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相关

更新时间:2024-09-04 23:29

研究人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脏腑虽然有各自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密切联系,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脏与脏的关系

如下:①心与肺。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肺主气、朝百脉。心虽行血,但肺主宗气,贯通心脉,两者配合,才能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②心与脾。心主血而行血,脾生血而统血。心血赖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化生。血液的正常运行,除心气的推动外,有赖于脾气的统摄。③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心肝配合,能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和调节,保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④心与肾。心属火,肾属水。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行,肾水上济,两者间维持着动态平衡关系,称为水火既济。⑤肺与脾。肺主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行水,脾能运化水湿,肺脾配合,才能保证人体气的生成充足,津液代谢正常。⑥肺与肝。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升肺降,才能保持气机调畅,气血运行正常。⑦肺与肾。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肾主水,有气化水液的功能,肺肾相互协调,能保持正常的呼吸,完成水液代谢。⑧肝与脾。肝主疏泄,有助于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⑨肝与肾。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依赖肝血的补充。⑩脾与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五脏之间这些关系如果失去协调,就会产生各种病理变化。如肺气虚,推动无力,心脉瘀阻,出现胸痛、紫疳。心肾不交,则出现失眠、心烦。肝脾不和,出现腹胀、泄泻。肝肾阴亏,出现头晕、目眩、腰酸、遗精。脾肾阳虚,出现腹泄、水肿等。

腑与腑的关系

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废物的排泄等功能活动中,六腑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见六腑)。

脏与腑的关系

脏属阴,主里;腑属阳,主表。通过经络相互络属,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组成脏腑表里关系:①心与小肠。心阳下布小肠,则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功能正常,若心经有热,移于小肠,会引起小便发黄,甚则尿热尿痛。小肠有热,也可上炎于心,见心烦,口疮。②肺与大肠。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保持传导功能,而大肠传导正常,又有利于肺气的肃降,否则可出现胸闷气阻等。③脾与胃。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若脾失健运,可影响胃的受纳和降,出现食少,腹胀,胃失和降,也可影响脾的升清,出现腹泄。④肝与胆。胆汁源于肝之余气,肝的疏泄,有助于胆汁的排泄。在病理上,肝胆常相互影响,同时受病。⑤肾与膀胱。膀胱的贮尿与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若肾气不足膀胱开阖失度,出现小便不利、癃闭或失禁、遗尿、尿频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