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不和证

更新时间:2024-08-08 23:50

肝脾不和证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两脏关系失调,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症。又称肝脾不调。临床以胁腹胀痛为主要表现。常见于泄泻、腹痛、胁痛、鼓胀、月经不调,以及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病因病机

多由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饮食失调,劳倦伤脾等引起。

临床表现

胸胁胀满或窜痛,时欲大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或发作性腹痛腹泻,舌苔白或腻,脉弦。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肝脾不和证,以胸胁胀满窜痛,纳呆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胸胁胀满窜痛,喜太息,情志抑郁,急躁易怒,为肝气郁结的表现;纳呆腹胀,便溏不爽为脾失健运之表现;腹痛欲泻,泻后痛减为肝木横逆脾土。肝失疏泄与脾失健运互相影响,肝脾失却正常的协调关系而成肝脾不和证。

鉴别诊断

本证当与单纯的肝气郁结证与脾虚湿困证相辨别。单纯的肝气郁结证与脾虚湿因证有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本证既有肝病又有脾病的见症,但早期可先见一脏的临床表现,然后累及他脏而出现另一脏的病证,两脏可互相影响。

肝脾不和与肝气犯胃均由肝气横逆侵犯中焦所致。脾胃同居中焦属土,因此,两证均属木旺乘土,均可出现胸胁胀满疼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等临床表现。但脾主运化,其气主升;胃主受纳,其气主降,因此肝脾不和证除见肝气郁结表现外,兼见腹胀泄泻等脾失健运之症状;而肝气犯胃,除肝气郁结外,常伴有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呕吐等胃气上逆的表现。

辨证施治

肝脾不和证的治疗以疏肝健脾为法。可选用柴胡舒肝散、痛泻要方、逍遥散等方剂。

1.肝气郁结

证候:肋胁疼痛,善太息,脉弦。或兼见寒热往来,脘腹胀满,纳呆食少。治则: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主方:柴胡舒肝散。方药: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

瘀血征象明显,加用丹参;兼有嗳气吞酸、口苦者,加用左金丸;兼有食滞征象者,加用麦芽、鸡内金等。

2.肝气乘脾

证候: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常因情绪紧张或抑郁、生气而诱发。舌苔薄白,脉弦而缓。治则: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主方:痛泻要方。方药: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用于治疗久泻者,加升麻、党参、肉豆蔻;消化不良,加山楂、神曲;小便不利,加车前子、滑石;腹胀,加川朴、砂仁(后下)。

3.肝郁血虚脾弱

证候: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主方:逍遥散。方药:甘草(微炙赤)、当归(去苗,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术、柴胡(去苗)。

肝郁头痛较甚者,加川芎、白芷;肝郁失眠者加远志、酸枣仁;肝郁胁下有瘕者加鳖甲、生牡蛎。

4.肝郁脾滞

证候:胸胁胀闷,脘腹疼痛,或泄利下重,手足不温,或身热,或心悸,脉弦。治则:疏肝理脾,解郁。主方:四逆散。方药: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气郁重者可加郁金、香附,心烦热者可加炒栀子、淡豆豉;脾气虚者,可加党参以益气健脾。

调护

1.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

2.适当运动,可慢跑、或扩胸运用以疏散气机。

3.规律饮食,避免生冷辛辣刺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