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0 12:50
肥城市,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西部,泰山西麓,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泰安市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泰安市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总面积1277平方千米。2021年,肥城市户籍总户数347674户,总人口970218人。常住人口88.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09%。截至2023年3月,肥城市辖4个街道、10个镇,605个村(居)民委员会。
肥城县始置于西汉。二千二百多年来,县境为郡、为县、为镇代有沿革。
肥城置县前,商(殷)时期,地域属青州、徐州所辖;西周时属兖州所辖;春秋时期属齐、鲁两国所辖;战国时期归齐国管辖;秦代为齐郡所辖。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始置肥城县,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辖。
东汉章帝末年(87—88年),撤销肥城县,境地分属济北郡卢县、蛇邱县和东平国富城县。
三国魏(220—265年)至东晋(317年前)归属同东汉。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后,境地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的济北郡、东平郡分辖。
南北朝宋(420—479年),在原肥城县故城设济北郡,原肥城县境地分属卢县、蛇邱县和富城县,隶属兖州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复置肥城县,并设东济北郡于肥城县城。北齐(550—577年)撤东济北郡,并入茌平县的济北郡,肥城县属之。北周建德六年(577年)于肥城县城置肥城郡。
隋开皇初年,废肥城郡,保留肥城县,属济州辖,隶属兖州。隋末,废肥城县,境地属济北郡管辖。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肥城县,属东泰州辖,隶属河南道兖州。贞观元年(627年)撤肥城县,境地并入博城县。乾封元年(666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总章元年(668年),改乾封县复为博城县。神龙元年(705年)再次改称乾封县。
五代(907—960年),境地仍属乾封县,隶属兖州。
宋(960—1279年)初,属乾封县,后属奉符县、平阴县分辖,隶属京东西路郓州。金曾在旧肥城设辛寨镇,境地属平阴县、奉符县分辖,隶属山东西路东平府。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肥城县,隶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肥城县改属济南府,隶属山东布政使司。
清初沿明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泰安州,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泰武道。雍正十三年(1735年)泰安州升为泰安府,肥城县仍属之。
民国二年(1913年),属岱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属济南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2月,属鲁西(第二办事处)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初属泰西行政委员会,后属泰西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第六专员公署。1949年9月,隶属泰西专员公署。
1950年5月,肥城县归属泰安专员公署。1958年10月,划归聊城地区。1959年7月,划归济南市。1961年5月,复归泰安地区。1985年3月,隶属泰安市所辖。
1992年8月,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县级),仍为泰安市所辖。
截至2023年3月,肥城市辖10个镇、4个街道,605个村(居)民委员会,市人民政府驻新城街道龙山路32号。
肥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西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之间。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泰安市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泰安市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全境南北最长48千米,东西最宽37.5千米,总面积1277平方千米;北距省会济南70千米,东距泰安30千米。
肥城市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海拔600米,最低点海拔57.7米。中部隆起,北部形成以肥城盆地为特征的康汇平原,南部形成以汶河为特征的汶阳平原。肥城市大小山洪河道43条,较大的山头96座,山山相接,脉脉相连,沟壑纵横,自然形成山地、丘陵、平原、涝洼等多种地形。境内山脉属泰山山脉西麓。山脉走向东北至西南倾斜。北部有牛山、陶山,形成肥城盆地的天然屏障。中部以肥猪山、马山、布山为主。
