括约肌妨碍肛垫内血液回流。基于上述理论,临床上可分为:

1、内痔:肛垫移位及病理性肥大,包括血管丛扩张,纤维支持结构松弛、断裂。

2、外痔:指血管性外痔,即肛周皮下血管丛扩张,表现为隆起的软团块。

3、混合痔: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融合。

肛垫失调

正常人在肛管和直肠末端的粘膜下有一种称之为“肛垫”特殊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在胎儿时即形成,其功能是协助肛门的正常闭合,起节制排便作用,犹如水龙头垫圈的作用一般。正常情况下,肛垫疏松地附着在直肠肛管肌壁上,排便时受腹压作用被推下,排便后借助其自身的收缩功能,缩回到肛管内。当肛垫发生充血、肥大、松弛和断裂后,其弹性回缩作用减弱,从而逐渐下移、脱垂,并导致静脉丛淤血和曲张,久而久之形成痔疮。这种观点近年来为更多的学者所认同。痔形成后,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症状,有症状的痔称为痔病。平时人们常说的痔疮实际上指的就是痔病。痔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