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10 12:31
育乐(有时亦被译作寓教于乐)意指一种同时具有教育意义与娱乐价值的文化传播方式,教育与娱乐之间的主次关系可以转换,但缺一不可。
育乐”翻译自英文词汇Edutainment,由Education和Entertainment组合而成的合成词。有观点认为千年前的寓言、神话就是最早出现的育乐,当时它的教育意义旨在引导社会变革。而在现代,育乐的形式变成了电视节目、电影、博物馆展览、电脑软件等等,利用娱乐化的内容来吸引和维持受众的关注,并从中传播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信息。
从7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和拉丁美洲的多个组织都开始利用育乐内容来解决医疗卫生和社会问题,例如滥用药物、接种疫苗、预防早孕、预防艾滋并等等。主要的发起者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麦迪逊大学和NGO组织PCI-Media Impact,还有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等政府机构。
音频与视频
芝麻街、校舍摇滚等节目,都是现代用音乐和视频来教授数学、科学、历史等知识的经典案例。其实利用音乐来帮助记忆是人们从古代就已经采用的方法,奥德赛史诗便是一例,而到了今天,这种利用音频或视频来承载育乐内容的作品更是在网上比比皆是。
电影或电视节目
最早承载教育内容的电影是诞生于1943年的”Private Snafu vs. Malaria Mike”。二战以后育乐型的内容开始更多地出现在电视荧幕上,其中分为三个类型:教育为主型、教育娱乐兼顾型和娱乐为主型。
游戏
游戏其实并非站在教育的对立面,相反地游戏其实使许多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部分游戏明确以教育作为主题,还有不少游戏都特意加入了教育元素。所有的游戏形式,无论是棋盘游戏、纸牌游戏还是电子游戏,统统都可以用来承载教育内容。教育化游戏被用作教授特定的学科知识、扩展各种概念、介绍历史事件和文化、培训技能等等
Paraskaeva的2010年的调查数据表明,至少68%的家庭玩视频游戏。另外一些研究表明教育和游戏的结合能够带来学术成绩上提高。
根据Van Eck的研究,游戏可以作为学习工具有三大原因:
电台节目
电台节目在过去同样是育乐传播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英国广播电台的广播肥皂剧The Archers在十多年的时间内系统的向听众传授了许多农业知识。与之相似的Tanzanian电台广播剧Twende na wakati则主要向听众传播持家之道。
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包含育乐元素的电台节目被用来引导农民学习新的种植技术、推广环保和卫生知识、传播艾滋病预防资讯等等,都在当地深受听众的喜爱和认可。
玩具
玩具可能是很多人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到育乐的载体,因为许多的玩具其实有着教育意义,而不仅仅是好玩有趣。这些玩具能够帮助孩子认识数字、形状、英文字母、甚至是使用剪刀、自己扣纽扣……
我们都知道,许多玩具其实都是成人世界中大型、复杂的物件进行简化、可爱化后得来的,因此能够帮助孩子认识世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学会使用哪些更复杂的物件了。
另外,玩具经常被用来进行一些模仿或角色扮演游戏,从中收获了平时难以获得的体验,这点和电子游戏非常相似,而这一特性意味着玩具其实能作为培养孩子个性和潜能的工具。玩具常常还是小朋友表达自我的工具,芭比娃娃的穿着、乐高积木的设计往往寄托了孩子心中的期望、对自己和外界的认识等等,大人亦能由此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即使是一些没有明确教育目的的玩具,一些睿智的家长或老师都常常能够挖掘出当中的教育价值,他们会利用这些玩具讲述历史故事或者介绍相关的科学知识,事实上好奇的小朋友本来就会对自己的玩具产生很多疑问和想象,父母这样做正正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课堂案例
企业领域
育乐的概念同样出现在企业构建内部培训体系的过程中。高科技使这些培训项目变得更具娱乐性和教育性,例如PPT演讲中加入有趣的动画或图片将变得更具趣味性。
博物馆和其他公共文化场所
在美国,无论是在科学中心、儿童博物馆还是动物园和植物园,育乐元素都已经逐渐成为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不但使教育性的内容别开生面,不断吸引着游客前来参观,并从中学习到艺术、科学、文学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参观团来到这里后学习求知的兴趣亦被大大激发。不幸的是,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了电影院、游乐场里那种喧闹、玩乐的氛围,他们会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这些融入育乐元素的文化场所,导致部分博物馆或动物园误入歧途,为赢得游客的欢心而变得越发的娱乐化,原有的教育功能被大大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