肥城市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始于3月26日,61天;夏季始于5月26日,102天;秋季始于9月5日,61天;冬季始于11月5日,141天。肥城市光照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总辐射量在116—132千卡/平方厘米之间。肥城市年日照时数在2315—2898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为53—65%。据1958年—1987年气象资料统计,累计年平均气温在12—14℃之间,最冷在1月份,平均气温-2.7℃;最热在7月份,平均气温26.5℃。年较差为29.2℃。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0℃。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6℃。
肥城市境内河流按水系分属黄河流域和大汶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汶河、康王河、汇河、漕河、浊河、小汇河、金线河7条,主要发源于泰山西麓的低山区,控制流域面积约8408.6平方千米,总长度196.3千米。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17条,总流域面积911.6平方千米。
肥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勘探开发历史悠久,全市已发现矿产29种,占山东省已发现矿产总数(63种)的47.6%,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种,非金属矿产23种,水矿产1种;已发现矿产地124处,探明(包括地方掌握)储量矿种17种,占已发现矿种的57%。已探明储量矿产地91处,矿点33处。大型矿床15处,中型9处,小型67处。按探明储量统计,石膏、岩盐、石灰岩、地热居前4位,岩盐、钾盐居山东省前列。
肥城市矿产资源呈区带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探明矿产资源分布大致以康王河和安驾庄—边院一线为界。康王河以北为煤、钾长石、花岗岩及矿泉水分布区;康王河以南至安驾庄—边院一线以北为石灰岩、白云岩、紫色页岩、水泥配料粘土分布区,另外有萤石、铁矿、花岗石分布;安驾庄—边院一线以南为岩盐、石膏、地热分布,另外有建筑用砂分布。矿种相对集中分布的特征,有利于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开发。
肥城市探明储量的矿种种类较多,探明总资源量大,资源优势、劣势分明。煤、岩盐、石膏、水泥用灰岩储量丰富,为优势矿产,缺乏有色金属资源。已探明的主要资源储量:煤炭10.7亿吨,岩盐52.2亿吨,石膏100亿吨,地热温泉资源100多平方千米。
煤炭一度为肥城市优势矿产。煤田属于石炭二叠纪全隐伏式煤田,位于市区以北6千米处,矿区长22千米,南北宽2—5千米,总面积106平方千米。煤田共含煤16层,可采3—10层,平均煤厚11.5米,累计探明储量10.7亿吨,保有资源储量6.29亿吨。
自1958年大封建矿以来,先后有查庄煤矿、五里垢煤矿等13座煤矿投产,经过半个世纪的开采,煤炭可采储量大幅减少,煤炭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便由鼎盛时期开始走向衰落,并逐步走向枯竭。
肥城市石膏主要分布在汶阳镇和边院镇境内,面积约53平方千米,石膏矿层多而厚,矿层埋深33—1762米,品位高而稳定,属特大型矿产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00亿吨,保有资源量73655万吨(基础储量7216万吨,资源量66439万吨)。其中仅东向—马庄矿段石膏(岩盐)矿勘探,查明石膏矿矿石量(333)119255.8万吨。
肥城市岩盐主要分布于边院镇境内,已圈定的面积23.1平方千米。矿体赋存于硬石膏矿带中部,呈层状与硬石膏互层产出,单孔见矿4—31层,矿层厚度0.68—14.98米,单孔累计厚度4.69—165.04米,平均厚95.11米,氯化钠平均品位86.76%,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2.2亿吨,保有资源量158321万吨(全部为基础储量)。其中仅东向—马庄矿段石膏(岩盐)矿勘探,新增岩盐矿矿石量6866.6万吨;东向-东军寨矿区岩盐矿FD4-FD6区块详查,新增岩盐矿矿石量95238万吨;赵家庄矿区岩盐矿详查新增岩盐资源量超过2亿吨。
石灰岩矿主要分布肥城市中部,约有100平方千米。矿石类型一是致密块状石灰岩,氧化钙平均含量52.37%,氧化镁平均含量0.77%以下,二是红色豹皮灰岩,氧化钙平均含量51.92%,氧化镁平均含量在1.20%以下。除北僧台地区东段制碱用灰岩达到普查阶段、西段熔剂用灰岩达到普查阶段、中段水泥用灰岩达到详查阶段,其余均为初步评价。
肥城市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安驾庄镇的南赵庄一带。埋深163米以下,井底最高温度72.6℃,出水口温度60.2℃。属中型地热田,C级可采储量为7.95×1012千焦(相当于27.14万吨标准煤),D级储量可采储量为3.19×1013千焦(相当于109.00万吨标准煤),E级储量可采储量为5.47×1013千焦(相当于186.71万吨标准煤)。肥城市地热资源埋藏浅、温度高、易开发。富含偏硅酸、氟、偏硼酸、锶等54种微量元素。
肥城市钾长石矿主要分布于牛山—寨山一带,矿体呈脉状赋存于元古代侵入岩中。其中黄叶—双峪地区进行过钾长石普查工作,自东向西可分双峪、黄叶、条水涧三个矿段。黄叶—双峪地区进行过钾长石普查工作,占探明钾长石矿产地总数的20%,其余为预查,地质储量总计约4975.9万吨。
肥城市矿石赋存于太古界泰山群太平顶组,区域上主体岩性为角闪黑色斜长片麻岩,黑云片岩,片麻状花岗斑岩。片麻理产状区域上基本一致,总体倾向西南(240°—260°),倾角60°—80°,西部有所变化。花岗岩矿石的原岩颜色多为肉红色或浅肉红色、浅褐黄色,致密块状,花岗结构。
肥城市萤石主要分布于九山—狼山一带,通过普查估算资源量24.24万吨。矿体呈赋存产出于花岗片麻岩中,脉长300—2000米,宽0.5—3米,矿石质量变化较大,含矿率高者达60—80%,一般30—40%。
