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8 23:25
中风也可称为脑卒中,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风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很多中风患者能够在及时和规范的治疗后生命得以延续,但是该类患者常常因大脑中枢神经的损伤而残留诸如肢体、运动、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从而影响患者们的正常生活质量,给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的物质及精神负担。
脑中风后遗症的诊断首先要确定脑中风,再根据病史、主诉、临床体征来判定脑中风后遗症。
脑中风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两大类。CT是诊断该疾病急性期首选的重要方法,准确、及时的做出诊断,可以尽早有效的对症治疗,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CT表现为楔形或扇形低密度区,边缘不清,梗死部位与所闭血管的供血区一致,同时累及皮质和髓质,有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呈脑回状强化。慢性期表现为近似脑脊液密度的囊腔,病侧脑室扩大,脑池增宽,增强扫描不强化。腔隙性脑梗死CT表现为直径小于1.0-1.5cm的边缘清楚的低密度灶,无明显占位效应,多见于基底节和脑干。出血性脑梗死CT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区内出现斑点状或斑片状高密度灶。大面积脑梗死CT表现为按梗死血管的供血区分布的均匀的大片状低密度区,并有明显的占位效应,病变可占据1叶或1叶以上。大面积脑梗死是临床上十分危重的脑梗死,预后不良,死亡率高,所以正确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脑出血CT表现为脑内圆形、肾形或不整形均匀高密度区,轮廓清楚,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有明显占位效应。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为脑池、脑沟及脑裂内蜿蜒走行的高密度影。出血性脑梗死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区中出现不规则的高密度出血灶。可见缺血性中风的CT表现为低密度病灶;出血性中风的CT表现为高密度病灶。
脑中风的病因现如今尚未阐明,现如今认为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肥胖、吸烟和饮酒、心脏病、饮水水质、遗传、食盐摄人量等,从而引起其后遗症。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梗塞和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依据为:血压的水平和脑中风危险度之间有线性关系。这已被多年来的大量研究所证实。
2、心脏病
心脏功能不良不仅可反射性地引起持久的高血压和对血管系统造成损害,还可直接导致脑中风。
3、糖尿病
临床糖尿病和脑中风的关系是肯定的,即使轻度的糖代谢障碍也预示发生脑梗塞的危险性增加。糖尿病者并发脑中风的危险程度女性比男性更高。
4、肥胖
肥胖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体重的变化和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升高有关。因此推测,肥胖可能是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5、吸烟
吸烟和脑中风有关。严重吸烟的男性,发生脑中风的危险性几乎是不吸烟者的3倍。
给予脑活素、肠溶阿斯匹林、脑康复等,脑活素3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肠溶阿斯匹林75mg口服;脑康复8g加入5%葡萄糖注射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