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更新时间:2024-10-29 14:10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是胃良性肿瘤的一种,包括上皮性肿瘤及非上皮性间质的肿瘤。上皮性肿瘤起源于黏膜上皮,又称黏膜息肉,主要有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等类型。

分型

胃息肉的分型确实主要包括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两大类。

非肿瘤性息肉

这是胃息肉中相对常见的一种类型,特别在胃窦部和胃体下部更为多发。它主要由增生的胃黏膜和炎性细胞构成,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手术后的残胃。增生性息肉的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且进展缓慢,恶性转化的可能性较为罕见。然而,如果息肉的直径超过2厘米,那么其恶变的可能性会增大,因此,对于较大的息肉,应进行内镜下完整切除以进行组织学评估。

这种息肉较为罕见,可见于整个胃肠道,但最常见于窦幽门区。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大多数患者无症状,通常在偶然的情况下被确诊。息肉切除后通常不会复发,因此局部切除通常被视为一种适当的治疗方法。

这种息肉在临床上可以独立存在,也可能与其他症状如黏膜皮肤色素沉着以及胃肠道息肉病同时存在。在独立存在的情况下,胃错构瘤性息肉通常局限于胃底腺区域,没有蒂,直径一般小于5mm。

肿瘤性息肉

肿瘤性息肉主要由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形成,是真性肿瘤的一种。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不同,肿瘤性息肉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腺管状、绒毛状和混合性。这些息肉有可能发生恶变,因此被视为癌前病变,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病因

胃息肉的发生涉及多种原因和因素,既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感染、药物刺激等外部因素,也与精神状态、遗传因素等内部因素密切相关。

发病原因

长期食用辣椒、海鲜等辛辣刺激、寒凉的食物,或经常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反复刺激,从而增加胃息肉的发生风险。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能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从而导致胃息肉的产生。

胃黏膜受到感染、环境改变等因素刺激,发生萎缩性改变,丧失正常细胞组织,导致炎症反应和异型增生,进而形成息肉。

长期服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或长期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都可能对胃部造成刺激,诱发息肉性病变。

诱发因素

情绪波动异常或长期处于恐惧状态,可能导致胃肠供血不足,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受到损伤,从而易形成息肉。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中的乙醇等化学物质,都会损伤胃黏膜,扰乱胃液酸碱度平衡,长期吸烟酗酒可能导致胃息肉的形成。

如遗传因素、长时间进食高盐高脂肪食物等,也可能增加胃息肉的发生几率。例如,某些息肉病因明确与遗传有关,如Peutz-Jeghers综合征和家族性息肉病。

发病机制

胃息肉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临床医学上尚无确切的定论,但从临床上既往病例的相关研究中来看,该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胃部感染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除此之外,还与长期酗酒、吸烟等因素有着高度关联,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胃息肉的形成以及快速增长。

长期使用消化性胃溃疡药物,其中以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最具代表性,其中以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最具代表性,比如,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相关药物,出现胃息肉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大。尤其在使用时间增长、使用量增多后,越容易形成胃息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与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用机制存在密切关联系。在使用质子泵抑剂后,患者的胃黏膜会长期受到刺激,胃壁细胞、细胞膜的增殖会受到较大影响,胃黏膜受到高胃泌素的刺激,甚至有可能在胃部形成囊肿,而囊肿发展成为胃息肉的概率会大幅提升[2]。

有相关研究结论表示,患有幽门螺杆菌的人群,出现胃息肉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未患幽门螺杆菌的群体。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部后引起炎症病变,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可形成慢性炎症,胃的上皮细胞长时间在炎症的刺激下,引起细胞过度增生,形成腺瘤性息肉或者增生性息肉,最终导致患者的胃部出现胃息肉。尽管幽门螺杆菌引起胃息肉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不能完全排除形成胃息肉的概率,因此,在发现幽门螺杆菌之后,应当尽快给予根治,否则极易诱发胃息肉或者其他胃肠道疾病。

症状

早期症状

胃息肉在早期阶段,大部分患者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症状。然而,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 腹痛:早期可能表现为轻微的腹痛或不适感,位置多在上腹部,疼痛性质多为钝痛,且无明显的规律性。

2. 食欲不振:胃息肉可能会影响胃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患者感到食欲不振。

3. 呕吐:胃息肉可能导致胃的排空障碍,使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引发呕吐。

常见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胃息肉的常见症状可能包括:

1. 上腹饱胀、疼痛:胃息肉患者常感到上腹部有饱胀感,并伴有疼痛。疼痛可能逐渐加重,且有时可能放射至胸腔、颈部等其他部位。

2. 恶心:胃息肉可能导致恶心感,尤其是在饭后或胃部受到刺激时。

3. 消化不良:胃息肉可能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腹胀、腹泻等。

临床表现

除了上述症状外,胃息肉还可能表现出以下临床特征:

1. 反酸:胃息肉可能影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胃酸过多或胃酸反流至食管,引发反酸症状。

2. 呕血、黑便:如果胃息肉表面发生糜烂或溃疡,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3. 吞咽困难:当息肉位于贲门附近且体积较大时,可能压迫食管入口,导致吞咽困难。

4. 幽门梗阻症状:如果息肉位于幽门部位且较大,可能阻塞胃的出口,导致胃内容物无法顺利排入十二指肠,进而引发幽门梗阻症状,如腹胀、恶心、呕吐等。

就医

就诊科室

诊断依据

胃息肉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并结合一系列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相关检查

鉴别诊断

胃息肉在鉴别诊断上主要需要与慢性胃炎和胃癌进行区分。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炎症,而胃癌则是恶性肿瘤,两者的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都与胃息肉有明显不同。此外,胃息肉本身也分为增生型和腺瘤型两种,需要在胃镜检查时取活体息肉组织做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

胃息肉的治疗方式多样,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以及其他治疗方式等方面。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胃息肉。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以杀灭幽门螺杆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以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以及胃黏膜保护剂如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以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需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体积较大、生长速度较快或伴有明显症状的胃息肉。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胃息肉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等。手术可通过腹腔镜或开放手术进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激光及微波灼除等。这些方法可在内镜下直接切除胃息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需注意,物理治疗可能无法完全清除息肉,需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胃息肉主要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穴位埋线等方法。中药可调节体内气血平衡,改善脾胃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胃息肉的目的。针灸、穴位埋线等方法则可刺激身体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辅助消除胃部积滞,缩小息肉。但中医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且疗效可能因人而异。

其他治疗方式

除上述治疗方式外,患者还需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此外,定期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息肉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预后

治愈性

胃息肉的治愈性通常较好,尤其是良性病变。大多数胃息肉可以通过内镜手术进行切除,且切除后不易复发,基本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然而,对于少数腺瘤性息肉,由于存在较高的癌变风险,如果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可能转变为癌症,从而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对于胃息肉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

严重性

胃息肉的严重性取决于其性质、大小和症状。良性且较小的胃息肉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小。然而,如果胃息肉为恶性或体积较大,可能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明显症状,此时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此外,胃息肉的严重性还与其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并发症

在并发症方面,胃息肉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胃息肉后期可能伴随息肉溃疡,导致持续性出血,进而引发继发性贫血。此外,胃部组织的病变可能影响其正常功能,导致肠道组织对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吸收障碍,长期下来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和异常消瘦。更为严重的是,虽然胃息肉本身多为良性病变,但息肉组织直径超过一定范围时,其发生恶性癌变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预防及日常护理

预防方法

有效预防手段及方式

预防筛查手段

胃肠道息肉的筛查主要通过内窥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如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钡餐造影以及腹部超声波检查等,以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病变。

其他免疫机制及效果

虽然目前尚没有直接针对胃息肉的免疫治疗方法,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以及及时治疗和预防胃部炎症,都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胃息肉的发生风险。

日常护理方式

研究进展

奥林巴斯CV-290胃肠镜检查系统,目前位列世界同类胃肠镜检测设备的佼佼者,被誉为“精明的电子胃肠镜”。具有“新一代NBI(窄带成像技术)、光学数字化、超高清内镜画质”等三大特点。该系统采用了最新的光学数字技术,具有双焦距45倍光学放大功能,远近调节自如;新一代的NBI技术,能够更加清晰、仔细地观察消化道内壁的微小组织和隐藏病变,不仅能够精确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皮形态,还可以观察上皮血管网的形态,提供清晰准确的患者部位成像,帮助医生准确、迅速地发现病灶,提高胃息肉的早期诊断率。采用第六代可视医用视频、摄像技术,通过安装于胃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消化道黏膜的微小变化。还可以通过器械通道送入活检钳取得米粒大小的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化验或其他特殊染色,对黏膜病变的性质进行组织学定性。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