据1980年生物资源调查:肥城市植物,包括农作物、林木、野生、观赏、药用植物等,不完全统计104科,450种。其中蕨类植物门7科9种,裸子植物门4科10种,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28科96种,双子叶植物73科335种。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4大类,即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分属于蕨类植物门、被子植物门,共15科18个属30种。按其用途分类,其中林木果树44种,药用植物77种,粮食作物10种(包括豆—科),经济作物8种(主要包括油麻类),蔬菜44种,观赏类65种。
肥城市常见的有经济价值的部分野生、栽培植物:
肥城市药用植物有,汶香附、贯众、中华苍柏、翠云草、木贼、蜈松草、海金莎、萍、葛蒲、狭叶半夏、掌叶半夏、天南星、百合、阔叶麦冬、射干、白花菜、杜仲、木香、地榆、决明、葛、杏叶沙参、乳浆大戟、猫眼草、大戟、酸枣、蛇床、石防风、白芷、前胡、紫花前胡、北柴胡、泰山何首乌、徐长卿、野颤茄、酸浆、蔓陀蔓、枸杞、益母草、茵陈、蒲公英、艾、旋复花、苍耳、王不留、白头翁、华乌头、菟丝子、党参等。
肥城市观赏植物有,雪松、桧、苏铁、疣草、吊兰、玉簪、郁金香、苍丹、山丹、铃兰、吉草、玉竹、黄精、天门冬、文竹、假叶树、阔叶麦冬、水仙、美人蕉、蕙兰、春兰、荷包牡丹、紫萝兰、华北景天、绣球、虎耳草、光叶绣线菊、珍珠梅、木瓜、贴梗海棠、黄刺梅、玫瑰、月季、西府海棠、含羞草、酢浆草、旱金莲、构桔、佛手、桔、霸王鞭、一品红、银边翠、黄杨、凤仙、爬山虎、锦葵、蜀葵、木堇、四季海棠、蟹爪兰、紫薇、倒挂金钟、迎春、女贞、丁香、茉莉、桂花、青箱、千日红、无花果、百黑香、石竹、牡丹、芍药、荭草、睡莲、莲、牵牛、藤萝、凌霄、栀子等。
据1980年生物资源调查:肥城市动物包括家畜、家禽、益鸟、益兽、益虫、害虫、水生动物等,共29纲709种。其中水生无脊椎动物15纲60种;扁形动物门5种;线形动物门6种;环节动物门3纲14种;软体动物门2纲12种;节肢动物门7纲210种,多为农作物、林木昆虫;脊椎动物门,圆口纲1种;鱼纲4个目、8个科、34种。其中分布广、数量大的鲤科鱼6个亚科,126种;两栖纲5种;爬行纲19种;鸟纲7个目10个科35种(家禽2个目,鸡形目7个品种);雁形目,鹅2个品种,鸭1个品种;哺乳纲7个科320种,家畜偶蹄目、不反刍亚目、猪科13个品种。反刍亚目,牛科6个品种,羊属14个品种,鹿科1个品种。奇蹄目,马科6个品种,驴2个品种。食肉目,水貂1个品种。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肥城市常住人口为894115人,全市共有家庭户316980户,集体户11385户,家庭户人口为850241人,集体户人口为4387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8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42364人,占49.48%;女性人口为451751人,占50.52%。
截至2021年末,肥城市户籍总户数347674户,总人口970218人。常住人口88.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09%。
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86.83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69.81%。城镇新增就业1.1 万人,安置城乡公益性岗位 5690 个。
肥城市是山东省24个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之一,有26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17万人,主要是回族,占99%,分布在边院、安驾庄、王庄、汶阳、城区及矿区。少数民族1000人以上的街镇有边院镇、安驾庄镇、新城街道;少数民族村21个,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的民族村有9个,纯少数民族村有前黄、后黄、升庄3个。
综述
2021年,肥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2.27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80.37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8.27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1:49.3:42.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7亿元,增长9.4%。其中,税收收入38.33亿元,增长8.9%;非税收入6.37亿元,增长12.6%;税收收入比重达到86.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32亿元,下降2.2%。
2021年,肥城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6.4亿元,同比增长9.1%,较年初增加67.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5.4亿元,同比增长18.4%,较年初增加66.1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1家。银行贷款不良率降至1.58%。
2021年,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887元,同比增长8.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714元,同比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696元,同比增长10.2%。
2022年,肥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亿元、增长5.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2.5亿元、增长21.9%,总量增幅均列泰安县市区首位。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99.1亿元、增长17%,增加值增长13.5%,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2.5%。
