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静脉

更新时间:2023-12-23 16:31

与肱动脉伴行的两条静脉叫肱静脉。肱静脉在臂前区,与肱动脉伴行,有两条肱静脉伴行于肱动脉两侧,一般贵要静脉在臂中点汇入内侧肱静脉,也有贵要静脉汇入腋静脉的,桡静脉和尺静脉汇入外侧肱静脉。沿肱动脉上行至大圆肌下缘处肱静脉汇合成腋静脉

肱静脉穿刺采血法

肱静脉穿刺采血法,临床上已广为采用。该方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成功率高,病人易接受。但在临床实践中也确遇到个别病人抽不出血而失败。

因穿刺点是在肱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的内侧或外侧旁开0.5cm处。所以,静脉与动脉位置异常是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静脉位于动脉前方或后方者。其次一侧有静脉,一侧无静脉者,也易失败。正小神经位于一侧的静脉与动脉之间,穿剌易伤神经;特别是静脉位于动脉前方和后方,神经紧贴于动脉内侧,最易伤及神经。观察结果证实,肱静脉穿剌,安全可靠易操作,在肱二头肌腱内侧可触知肱动脉搏动,于动脉两侧0.5cm处进针,角度在30~45°,深度1~2cm均易成功。个别穿刺失败时应考虑静脉位置变异,可改换其它部位。

解剖结构

1、肱动脉:

肱动脉是臂部的动脉干,在背阔肌抵止部的下缘续腋动脉而起,沿肱二头肌内侧下行至肘窝中,平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二条终支。肱动脉与同名静脉及正中神经伴行。在肘窝内肱二头肌腱的内侧可触及该动脉的搏动,故此处常作为测量血压的听诊部位当前臂以下外伤出血时,可在臂中部肱二头肌内侧将肱动脉向后外压向肱骨进行止血。如用止血带止血时,则应在臂上1/3进行,以免伤及桡神经。

肱动脉沿途发出肱深动脉、肱骨滋养动脉、尺侧上副动脉和尺侧下副动脉等支。分布于上臂各肌肉,骨和肘关节。肱深动脉由肱动脉的起始段后壁发出,伴桡神经向后外,行于桡神经沟内,达肘关节外上方移行为桡侧副动脉。肱骨中段骨折易损伤肱深动脉和桡神经。桡侧副动脉和尺侧上、下副动脉参加肘关节动脉网的形成。

2、静脉:

静脉运送血液向心脏回流的血管。静脉始于毛细血管、终于心房。静脉在向心汇集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属支,口径渐变粗。其血流方向是向心流动,血流速度较动脉血流缓慢,压力亦较低。管壁较薄,收缩力弱,管腔一般都比相应的动脉略大。加上属支庞杂,因此,静脉系的容积约超过动脉系的1倍以上,借此来维持血流量的动态平衡。走行于固有筋膜的深部或体腔内的深部静脉,大部分与其相应的动脉伴行,称为深静脉,常为2条。走行于皮下组织的皮下静脉,又称浅静脉,其经过不与动脉伴行,但与深静脉互相交通,并汇入深静脉。许多静脉壁上有静脉瓣,是由血管内膜的皱褶所形成,薄而柔软,形似袋口朝向心脏的半月形小袋。瓣膜顺血流开放、逆血流闭锁,是防止血液逆流或改变血流方向的重要装置。在四肢,尤其是下肢的静脉,瓣膜最多,头颈部和胸部的静脉大多数无静脉瓣。静脉的吻合比较丰富,在身体的深部和皮下,以及某些器官的周围常有丰富的静脉网和静脉丛,其分布比动脉较为广泛。静脉血流始终能保持向心方向流动,主要是有心、胸腔的吸力,静脉瓣的存在、静脉周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同一血管鞘内动脉的搏动等内外因素的作用。上述因素不健全,尤其是静脉瓣闭锁不全时,即可出现静脉瘀血或静脉曲张。在构造上,静脉管壁可分为内膜、中膜、外膜3层,但3层的分界不明显。根据管径的大小,静脉可分为大、中、小3级,管径分别为大于10mm、2~10mm和小于2mm。此外,某些部位的静脉其结构则具特殊性,如:硬脑膜窦,为颅内一种特殊的静脉系统;板障静脉,为藏于颅盖骨骨松质中的扁平静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