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伟

更新时间:2024-05-08 10:52

胡少伟,1969年2月生,河南开封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水工结构与材料学专家,俄罗斯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副校长,黄河实验室副主任、学科首席教授。

人物经历

1969年2月,胡少伟出生。

1987年,毕业于郑州建筑工程学校,后分配至河南省四建公司。

1993年,获得湖南大学学士学位。

1993年—1996年,入读于郑州工学院(现郑州大学),毕业后获得数理力学系结构力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9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1999年—200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3年10月,获聘为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材料结构研究所所长;同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9年,先后遴选为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

2022年,任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

202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任命胡少伟为郑州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胡少伟主要研究方向有工程损伤断裂、工程抗震与安全评价、工程检测监测、组合结构、工程新结构与新材料、混凝土损伤断裂与结构安全评价、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组合管道、结构无损检测、健康监测与工程抗震等。

胡少伟长期从事各类混凝土结构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了混凝土损伤断裂力学理论—预应力组合结构复合受力分析理论—复杂混凝土结构全寿命服役性态诊断技术等一整套保障工程结构安全的理论体系。

胡少伟建立了断裂FEMOL理论体系;共同创立了断裂模拟的最有效方法-XFEM;截至2013年9月,系统开展了700多根各类混凝土损伤断裂与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首次系统完成PCCP安全评价研究与技术规范;首次系统完成150多根各类组合梁抗扭抗弯复合受力试验研究,开发了水工混凝土结构性态诊断成套技术。

胡少伟和其团队针对不同类型水工混凝土结构(普通混凝土结构、高强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碾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组合结构等),潜心于水工混凝土成型期性能参数测试、成型后结构损伤精细化探测、服役期结构复合受力破坏过程诊断、全寿命结构性态监测和转异成因解析等新装置、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的科技攻关和工程实践,自主研发了诊断复杂水工混凝土结构全寿命服役性态的成套技术。研制了复杂水工混凝土成型期核心性能测试装置,提出了浇筑质量控制参数快速评定技术;突破损伤断裂力学在复杂水工混凝土工程应用中的瓶颈,开发了复杂水工混凝土成型后结构受力性态精确模拟装置与系统,发明了成型后损伤断裂全过程精细化测试技术,解决了起裂点不易确定的难题;建立了复杂水工混凝土预应力组合结构复合受力分析理论,研发了结构服役期复合受力破坏评定技术,提出了结构病害修复工艺和方法,填补了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结构复合受力性态诊断的空白;发明了复杂水工混凝土结构全寿命周期服役性态监测系列装置和性态转异诊断方法,研发了结构服役过程安全评定集成平台。

据2023年8月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网站数据,胡少伟已在《工程断裂力学(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自动化建设(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结构工程与力学(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计算机与混凝土(Computers and Concrete)》《应用粘土科学(Applied Clay Science)》《应用力学档案(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力学杂志(Journal of Mechanics)》《中国科学:技术科学(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工程力学》等本领域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被引2000余次,出版著作12部。

据2023年8月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网站数据,胡少伟已获得软件著作权11项。

据2023年8月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网站数据,胡少伟已获得中国国内外专利48项。

据2023年8月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网站数据,胡少伟已主编国际、国家与行业标准13部。

截至2015年3月,胡少伟已负责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水利公益行业专项,留学归国人才类资助项目,水利部前期重大项目与“948”“863”项目以及其它省部级项目与重大工程技术咨询服务项目100余项,为中国国内外几十项重大工程提供理论指导或咨询。

据2023年8月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网站数据,胡少伟已获得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6年),中国航海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2017年),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9年),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等4项。

人才培养

在多年的研究生培养中,胡少伟形成并贯彻自己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水平与思考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在宏观与细节层次加以指导,使学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才。在宏观层次,以科研创新源于学术积累与思想碰撞为宗旨,指导研究生阅读经典、权威著作和最新外文文献资料,定期召开研究生讨论组会,并建立团队网站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定期的学术讨论会,强化研究生学习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质疑和回答讨论碰撞出“灵感”或达到“顿悟”的效果。鼓励并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开阔学术眼界,增加知识储备。

胡少伟主讲的课程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风电、水利与土木工程案例分析”等。

据2023年8月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网站数据,胡少伟已指导培养博士后、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20余名,其中30多人次获得省级优秀论文与最高奖学金;如:陆俊获得张光斗奖学金、交通运输部科技英才获得者;范向前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河海大学科技之星;徐爱卿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河海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胡亮获得张光斗奖学金、江苏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沈捷、叶祥飞、米正祥等人也获得了张光斗奖学金、潘家铮奖学金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胡少伟是中国水工结构与材料学科领域中卓有建树和十分活跃的中青年学者。”(江苏省力学学会评)

“作为大型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胡少伟的一言一行,都饱含着对科研事业的热情和对授业育人的坚守。三千日育人岁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在教学的天地中厚植沃土,立德树人;十余载水利春秋,潜心问学不忘初心,在科研的道路上脚踏实地、毅然前行。”(江苏教育发布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