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腺蛙

更新时间:2023-07-13 14:10

胫腺蛙(学名:Rana shuchinae)是蛙科、林蛙属的两栖动物。头长略大于头宽或等长;吻端钝圆,吻棱明显;颊部向外侧倾斜;鼓膜圆;犁骨齿细弱;舌后端缺刻深。前臂及手长;指端钝圆;掌突不很清晰。后肢适中或短;趾侧有缘膜;内蹠突椭圆或窄长,无外蹠突。皮肤光滑,有较发达的腺体。腹面光滑,有分散的乳黄色扁平小疣,下唇缘的较密集;胸侧近腋部各有一团黄色腺体;肛周围扁平小疣较为密集。生活时头顶前部浅绿黄色,其后从眼的中部开始和整个背部及股后缘为橘红色或红棕色;鼓膜红棕色。腹面米黄色,胸腹部有少数斑点。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33毫米,但22毫米时婚垫已显,雌蛙体长40毫米左右。头长略大于头宽或等长;吻端钝圆,略突出下唇;吻棱明显;颊部向外侧倾斜,颊面凹入;眼间距与上眼睑等宽而小于鼻间距;鼓膜圆,距眼后角很近;犁骨齿细弱,位于内鼻孔前缘内侧,略向后倾斜,左、右相距较宽;舌后端缺刻深。

前臂及手长为体长的40%左右;指端钝圆,指略细长而较扁,第一指略长于第二指,几乎与第四指等长;关节下瘤明显或略显;掌突不很清晰。后肢适中或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前达颞部或鼓膜,左、右跟部相重叠;胫长小于体长之半,足比胫长;趾端钝圆而略扁,第三、第五趾几乎等长,达第四趾的第二、第三关节下瘤之间;趾侧有缘膜,基部相连成半蹊,外侧3趾的蹼较发达,达第二关节下瘤,外侧蹠间蹼不显;关节下瘤小;内蹠突椭圆或窄长,无外蹠突。

皮肤光滑,有较发达的腺体;自眼后角至胯部有较宽厚的背侧褶,在体中部略向内弯曲;口角后的颌腺较长,与肩基部上方的豆状腺体(约与鼓膜等大)相毗邻,有的此腺体不太明显;前臂内、外侧有腺体;最明显及最特殊的是沿胫、跗外侧的腺体粗厚,胫腺横径达2.2-2.5毫米,且延伸到跷和第五趾外侧(有的第四趾外侧也有腺体),趾上的腺体较胫、跗部的窄小。腹面光滑,有分散的乳黄色扁平小疣,下唇缘的较密集;胸侧近腋部各有一团黄色腺体,有的标本不太明显;肛周围扁平小疣较为密集。

生活时头顶前部浅绿黄色,其后从眼的中部开始和整个背部及股后缘为橘红色或红棕色,在两眼间有一条细黑横线纹,将头顶部和体背部的不同颜色分开,背正中有一条浅黄色纵纹,在后背部较宽而显;头侧沿吻棱有窄黑纹,颞部及体侧上部褐黑色,肩上方、体侧下部及四肢背面基色与头顶前部的颜色相同,均有褐色斑纹;肩上方沿颞褶后缘斜向背侧褶的黄斑纹甚为明显,颞部有深色三角形班;鼓膜红棕色。腹面米黄色,胸腹部有少数斑点。液浸标本为棕色,背面灰棕色,两侧深棕色,上述斑纹均较清晰。

雄蛙体小;前臂粗壮,第一指基部有灰色婚垫;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声囊孔小,有雄性线。

卵群成圆球状;卵粒直径2.0-2.3毫米,连同卵外胶囊直径为8.5-9.2毫米;动物极黑色,占卵球的3/5-4/5,植物极乳黄色;卵粒规则排列在六面形的胶囊内。

体背面灰黑色,腹面灰黄色,尾部有黑灰色斑点;全长29毫米,头体长12毫米,尾长17毫米左右(第33期);唇齿式为Ⅰ∶1+1/1+1∶Ⅲ;上唇缘无乳突,下唇缘乳突1排,口角部位乳突较多。

近种区别

胫腺蛙与棘肛蛙(Nanorana unculuanus)很相近,但棘肛蛙肛部上缘有宽厚的横肤裙,雄性尤甚,泄殖腔内壁有成行的角质棘。

生活习性

胫腺蛙生活于海拔3000-3600米高山或高原地区静水塘、沼泽、小水沟缓流处及附近的草丛中,周围植被以灌丛杂草为主,有稀疏乔木。雄蛙可发出“咯、咯、咯”的鸣叫声。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四川(昭觉)、云南(贡山、中甸、德钦)。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在4-7月,此时期成蛙进入静水塘及其附近林间草丛中。胫腺蛙有集群繁殖习性,近千只集聚一塘交配产卵,雄蛙前肢抱握在雌蛙的腋胸部位,卵群产在水塘边水草间,卵团呈圆球形,卵在六边形的胶囊中,彼此排列规则,每团有卵180-230粒。蝌蚪在静水塘或排水沟的缓流处。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无危(LC)。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