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9 17:34
褙子始于隋朝,一说褙子寓意人行走之时背应挺直,以扶正人的脊背和身体;另相传褙子原为婢妾的服装,因婢妾常侍立于女主人背后,而得名。
宋朝上至皇后贵妃,下至奴婢侍从、优伶乐人及男子燕居均喜服褙子,尤其是宋朝的女性。宋孝宗赵昚乾道年间,褙子定为后妃常服,《宋史·舆服志》载:其服,后惟备祎衣、礼衣,妃备褕翟,凡三等。其常服,后妃大袖,生色领,长裙,霞帔,玉坠子;背子(褙子)、生色领皆用绛罗,盖与臣下不异。褙子还是宋朝女性的礼服,南宋朱熹立“家礼”,定“妇人(礼服)则假髻、大衣、长裙。女子在室者冠子、褙子”(据《宋史·舆服志》)。
明朝褙子通常是士庶女子的礼服,款式以直领对襟为主,前襟不用纽襻(可带系结)。
宋朝褙子的领型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以直领式为多。斜领和盘领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里面时所穿,妇女穿着多为直领对襟式。衣长不等,前襟不施袢纽,袖子可宽可窄;衣服两侧开衩,或从衣襟下摆至腰部,或从腋下一直开到底,还有根本不开衩的款式,款式像现代的长背心。
明朝褙子有宽袖褙子、窄袖褙子两种,宽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做装饰,且领子一直通至下摆;窄袖褙子则在袖口、领口处都有花边装饰,领子花边仅仅到胸部。袖型分为三种:长袖、短袖、无袖。男士的褙子有长有短,领型有直领和交叉,女子褙子都采用长袖,衣长过膝,腋下开叉、直领对襟。
从已发掘的宋朝墓葬中出土的女子褙子来看,褙子的材料主要有罗、绉纱、绫等,其中以罗制褙子为多。罗制面料的褙子具有二经绞和四经绞等结构,可织成多种花纹图案显于衣表,而通过罗组织的面料织成的褙子表现出的若隐若现的肌理效果。
宋朝女子褙子的色彩搭配充分利用色彩冷暖、对比关系巧妙突显人体姿态,使得内与外、上与下相互平衡。宋朝女子褙子上下的服色搭配表现出两种特点:一是多喜爱领近色的搭配,不强调对比;二是偏爱有颜色的褙子与白色长裙的对比搭配,其在南宋时期的女子中尤为流行,一些女角、女伎等特殊职业的女性喜爱搭配红白对比色进行装点。宋朝女褙子往往通过其内的衣襟边缘或垂带的颜色来彰显层次感,使得人物着装更为丰富。
宋朝女子褙子的纹样主要是通过衣襟、袖口、两腋侧缝处的缘饰加以表现,也有来自于面料本身的织物图案,但大多为暗纹织成,从而使褙子整体显素雅,以此突显缘饰的精致华丽。褙子的纹样种类以植物花卉纹最多,此外,还有鸟兽纹、几何纹、吉祥纹等。这些纹样多为人物、花鸟、楼阁、山水等。
领抹是宋朝女子对襟衣衫上缝缀于衣襟处作缘饰的花边,可拆卸更换。领抹的颜色往往与褙子的颜色相近或冷暖对比,而这种冷暖对比使得服饰整体上达到色彩平衡。
褙子若作为内里穿着,与大袖礼服相搭。外披大袖,内则衬褙子,这种搭配方式为命妇等上层阶级女性所穿,属正式礼服。福建南宋黄昇墓考古报告还原了宋朝贵族妇女真实的穿着情况。大袖袍作为礼服穿于最外层,而褙子则作为较次一等的常礼服穿于大袖内,自褙子以下则为襦袄类服装,这类衣衫往往需考虑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再搭配衣服。春夏季节选用单衣,而秋冬寒冷之际则选用有夹或内有棉絮的袄,作保暖之用。
褙子作为常服外穿时,多表现为与襦衫、抹胸等服饰相互搭配组合。
褙子与下装的搭配可归纳为褙子与裙、裤的组合。褙子与下装的搭配秩序,由外至内顺序依次为:单裙、开裆夹裤、开裆单裤、合裆裤,这种搭配形态随季节变化而有所增减。
褙子是宋朝最具代表性的服装,女子将其视为日常常服以及次于大礼服的一种常礼服,四季皆穿。其作内穿与大袖搭配,外穿体现女性身姿。褙子色彩、纹样简约淡泊不失精致,材质充分考虑季节变化。随着北宋经济迅猛发展,女性重装扮来满足内在需要,到南宋自上而下奢侈消费,女性更加自信的塑造自我形象,而褙子满足了宋代女子生活与审美需求,使得南宋社会确立了一种含而不露, 露而不裸的审美风尚。
褙子内、外穿时搭配规律,体现出宋朝女子崇尚的婉约娴静之美。通过服装的层层搭配,意在符合季节所需,突出人身体的立体美感,表现个体的审美意识。北宋女性追求含蓄而又开放的审美意识——穿着对襟褙子,两襟缝隙间微微露出内衣,内衣间层层相搭,最里层则为一件轻薄雪白的圆领衫子,在其映衬下搭配有极为艳丽的红色抹胸,强烈的对比从而将女性遮掩的胸部突显出来,也使得女性肌肤更为娇嫩而若隐若现。抹胸上所绑罗带则使得女性胸部不至平坦,通过系扎的力量把女性胸部的丰满撑托出来,这彰显出与唐代女性裸露奔放相对的另一种 “开放”之美。进入南宋,褙子搭配抹胸的方式使得女子更为自信开放的显露出肌肤姿态,含蓄而不张扬,性感而不裸露。着装形态不仅为适应生活之需,也迎合女子自身所追求的审美趣味。
褙子整体上不张扬的美学设计,在衣身的细节上加以装点,同时又注重突显女子性感与风韵。含蓄内敛又精致奢华的美学特征再加之其适用的特性,符合宋朝女子的审美趣味与生活需求,同时,这种穿着是伴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中,社会审美观念的不断改变与女性自我审美意识的觉醒。宋朝女子在服饰上不再囿于传统社会文化内涵的束缚,理学思想也并未对宋朝女子褙子着装形态上产生过多的影响,更加追求服饰本身的实用性与视觉美观性,在不断追新求异中,突破礼制规范,打破原本所遵循的尊卑贵贱的服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