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04 12:53
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方法很多。与肝功能有关蛋白质检查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及甲胎蛋白检查等;与肝病有关的血清酶类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与生物转化及排泄有关的试验有磺溴酞钠滞留试验等;与胆色素代谢有关的试验,如胆红素定量及尿三胆试验等,结合病史和症状选择一组或其中几项检查,有助于肝功能的诊断及评价。
(旧称: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GPT)
正常参考值:5~45U。
临床意义:
旧称“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 (GPT),简称“谷丙转氨酶”。人体内肝、心、肾、肌肉等器官和组织内都含有ALT,当这些器官、组织或细胞有炎症或受损时,ALT就大量地释放到血液中,使之明显升高。ALT活性以肝细胞最高,是肝细胞受损时最敏感指标之一,重症肝炎时可高达2000U~5000U。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心肌梗死、心肌炎及胆囊炎、胆管炎等。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旧称: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GOT)
正常参考值:4~50V(赖氏法)。
临床意义:
旧称“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 (GOT),简称“谷草转氨酶”。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肝脏次之。AST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在发病6~12h内开始升高,24~48h达高峰,至4~5日降至正常。AST活力升高的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范围和损伤程度平行。增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肾炎、肺炎、胸膜炎可出现轻度增高。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ST/ALT)
正常参考值:1.0左右。
临床意义:
在检测肝功能的酶学实验时,最好AST、ALT同时测定,因为两者比值对肝病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变化,都有一定价值。
AST/ALT1.0:见于肝硬化、肝癌、急症肝炎。
AST/ALT>3.0:见于原发性肝癌。
4.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GT)
正常参考值:8~50U。
临床意义:
γ-GT在肝脏的活性较高,仅次于肾、胰,在肝脏内广泛分布于肝细胞微细胆管和胆管系统,当肝内外阻塞或胆汁瘀积时,肝内γ-GT合成增高。对肝胆系统的恶性肿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增高:
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胰腺癌、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胆石症及心力衰竭等。
5.单氨氧化酶(MAO)
正常参考值:0.2~0.9U/L。
临床意义:
MAO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中,以肝、肾、脑等组织为最多。临床上常用来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在腹腔镜观察下肝脏表面的结节形成与MAO活性呈平行关系。80%以上肝硬化者,MAO增高。急性肝炎或暴发性肝炎有肝坏死时,肝细胞线粒体大量破坏,MAO血浓度上升。MAO增高还见于严重脂肪肝、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慢性右心衰竭伴有肝脏瘀血时间较长者及各种胶原疾病等。
正常参考值:0~10u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胆汁瘀积等肝实质性损伤。
7.碱性磷酸酶(AIP或AKP)
正常参考值:
成 人 3~13u
儿 童 5~18 u
临床意义:
增高:
①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肝坏死明显升高,肝细胞性黄疸则升高不明显。
②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时明显升高,其他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骨肉瘤等ALP增高时,提示可能有肝脏转移。
③许多药物可使ALP增高,如巴比妥类、抗生素 (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降低:
肝功能是常规检查项目,所有的肝功能检查都是要求采取空腹抽血的,这是因为正常人血液内含有一定量大分子的β和γ球蛋白,可与某些化学试剂结合而沉淀,而小分子的白蛋白和α1-球蛋白,便可预防沉淀的产生。当在正常人血清中加入规定的化学试剂后,因为白蛋白的抑制作用,不发生沉淀或轻微沉淀,乙型肝炎患者因为血清中白蛋白减少,β和γ球蛋白增多,其血清中加入化学试剂以后,发生明显的沉淀。也就是说在肝功能检查之前进食后,血清中的成分一定会发生改变,化验检查过程中在所抽取的血液中加入化学试剂后,即使正常人的血清也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沉淀,特别是在进食高蛋白或者高脂肪的食物后,更容易发生明显的沉淀,这时候检查的结果很容易让医生把正常人误诊为肝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