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5 01:09
肝片吸虫病也叫肝蛭病、掉水腮,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肝管内,导致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贫血,消瘦,眼睑、下颌、胸 前、腹下水肿为特征的症状。
肝片吸虫病
fascioliasis hepatica
肝片吸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肝脏肿大及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为特征。本病遍及世界各地,牧区的家畜发病率较高,牛、山羊、绵羊、马、骆驼等易感染。人因生吃带囊蚴的水生植物、含嚼水草或饮用含囊蚴的河水偶被感染,多为散发。法国、英国、原苏联、古巴等国报道的病例较多。据WHO1979年的资料记载,秘鲁某些村庄中15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达4.5~34%,马拉维个别地区的感染率为2.4%。中国至1983年已报道数十例,分散于东北、内蒙古、山东、江西及两广等地。
本病的潜伏期为2~3个月,病程分急性期与慢性期。急性期一般持续3~4个月,此时童虫在肝脏内移行并以肝细胞为食,引起损伤性肝炎,病人表现畏冷、发热、出汗及右上腹疼痛,热型多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多数病人感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部分病人体重减轻或有荨麻疹。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中等硬度,轻压痛。少数病例脾脏也增大。虫体移行至胆管发育为成虫时,病程转入慢性期。成虫食胆管内壁组织。成虫的机械性刺激及其产生的脯氨酸可引起胆管扩张和胆管上皮细胞增生,常合并胆管炎、胆石症或胆管堵塞。病人表现肝区疼痛、黄疸、贫血和肝功能异常。少数虫体可经体循环窜至皮下、胸腔或脑部、眼眍等处寄生,形成嗜酸粒细胞性脓肿或纤维增生,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但虫体在这些部位不能发育成熟。
早期病人的粪便及胆汁中无虫卵,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皮内试验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等,也有助于诊断。从后期病人的粪便或胆汁中检出虫卵即可确诊,应注意与姜片虫卵鉴别。硫双二氯酚、六氯对二甲苯及吡喹酮治疗有效。预防在于加强卫生宣教,不生吃水生植物,不含嚼水草。加强牛、羊等家畜的管理,及时治疗病畜。
由肝片吸虫寄生于动物肝胆管内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为牛、羊等家畜感染,偶可感染人类,表现发热、肝区疼痛、肝脏肿大并有压痛、末梢血液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等临床征象。中间宿主为椎实螺,尾蚴在水草或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人们在口含或进食这些植物时受感染。皮试与血清免疫学反应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后期患者粪便及胆汁中可找到虫卵。硫双二氯酚治疗有效。
(1)定期驱虫,每年进行1-2次。
(2)羊的粪便要堆积发酵后再使用,以杀虫卵。
(3)消灭中间宿生椎实螺,并尽量不到沼泽、低洼地区放牧。
(4)预防和治疗可用丙硫苯眯陛(抗蠕敏)、左旋咪哩、硫 双二氯酚(别丁)、敌百虫、硝氯酚等药物。
肝片吸虫属吸虫纲,复殖目,片虫科。成虫体扁平,小树叶状(见图),略带棕红色,是最大的吸虫之一,长30~40mm,宽10~15mm。雌、雄同体,前端突出称为头锥,顶端有口吸盘,下方为腹吸盘。卵为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大者,椭圆形,淡黄褐色,似姜片虫卵,随寄主粪便排出体外,于适宜温度下经10多天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中间寄主椎实螺科动物体内,经约30天的发育,最后产生许多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在水生植物或浅水面上形成囊蚴(后尾蚴)。若囊蚴被牛、羊或人吞食,后尾蚴在寄主小肠内脱囊而出,穿过肠壁钻入肝脏,并定居于肝胆管内,发育成熟并产卵。自吞食囊蚴至虫体发育成熟产卵,需3~4个月。成虫在寄主体内可存活11~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