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4 02:10
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又称疯狂喜剧、乖僻喜剧。Screwball在英语中的含义是古怪且略带神经质的人,恰好用来形容神经喜剧中的古怪、癫狂、行为奇异的角色。有电影学者认为,“神经喜剧是介于高雅喜剧(讽刺喜剧)和低俗喜剧(动作喜剧)之间的喜剧类型”。其与闹、幽默剧有许多相似和重合处,但不等同于闹剧。
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
美国剧情片,特点是嘲讽、性坦白、罗曼史、滑稽突梯之情境,以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可爱的人物为号召,并涉及动作激烈的事件。 大部分电影学者将1934年-1940年代的这段与好菜坞黄金年代重合的时期视作神经喜剧的“黄金时代”。电影评论家Andrew Saris是这样定义的:“神经喜剧是一种无性的性喜剧”。
神经喜剧是一种听觉大于视觉的类型电影,其旨趣完全不同于默片时代的动作喜剧。由于这类喜剧片大都改编自舞台剧,对白密集,是一种说话的喜剧。而观众也都以欣赏男女主人公唇枪舌剑、机关枪式的对话为乐。其次,神经喜剧多为内景,环境缺乏变化,空间有局限,具有鲜明的戏剧风格。
“神经喜剧”的主角大都是浪漫情侣,他们性格乖僻,行为古怪夸张,行为方式往往有悖于常理,由此引发出滑稽幽默的趣事。其中的女主角大多出身富裕家庭,曾受过高等教育,个性独立自主。她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淑女,并不符合传统的男尊女卑概念下的女性的刻板的形象。她们未必尊重长辈,对家长父权制下最后的归宿——婚姻,往往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比如,这类角色经常面对门当户对的婚姻表现出犹豫甚至逃避,如著名的“落跑新娘”的角色。因此,她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以往电影中“男性凝视”(被以男性为主体的观众看的对象)的传统。
虽然神经喜剧在二战之后就已消失。之后停拍了近27年,之间也曾出现变奏,如威廉·惠勒的《罗马假日》。一直到70年代初,才有个别导演试图复苏神经喜剧。如彼得·博格丹诺维奇1972年导演的《爱的大追踪》,将神经喜剧重新包装,使之当代化、都市化。可惜并未形成气候。这个类型再次繁荣是八十年代后,神经喜剧演变成好莱坞的主流类型片之一浪漫爱情片。出现了《风月俏佳人》、《西雅图夜未眠》、《当哈利遇见萨莉》、《网上情缘》、《落跑新娘》、《我最好的朋友的婚礼》、《诺丁山》等一大批受观众欢迎的浪漫爱情喜剧。
《一夜风流》(1934)、《街角商店》(1940)、《20世纪特别快车》(1934)、《周五女郎》、《育婴奇谭》(1938)等.
编剧: Robert Riskin Samuel Hopkins Adams
导演: 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
主演: 克劳德特·科尔伯特(Claudette Colbert) 克拉克·盖布尔(Clark Gable)
摄影: Joseph Walker(I)
作曲: Howard Jackson(I) Louis Silvers(I)
出品者: Columbia Pictures Corporation [us]
上映日期: 1934-02-22
摄制日期: 1934年
色彩: 黑白
对白语言: 英语
国家/地区: 美国
片长: 105分钟
引导30年代流行风尚的爱情片,一个百万富翁的女儿因为反抗父亲的专制和包办婚姻而赌气出走,偶遇穷记者盖博,两人经过一天一夜的相识,从冲突到互相理解,以至萌发爱情。片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片断,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改编自杂志上的一篇爱情故事,描述富豪千金艾丽因迷恋一名飞行员但遭父亲反对而愤而离家,搭长途巴士赴纽约途中遇上失业记者彼得,两人因争位而结识。
彼得发现报上登有艾丽父亲的悬赏启示,因此对她多方照顾,却不料这趟甘苦与共的旅程,让两人坠入爱河。
全片格调简洁明快,单一的剧情铺陈却在两位男女主角鲜活、爽朗的表演下显得丰富有趣。
同时它是史上第一部囊括了最佳影片、导演、改编剧本、男主角及女主角五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此纪录保持了四十年,至 ’75年才被《飞越疯人院》追平。
导演:恩斯特·刘别谦 Ernst Lubitsch
主演:詹姆斯·斯图尔特 James Stewart
Margaret Sullavan
类型:爱情 / 剧情 / 喜剧
更多中文片名:笔友的恋情 / 军友的恋情 / 街角的商店
片长:99 min
国家/地区: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1940年12月20日 瑞典
故事发生在街头角的一间小杂货铺,詹姆斯·斯图尔特与玛格丽特·苏利文都在那里当店员,每天过着平凡而规律的生活,两人的最大生活乐趣,便是对笔友倾吐心声。当他们向笔友互相表露爱意之后,才发现意中人竟然是每天见面的杂货同事。
故事发生在街角的一间小杂货铺,男女主角都在那里当店员,每天过着平凡而规律的生活,两人的最大生活乐趣便是对笔友倾吐心声。当他们向笔友互相表露爱意之后,才发现意中人竟然是每天见面的店铺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