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4 20:36
脱疽,中医病名。以初起肢冷麻木;后期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脉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男子,或老年人。我国北方较南方多见。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本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常在寒冷季节加重,治愈后又可复发。
是以初起肢冷麻木,后期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脉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男子,或老年人。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特点,与西医病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基本相同。
本病病因主要有四方面:
一为寒湿阻络;
二为血脉瘀阻;
三为湿热毒盛;
四为气血两虚。
若寒湿阻络,阳气不能外达于四末,则麻木酸胀,触之发凉;
若湿热入侵,湿热蕴结,则患肢剧痛;
若病邪郁久化热,热毒内盛伤阴,阴虚失养,则皮肤干燥,毫毛脱落;
若病久不愈,气血两虚,肢体失养,则疮面久治不愈,肉色不鲜。
因先天不足,正气虚弱,寒湿之邪侵袭,瘀阻脉络,气血不畅,甚或痹阻不通所致。
1、患者多为20~40岁男性。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多发于老人。
2、多发于下肢一侧或两侧,患者可有受冷冻、潮湿、长期多量吸烟、外伤等病史。
3、初起趾指冷痛,小腿酸麻胀痛,行走多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间歇性跛行,趺阳脉减弱,小腿可有游走性静脉炎。继之疼痛加重呈持续性,肢端皮肤发凉,下垂时暗红、青紫、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甲变形增厚,肌肉萎缩,趺阳脉消失。进而发生于性坏死,肢端红肿热痛,全身发热。
1、脱疽与血痹
脱疽20~40岁男性,后期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血痹多见青年女性,好发于双手并对称,由于寒冷或情绪激动可使手指突然变冷,皮色苍白、紫钳,诱因去后可恢复常态,脉搏正常。
2、脱疽与消渴并发坏疽
消渴并发坏疽多为湿性坏疽,范围较大,蔓延迅速,有尿糖阳性,空腹血糖增高,多饮、多食、多尿等。
诊断本病还可依据查超声多普勒、血流图、甲皱微循环、动脉造影,X线胸片、血脂血糖等检查可帮助诊断,并可了解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
本病应以寒热、虚实来辩证。面色暗淡无华,喜暖怕冷,患肢沉重。酸痛、麻木,小腿有抽搐,以致跛行或停止行走,休息后疼痛逐渐消失,应考虑为寒湿阻络证,以寒证为主;患肢皮肤暗红而肿,趺阳脉消失,患趾如煮熟红枣,渐变紫黑,破溃腐烂,疼痛异常,伴发热,口干,便秘,尿黄赤,应考虑为热毒入络,以热证为主。
若瘀阻脉络,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若热毒入络,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若气血两虚,宜补气养血。
1、 寒湿阻络证
主证:面色暗淡无华,喜暖怕冷,患肢沉重。酸痛、麻木,小腿有抽搐,以致跛行或停止行走,休息后疼痛逐渐消失,趺阳脉减弱消失,局部皮肤苍白,触之冰凉,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阳通络、散寒祛湿。
常用药:熟地、肉桂、研粉、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
2、瘀阻脉络证
主证:患肢黯红或青紫,下垂则甚,抬高则见苍白,足背毳毛脱落,皮肤肌肉萎缩,趾甲变厚,趺阳脉消失,静止痛,尤以夜间为甚,舌红或紫暗,苔白薄,脉沉细而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熟地、当归、白芍、川芎。
3、热毒入络证
主证:患肢皮肤暗红而肿,趺阳脉消失,患趾如煮熟红枣,渐变紫黑,破溃腐烂,疼痛异常,伴发热,口干,便秘,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常用药: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
4、气血两虚证
主证:病久体衰,面容憔悴,神情倦怠,心悸气短,患肢肌肉萎缩,皮肤干燥脱屑,患肢坏死组织脱落后疮面经久不愈,肉芽黯红或淡红不鲜,舌质淡,脉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
常用药:人参、当归、黄芪、白术、茯苓、肉桂、熟地、五味子、远志、陈皮、杭芍、甘草。
外治法:
1、敷贴疗法:未溃时选用冲和膏,红灵油膏外敷,或用毛披树根100g,水煎,温浸患肢,1~2次/日。已溃者外敷生肌玉红膏。
2、手术治疗:溃疡坏死组织难脱者,待炎症消退后可采用手术方法清除坏死组织,对于经治无效的肢、趾坏疽,必要时可采用低位截肢、截趾(指)术。
3、体针疗法:上肢取合谷、内关、曲池;下肢取足三里、血海、解溪为主穴,昆仑、太溪、委中为配穴,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5日。
本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常在寒冷季节加重,治愈后又可复发。
1、禁止吸烟,少食辛辣炙博及醇酒之品。
2、冬季户外工作时,注意保暖,鞋袜宜宽大舒适,每天用温水泡洗双足。
3、避免外伤。
4、患侧肢体运动煅炼,可促进患肢侧支循环。方法是,患者仰卧,抬高下肢20~30分钟,然后两足下垂床沿4~5分钟,同时两足及足趾向下、上、内、外等方向运动10次,再将下肢平放4~5分钟,每日运动3次。坏疽感染时禁用。
《灵枢·痈疽》:“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