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学

更新时间:2024-05-21 13:15

脉管学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是分布于周身的一套连续而封闭的管道系统(脉管系统)。

简介

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经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和从肺摄入的氧输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同时又将它们的代谢物,如二氧化碳、尿酸、尿素等,运送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

研究内容

一,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和血液组成.

(一)心脏

1,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2,心腔的构造

心腔以纵走的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右互不相通的两半.每半又分为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各以房室口相通.

3,心壁的构造

心壁由心外膜,心肌和心内膜组成.

4,心脏的血管5,心脏的传导系统和神经支配

6,心包

(二)血管

1,血管的种类及分布规律

2,肺循环的血管

3,体循环的血管

(1)体循环的动脉系

(2)体循环的静脉系

(三)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二,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淋巴器官和淋巴组成.

(一)淋巴管

淋巴管道为淋巴液通过的管道,根据汇集顺序,口径大小及管壁薄厚,可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

1,毛细淋巴管

2,淋巴管

3,淋巴干

4,淋巴导管

5,淋巴生成和淋巴循环

(二)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

1,淋巴组织

2,淋巴器官

(1)胸腺

(2)脾

(3)扁桃体

(4)血淋巴结

(5)淋巴结

脉管学显微解剖

一,心血管系统

(一)血管

1,毛细血管

(1)构造

(2)分类

①连续性毛细血管

②有孔毛细血管

③血窦

2,动脉

3,静脉

(二)心脏

1,心内膜

2,心肌膜

3,心外膜

4,心瓣膜

(三)微循环

微动脉,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内的血液循环.

1,结构

2,途径

二,淋巴系统

(一)胸腺

1,皮质

2,髓质

3,血胸腺屏障

(二)淋巴结

1,皮质

2,髓质

(三)脾

1,被膜与小梁

2,实质

(1)白髓

(2)红髓

循环生理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通常将一个心动周期过程划分为

1,心房收缩期

2,心室收缩期

3,心室舒张期

(二)心率

每分钟内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三)心音

(四)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数

1,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心室收缩末期容量

每分输出量=心率×每搏输出量

2,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数

(1)静脉回流量

(2)心室肌的收缩力

(3)心率

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类型:

A,工作细胞:构成心房,心室壁.

具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但不具自律性.

B,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几乎没有收缩功能.

(一)心肌细胞生物电现象

1,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1)静息跨膜电位:静息状态下膜两侧呈极化状态,膜内为-90mv.

(2)动作电位:和骨骼肌相比,心室肌的动作电位在复极化过程中要复杂得多,持续时间要长,与上升支并不对称,一般用0,1,2,3,4,等数字表示心肌动作电位的各个时期.

①除(去)极过程(0期)

②复极1期:

③2期复极化—平台

④快速复极末期(3期)

⑤静息期(4期)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所有心肌细胞都具有兴奋性.

1,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___①静息电位水平

___②阈电位水平

___③Na+通道的性状:Na+通道有激活,失活和备用三种状态.

2,心肌细胞一次兴奋后的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___①有效不应期

___②相对不应期

___③超常期

3,兴奋过程中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

(1)不发生强直收缩

(2)机能合体性

(3)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三)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组织,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心肌的自动节律性起源于心肌细胞本身.具有自动节律性的组织或细胞,称自律组织或自律细胞.

(四)心肌的传导性和兴奋在心脏的传导__

三,血管生理

(一)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

1,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血压的单位为千帕.

(1)血压的形成

①血液对血管的充盈和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只有血液充盈血管时才能谈得上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②心脏射血:心室收缩时所释放的能量为两部分

___A,用于推动血液流动,是动能,

___B,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是势能.

③外周阻力

(2)影响动脉压的因素

凡是能影响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

①心脏每博输出量

②心率

③外周阻力

④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

⑤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2,血压,脉搏压

心室收缩时动脉压上升到最高值,称收缩压;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最低值,称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脉搏压.

(二)组织液的生成和影响因素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组织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静压力).

有效滤过压大于0时则有组织液生成,否则组织液被重吸收.

(三)淋巴液的生成

一部分留在组织中的组织液回到淋巴管中形成淋巴液.

1,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义

①能将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分子带回血液中

②清除组织液中不能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较大的分子以及组织中的红细胞和细菌等,

③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的吸收起到重要作

④在组织液的生成和重吸收平衡中起到一定作用.

2,影响淋巴液生成的因素:

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

2,血管的神经支配

3,心血管中枢

4,心血管反射

(1)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

(2)颈动脉体和主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二)体液调节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2,血管升压素(抗利尿素)

3,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4,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血液

一,机体的内环境

动物体内所含液体总称为体液

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可直接和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的大部分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环境的水环境接触,只能通过细胞外液间接地与水(或外)环境进行交换.所以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称为内环境,以区别整个机体所生存的外环境.

二,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1,血液的组成

2,血液的理化特性

(1)血色和血味

(2)血液的密度

(3)血液的粘滞性

(4)血液的渗透压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溶质促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一侧溶液扩散到另一侧溶液的力量.

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中晶体物质(如电解质)形成的血浆渗透压主称为晶体渗透压.对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极为重要.由血浆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对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

(5)酸碱度

动物的血液呈弱碱性,在正常的情况下,除了通过肺和肾排除过多的酸碱物质外,主要依赖血液中的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血液中NaHCO3的含量称为碱贮.

三,血细胞生理

1,红细胞

(1)可塑性

红细胞在通过口径小于它的血管时将发生变形,通过后又恢复原状.

(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在血浆中能够保持悬浮状态而不下沉的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以第1小时末在血沉管中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速度,简称血沉.

(3)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由于物理的原因而引起破裂称为机械性脆性.当NaCl浓度进一步降低时,部分红细胞将因过度膨胀并破裂,使血红蛋白释出,这一现象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称为渗透性脆性.血红蛋白的功能,只有在完整的红细胞中才能发挥.

0.85%-0.9%的NaCl即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

2,白细胞生理的功能

3,血小板

(1)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A,粘附

当血管内皮损伤而暴露胶原组织时,立即引起血小板的粘着,这一过程称为血小板粘附.

B,聚集

血小板彼此之间互相粘附,聚合成团的过程,称为血小板聚集.

C,收缩

指血小板内的收缩蛋白发生的收缩过程.它可导致血凝块回缩,血栓硬化,有利于止血过程.

D,吸附

血小板能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于表面.

(2)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主要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过程.

四,生理性止血

(一)生理止血

血液从血管流出,在正常情况下经数分钟出血将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止血.

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个过程:

___(1)小血管受伤后立即收缩

___(2)血栓形成,实现初步止血

___(3)纤维蛋白块形成

(二)血液凝固

1,概念

血液离开血管,由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叫血液凝固(或血凝).

2,凝血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是凝血因子FX激活成FXa并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凝血酶原激活物);

第二阶段是凝血酶原(FⅡ)激活成凝血酶(FⅡa);

第三阶段是纤维蛋白原(FⅠ)转变成纤维蛋白(FⅠa).

3,触发血液凝固有两种途经

①依靠血浆内部的凝血因子使凝血致活酶形成而发生的凝血称为内源性激活途经.

②依靠血管外组织释放的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而发生的凝血称为外源性激活途经

(三)抗凝和促凝措施

1,抗凝措施

①去除血液中的钙离子

②低温延缓凝雪

③光滑的表面: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解体,减弱对凝血过程的触发,因而延缓了凝血酶的形成.

④使用肝素和双香豆素

⑤搅拌

2,促凝措施

①Ca2+促进凝血

维生素K促进凝血

③加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