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0 16:35
严格意义上的股份制医院,应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利益主体,以集股经营的方式自愿结合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对分离、利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允许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院建设,从而股份制医院大量出现,这些医院大多是我国裁军的部队医院、国有或集体企业的医院回归社会、甚至有些是某个地方规模数一数二的人民医院与大企业合作开发,参考股份制企业的运作机制,除了少数经营效果令人满意外,大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考究起来,与股份制的运作不够规范有关。
①发行股票
发行股票,作为股东入股的凭证,一方面借以取得股息,另一方面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②具有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股东代表大会是股份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的常设机构,总经理主持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③具有风险承担责任
股份制企业的所有权收益分散化,经营风险也随之由众多的股东共同分担
④具有较强的动力机制
众多股东由于利益上的原因关心企业的运营状况,从而使企业的重大决策趋于优化,使企业发展能够建立在利益机制的基础上。
①政府(或企业)参股
原政府所属的企业、部队医院,经过资产核算后作为政府股份,或者,政府再注资后与企业管理层、员工按照不同的持股比例组成。这种医院,实际上没有脱离原来的模式,政府或企业甩掉包袱后,企业为了生存下去,泥沙俱下,各种不规范的方法一齐上,结果是穷了和尚、富了方丈,患者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医院名声却遭到沉重打击,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②政府(或企业)控股
与大的国有企业、或大的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的股份制合并,医院资产核算后,政府持有大多数股份,拥有对日常经营和管理的绝对的控制权。这种企业中,政府主要是对院长的任命,股东实际上还是政府,只是分解成不同的个体,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医院仍然以效益优先,却丢掉了社会责任,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③企业内部职工持股
按照当时医院职工人数、资产和负债,管理层、企业职工按照一定的比例持有全部股份份额。这种医院也存在着问题,其原来所服务的地域范围的人不一定还要到这样的医院就医;而其原来的学术权威大多已经跳槽,新的学术权威没有培养成,需要引进,新进人员的能力一般比较强,这是股份怎么计算也成了问题,弄不好就会使得这些人再次跳槽。
④民营或境外企业控股
产权明晰的一些医院,与大资本合作建立的股份制医院,企业的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结构比较合理,按道理应该取得不错的成绩。然而,这样的医院成功的案例却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