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1 07:49
胡执礼,字汝立,号雅斋,明代永昌卫(今甘肃永昌县)人。幼年好学,十一岁为博士弟子员。十七岁中举人,二十一岁即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中进士,历任四川保宁府推官、朝廷刑部主事、吏部主文选、文选司郎中、右通政提督誉黄、太仆、光禄太常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应天巡抚,户部左侍郎兼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兼南京户部右侍郎。于万历十七年殁于任上,死后赠户部尚书。胡执礼与张居正、海瑞同在朝廷为官,一生清廉公正,刚直不阿,颇有政绩,是河西地区负有盛名的历史人物。
胡执礼(1539-1589),字汝立,号雅斋,明代永昌人,祖籍兰州,从其父开始,隶籍永昌,九岁时,聪慧出众,备受时人赞赏,称为奇童;十一岁补博士弟子员;十七岁中举人;二十一岁中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已未科进士。
初任四川保宁府推官,主管司法工作。“发奸摘伏”,势法严明,使太守敬畏。才能卓越,传闻于朝廷,被提进京大约十年,前后担任过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文选郎中,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誉黄,太仆寺卿,光禄寺卿,太常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由正六品直升到正三品。当时,神宗年幼,张居正主持朝政,党同伐异,权倾一时。胡执礼依律办事,正直不阿,公开抵制张居正诬陷他人而取悦朝庭的行为。引起张的不满。
万历四年(1576),从应天府巡抚都御史出就南巡,六年(1578)建议朝廷以疏通吴淞江长桥和黄浦江为主,全面治理长江下游太湖地区一带的水涝灾害。至八年疏通了干河支港数百条,大则泄水入海,次则通湖达江,小则引流灌田。同时修复了白茆塘,秀州塘,蒲汇塘,孟渎河,舜河,青港。相继又请疏通支河,朝廷许可后,遂疏吴淞江80公里,筑塘90余处,新开河道123条,疏通旧河道139条,并在上海李家洪,老鸦嘴一带筑堤坝18公里。获得明神宗皇帝的信任。这使张居正更加忌妒,胡执礼遭到其党羽流言中伤。
万历九年(1581),谢病归里,在永昌筹设学租三百多石,扶植后学,造褔桑梓。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死后,胡执礼又被起用,仍任户部左侍郞,兼南京户部右侍郞。万历十六年(1588),南北各省连荒,民多流离失所,胡执礼上疏赈灾,救活无数饥民。
万历十七年(1589)以劳致疾,卒于就邸。死后,以政绩显异,赠户部尚书。胡执礼仕宦三十年,清廉正直,勤政望重。
当时文坛“后七子”的领袖王世祯在给胡执礼的饯别诗中写道:“关西清白古来传,数到胡威更莹然”,“四十三台尔最贤”,对其推崇备至。明清时期,永昌县城曾为他立“志存报国”、“早岁登瀛”、“黄甲开先”三坊,以示纪念。现在民间还流传着不少“胡阁老”的轶闻。
因秉性忠正、刚直不阿,自步入仕途后勤政廉洁,体恤民情,政绩卓著,声名有佳,其事迹不仅在故里广为流传,在《明史》和曾履职的地方史料(如《保宁府志》)中也多有记载,深得百姓拥戴与厚爱。
他仗义执言,始终抱定“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的人生信念,做了许多体恤民情、惩治贪官、疏浚河道的业绩。他还先后两次为廉吏海瑞鸣不平,申奏上书。惜胡执礼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但窥其短暂的一生,为人处事,光鉴照人,这虽与他自身的学养、风骨和气节分不开,但也离不开初入仕途就有幸供职于“人文保宁”这方沃土的养育教化,无怪乎有后人赞叹道:“关西清白古来传,数到胡威更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