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04 09:16
脑血流图又叫脑阻抗图,它是利用电阻抗变化的原理,描记随心脏跳动而变化的脑血血管容积波动曲线。脑血流图能够较客观地反映脑血管的紧张度、血管的弹性、博动性供血量、外周阻力和血管调节机能的变化,对判断功能性脑血管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的颅内主要包括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部分。在一个心动周期内,脑组织、脑脊液相对是较恒定的,而流入到脑内的血液则随心动周期而变化。血液电阻率最小,导电率最高,人们根据这一特征,设计了一种叫脑血流仪的装置,将一微弱的高频电流通过电极与人体构成一个电性的闭合回路,通过检测回路中高频电流随时间变化,记录或显示的周期性曲线,就叫做脑血流图。
心、血管是一个密闭的系统,心泵功能是推动血管舒、缩变化的原动力。血管内血液流入与流出量的瞬时变化是产生血管舒、缩变化的根本原因。 从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到心室舒张,再到心房收缩,将心脏的整个射血过程可分为八个时相(分期)。此八个分期在心脏内表现为压力、血流的速度、血流的方向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与之相连接的血管内压力和血流速度的相应改变。血流速度的变化(加速度)导致血管舒、缩搏动,血管内血液流入与流出量产生相应的瞬时变化,即血管内血容量与该时刻注入血管内的血液增量成正比。
因此血流图有如下特征:⑴一个完整的血流图波形从起点到止点有九个明显的拐点,可分八期,它与心脏射血过程的分期密切相关(不一定相等)。⑵各期的时限,主要与心率有关,由于血管弹性与脉波传播距离的关系,不同部位(如脑与肢体)血流图的上述各期时限不尽相同。⑶脑血流图与心血流图有很大的区别。心脏是一个主动性器官,是血流动力学中能量提供和主宰者;脑血管是一个被动性器官,脑血流的变化完全依赖于心脏的推动。脑血流图的周期及各拐点的时限与脑血管本身无关,仅受心率(心泵功能)的影响,因此时间指标对于诊断脑血管疾病没有价值。⑷脑血流图幅值对于时间的函数关系,是心脏(动力)、血液(容量、粘度等)和血管(弹性、口径等)的综合作用结果。假定心脏周期性舒、缩射血是一规律恒定的过程,忽略个体之间的差异,那么脑血流图的不同表现就是脑血管本身的不同所致。由血液流体动力学原理可知,脑血流图与心脏活动(流入量)密切相关,反映血管紧张度与弹性(柔量)的变化,受外周阻力(中、小动脉及微动脉口径)和血液粘度(流体性质)的影响。⑸血流图反映血管内瞬时的血液增量的变化,血液增量=流入量-流出量,即增量不等于流量。故此脑血流图检测的是搏动性供血量,代表了引起血容量变化的血液增量,不是实际的供血量。⑹脑血流图波形曲线上的“拐点”,可通过二阶微分函数识别。
脑血流图波形的特征是波形上的“拐点”。 脑血流图波形与拐点见图1。
脑血流图波形可归结为4类13种波形:
(A)陡直类(陡直波、平顶波、速降波)、
(B)转折三峰类(转折波、平三峰波、乳三峰波)、
(C)高阻力类(升三峰波、长平顶波、低平波)、
(D)圆顶正弦类(圆顶波、倾斜波、正弦波、三角波)(D)圆顶正弦类(圆顶波、倾斜波、正弦波、三角波)
心脏的射血过程是一个周期性、间歇性和非匀速的。心脏的间歇性非匀速射血,使外周血管的压力、流速、容积等都产生非匀速的变化。心脏射血过程信息也毫不例外的包含在脑血流图波形中。脑血流图所有分析指标(包括波形)的变化实质上是“拐点”间幅值的相对变化。用拐点以及拐点相互间的幅值大小关系,可以描述脑血流图所有分析指标。如何识别脑血流图波形曲线上的拐点,是实现脑血流图自动分析的关键。任何有规律的现象,都可用数学函数和图形的方式加以描述。在力学物理学和运动物理学中,一阶微分函数可以描述速度,二阶微分函数是描述加速度的经典方法。脑血流图波形曲线上的“拐点”,可通过二阶微分函数识别。
脑血流的所有分析指标(包括波形)都可以拐点为基础设置和划分。脑血流图的变化实质上是“拐点” 间幅值的相对变化。脑血流图的分析指标有:曲线形态(波形、重搏波等)、幅值(波幅、波幅差、拐点H等) 、时间、 曲线下的面积(S)和一些比值(转折高比值、速率V、弹性指数F、阻力指数Z等) 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⑴脑血流图的周期由心率决定,与脑血管本身无关。因此,脑血流图时间分析指标在临床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硬化)的诊断中没有应用价值,它几乎只与心率相关。⑵脑血流图频谱分析没有特殊的意义。 ⑶脑血流图的所有分析指标正常与否的判别都与年龄、性别相关。
波形、重搏波、波幅、转折高比值、波幅差、速率(V、V1、V2)、弹性指数(F1)、阻力指数(Z1)是血流图自动分析诊断所采用的主要分析指标。
主要用于检查脑血管的血流供应状况、弹性、紧张度、外周阻力及其调节功能等。凡影响血管功能的疾病均可进行血流图检查。主要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颈椎病、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眩晕的鉴别诊断、血管扩张与痉挛的鉴别诊断、药物疗效观察、病情预后判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