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7 17:43
脾气不足,运化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功能减弱所引起,临床以纳少腹胀,便溏,疲乏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泄泻、胃脘痛、腹痛、水肿、痰饮、哮喘、痿证、小儿疳积,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脾、胃同居中焦,脾胃之气统称中气,故脾气虚证属于中气不足范畴。
脾气虚证:“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不节,饥饱不调,或思虑劳倦,则易损伤脾气,诚如《内外伤辨惑论》所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或年老体弱,脏气虚衰,或慢性疾患,消耗脾气,均可导致脾气不足证。故《外科正宗》说:“善养生者,节饮食,调寒暑,戒喜怒,省劳役,此则不损其脾胃也,如不然,则精神气血由此而日亏,脏腑经络由此而日损,肌肉形体由此而日削,所谓调理一失,百病生焉。
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晄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
可表现两方面病理变化:一为脾脏运化功能减弱。脾失健运,精微不布,水湿内生,故纳少腹胀,便溏;脾虚失运,水湿泛滥,故肢体浮肿。二为气血生化不足。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不足,肢体失养,故肢体倦怠;气血亏虚,中气不足,故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不同年龄,脾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小儿脾气虚证,多表现为消化不良,呕吐,肚腹胀大,身体消瘦,面色萎黄;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后见脾气虚证,多表现为身体沉重,四肢无力,倦怠嗜卧,或消瘦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萎黄。
(一)内治法
脾气虚证的治疗以益气健脾为法。常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1.脾胃气虚兼痰湿
证候: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呃逆等。主方:六君子汤。方药: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炙甘草。
脘腹痞闷胀痛,恶心呕吐者,加木香、砂仁、藿香;若泄泻而兼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者,加炮附片、干姜;或咳嗽、痰涎较多且有呕恶、头晕者,加竹茹、枳壳;若久咳痰多而清稀,气短乏力者,加炙紫菀、冬花、白前。
2.脾胃虚弱挟水湿
证候: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主方:参苍白术散。方药: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炒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各药共为细末,开水或枣汤送下。
若兼见带下色白质稀量多者,加苍术、车前子、泽泻、柴胡;若白带日久不止,尚可再加金樱子、芡实、煅龙牡。
小儿疳积,服用参苓白术散再加鸡内金、神曲、麦芽、山楂,为细末,1日3次。
(二)针灸疗法
1.针刺
取穴内关、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关元、建里等,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轮流取穴。对小儿疳积,用三棱针点刺中指第一指节掌面,以稍出血或黄包黏液为宜。4天1次,5次为1疗程。
2.灸法
取穴中脘、足三里、神阙、胃俞、脾俞等。用艾条或隔姜灸,日1次。
3.耳针
取交感、神门、肺、胃配十二指肠等穴。每次选2~3穴,隔日1次。
1.益脾饼
白术120克、干姜、鸡内金各60克、熟枣肉250克。将前三味轧细焙熟,共合枣肉,同捣为泥,作成小饼,炭火上炙干,晨起空腹,细嚼咽之。
2.蜂蜜
100~150毫升,隔水蒸熟后,于食前空腹一次服下,每日2~3次,坚持每日服用。
3.薏米莲子粥
薏苡仁30克、莲子肉(去皮心)30克、冰糖适量。先煎苡仁,继入莲子肉,待粥成后加入冰糖,作早点食用。
4.山药扁豆糕
鲜山药200克、扁豆50克、陈皮3克、红枣肉500克。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再将枣肉切碎,共合均匀后蒸糕,做早餐食之,每次50~100克。
5.大麦汤
羊肉100克、草果5个、大麦仁50克。羊肉切片后,与草果熬汤,过滤后用汤煮大麦仁,熬熟,加盐少许即成,亦可在滤汁后与肉同煮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