2023年,肥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68.9 亿元,增长 5.0%;第二产业增加值454.0亿元,增长 8.3%;第三产业增加值 350 亿元,增长5.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7.9:52.0:40.1。
2021年,肥城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21.81亿元,增长9.0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9.01亿元,增长7.63%。农业生产发展稳定,其中农业产值73.36亿元,增长5.51%;林业产值2.65亿元,增长7.13%;畜牧业产值31.16亿元,增长20.5%;渔业产值0.55亿元,增长1.97%;产业融合加深,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实现14.1亿元,增长5.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6.74亿元,增长5.14%。
2021年,肥城市粮食播种面积106.52万亩,总产为49.09万吨。全年蔬菜播种面积32.13万亩,总产为115.35万吨,全年设施农业投入使用并收获作物的设施数量共43842个,当年新建18601个,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蔬菜总种植面积的12.4%,占比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6个百分点。全市肉类总产量5.88万吨。猪、牛、羊、家禽存栏量分别为21.7万头、2.96万头、11.78万只、746.48万只,出栏量分别为28.96万头、1.06万头、21.41万只、2280.8万只,牛奶产量8.54万吨,禽蛋产量2.91万吨。
2021年,肥城市建成高标准农田50万亩,有机农业面积达到7.4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18家。规模饲养比重达到89%。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0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2%。
2021年,肥城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06.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0.2%、10.2%。工业效益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1.00亿元,同比增长36.10%;利润总额39.90亿元,同比增长45.50%;工业产品销售率达100.02%。完成出口交货值16.83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72家。全年原煤产量185.0万吨,下降46.3%;洗精煤产量53.0万吨,下降66.6%;水泥产量220.4万吨,下降6.5%;钢材产量527.5万吨,增长21.5%;发电量46.7亿千瓦时,增长14.7%。
2021年,肥城市113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07.7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建筑业企业在省内完成产值288.6亿元,增长14.2%,在外省完成产值519.1亿元,同比增长9.9%。建安业一级资质企业达到16家。
2021年,肥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为526个,同比增长30.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7.3%。三次产业投资构成由上年的6:62:32调整为5:45:50。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22.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
2021年,肥城市49家有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额24.4亿元,增长66.0%。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2.2万平方米,增长45.9%。商品房屋销售额为31.8亿元,增长67.7%。房屋待售面积为20.3万平方米,增长35.8%。
2021年,肥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总额211.4亿元,增长13.7%,乡村实现零售总额0.75亿元,增长59.6%。从限额以上单位看,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5.3亿元,增长14.3%。批发、零售业全年销售额分别增长8.8%、13.8%,住宿、餐饮业全年住营业额分别增长23.2%和26.4%。
2021年,肥城市货物贸易进出口55.5亿元,比上年增长49.8%。实际利用外资7358万美元,增长3.3%。
2021年,肥城市4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同比下降5.0%;营业利润3753万元,下降67.4%,营业利润率为1.5%。
2021年,肥城市公路通车里程2844.2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4.5千米。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3988.2万元。调整改进3条公交线路,60岁以上老年人实现免费乘车,新增车位1818个。
