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痢

更新时间:2023-11-27 17:58

痢疾是指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特征的病证。痢疾一名,见于《济生方》,《内经》称“肠澼”。暴痢则是指因饮食不洁、外感湿热疫毒而引起的以起病急骤、高热、腹痛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痢疾,好发于夏秋之际。

病因

暴痢的病因,多为饮食生冷不洁、外感湿热疫毒之气,损及脾胃,致湿热蕴积,与疫毒之气交蒸于内,灼损肠道,脉络受伤,气血凝滞,化为脓血。疫毒炽盛者,发病更重,可蒙蔽清窍,动风惊厥,甚至可出现神昏厥脱之危候。

临床表现

起病突然,病程短,发热、恶寒、腹痛、泻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

辨证施治

1.湿热

湿热之邪壅滞肠腑。

证候 发热,腹痛,泻下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脉濡数,舌红苔黄腻。

治则 清热燥湿止痢。

(1)主方 芍药汤加减。

方药:芍药、黄芩、黄连、当归、木香、生大黄、槟榔、肉桂、马齿苋等。

(2)针灸 穴位处方合谷、上巨虚、天枢、内庭。均采用泻法。

2.疫毒痢

疫毒之邪薰灼肠道。

证候 腹痛剧烈,里急后重,痢下鲜紫脓血,发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甚至昏迷痉厥,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 清热解毒止痢。

(1)主方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方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赤芍、生大黄、槟榔、木香、生地榆、金银花等。

(2)针灸 穴位处方天枢、足三里、曲池,用泻法;抽搐不止加太冲、阳陵泉,高热神昏加水沟、委中,厥脱加关元、神阙隔盐灸。

出现神昏惊厥等症时,在取穴和治法上可参考“昏迷”、“痉证”、“厥证”等。疫毒痢甚为危重,需要中西医疗法协同抢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