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7 16:33
胁(拼音:xié),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肉(后写作“月”)劦(xié)声。“胁”本义指从腋下至腰上的部分,引申也指肋骨,又引申指旁侧。由于两胁夹于两臂之下,故“胁”又引申为逼迫、强迫之义。
形声字。“胁”的繁体字写作“脅”,它是由“肉”与“劦(xié)”两部分组成的。其中“肉”是形旁,表示它与身体有关;“劦”本义是众人合力之义,在这里是声旁,指示读音。图1为战国文字,与小篆(图2)相比少写一个“力”。汉隶或改上下结构为左右结构,而作“脇”(图5)。简化字则在“脇”的基础上参照“协”将两个“力”省作两点,写作“胁”。
“胁”的本义是腋下肋骨所在的部分。胁处于人体的两侧,故称为两胁。由于两胁是夹于双臂之下的,有夹持之义,所以“胁”又引申为逼迫、挟持。
“胁”还有收敛的意思,一般认为假借“翕”而来,也可视为夹持的引申。这个意义在现代只保留在成语中,如“胁肩谄笑”。“胁肩”就是收肩,收肩则肩上耸,所以一般解释为耸肩。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卷四】【肉部】虚业切(xié)
两膀也。从肉劦声。
两膀也。《广雅》曰:“膀,胠,胉,胁也。”按,许无胉字,胠下云:“亦下”者析言之,不与《广雅》同也。膀言其前,胠言旁迫于肱者。又按,《周礼》豚胁谓之豚拍,《仪礼》牲体胁谓之两胉,注曰:“今文胉为迫。”许此部前后皆无胉字,是则郑从古文胉,许从今文迫也。膀亦假旁为之,《考工记》:“旁鸣,蜩属”是。
从肉,劦声。虚业切,八部。
許欠切,去釅曉 ‖ 劦聲談1部
脅,妨也。許欠切。二。
虚業切,入業曉 ‖ 劦聲盍1部(xié)
脅,胷脅。虚業切。九。
【未集下】【肉部】 胁;康熙笔画:12;部外笔画:6
(xié)《唐韵》虚业切。《集韵》《韵会》迄业切,並音熁。《说文》:两膀也。《玉篇》:身左右两膀。《广韵》:胷胁。《增韵》:腋下也。《周礼·天官》:醢豚拍鱼醢。注:拍为膊,谓胁也。《晋语》:重耳过曹,闻其骈胁,欲观其状。
又《正字通》:牲体,前为代胁,中为长胁,后为短胁。
又《正韵》:迫胁,以威力恐人也。《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疏:其被迫胁而从,距王师者,皆无治责其罪。又《泰誓》:胁权相灭。疏:假用在上之权命胁之。
又《诗·秦风》:游环胁驱。传:胁驱,愼驾具,所以止入也。又敛也。《前汉·王莽传》:动静辟胁,万物生焉。注:师古曰:胁,收敛也。
又责也。《公羊传·庄二十五年》:以朱丝营社,或曰胁之。注:胁之,与责求同义。
又胁盾,盾名。《管子·幼官篇》:兵尚胁盾。注:象时物之闭盾,或署之於胁。
(xiàn)又《广韵》许欠切。《集韵》虚欠切,並音搚。妨也。
(xī)又《集韵》迄及切,音吸。胁肩,竦体也。或书作脇。
“月”窄“办”宽,顶部“月”低,底部左右旁齐平。“月”,框内两横分写横中线上下。“办”,㇆(横折钩)的横段与“月”框中上横大致持平;“力”的撇尖伸向“月”下侧;左右两点都在横中线下侧,左点起笔于田字格中心。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