泰肥一级路、济微高速公路、S104省道、青兰高速公路、泰东高速公路。
泰肥支线。
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肥城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商圣”范蠡隐居经商之地,有“君子之邑”的荣誉。
肥城市拥有十万亩桃花园,自2002年以来,肥城市在每年4月份举办桃花旅游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5届。确定了“游桃花园,品桃花宴,洗桃花浴、购桃木剑”“走进桃花园,亲近大自然”“世上桃源,和谐肥城”“吉祥桃都,魅力肥城”等不同的主题。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品牌节庆”和“2012节庆中国榜·最佳自然原生态旅游节庆”。
2021年,肥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71.58%。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96家、139家、72家。绿色工厂达到5家;4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11家。建成5G基站353个,建设数字农业基地30家。新建泰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8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21人。新增国际注册商标3件,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5项,获得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8项,授权专利1459件。
2021年,肥城市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5291人。普通高中11所,在校生16765人。普通初中34所,在校生3.14万人。小学55所,在校生4.77万人。幼儿园142所,在园幼儿3.12万人。扩建市直学校3处,撤并镇街小规模学校13处,中小学55人以上大班额实现动态清零,高考本科上线率达77.9%。
2021年,肥城市有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公共图书馆1所,文化馆1个,农村文化大院605个。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举办精品惠民演出200余场,开展送戏下乡巡演800余场,新建社区图书馆5家。
2021年,肥城市有体育馆1座,新建公共健身工程77个。
2021年,肥城市医疗卫生机构605所,其中医院(卫生院)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各类卫生机构有床位5103张,卫生技术人员6081人。建成安站镇敬老院、人民医院康养中心和17处社区老年“幸福食堂”,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412张。
2021年,肥城市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164套,竣工3210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12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851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9492元、7116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07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0.23万人。基础养老金标准从2021年7月起由每人每月142元提高到150元。
2021年,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0.9亿元。改造雨污水管网9.4千米,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1条,湖王路、四坡路主体工程如期竣工。完成4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改造提升318个自然村饮水管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8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城区面积扩大到49平方千米,完成30千米的高温水主管网建设,新增供热面积1500万平方米。
2021年,肥城市省控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四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0.2%,顺利迎接中央、省环保督察。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污水集中处理率98.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肥城市拥有大汶口文化遗址、齐长城等历史文化遗存,有金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陶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小泰山、望鲁湖、云蒙山等10处自然景区。2021年,肥城市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22家,其中4A级景区达到2家,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