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毛动物门

更新时间:2023-07-13 16:30

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动物界的一门。为水生小型的假体腔动物,体长一般不超过 1 毫米,身体不分节,呈长椭圆形、带形或卵圆形,尾部通常分叉;身体的前、后和侧面生有粘腺,用以附着于其他物体上;由表皮分泌物形成的角质层,覆盖于整个身体表面,其上可形成鳞片、棘刺或小钩。口位于身体前端,肛门开口在近后端的腹面。没有平衡器,多为雌雄同体,一般为1~5个,较大。腹毛动物是全球性分布的类群,在陆地的潮湿土壤、沼泽,淡水,海洋中的河口、潮间带大陆坡,都有它们的分布。

生活习性

腹毛动物还保留有比较发达的纤毛,但仅分布在身体的腹面及头区,它仍用纤毛在粘液上滑行,但也有的种类其纤毛排列在身体的两侧或排列成纵行、或横排,或成刚毛束分布。少数种类纤毛仅存在于头部腹面两侧,其功能不再是运动而变成了感觉器官,纤毛的变化及排列是种的特征之一。

简介

腹毛动物到80年代初已记述了2目13科47属400余种。

腹毛动物是海洋或淡水生活的一种小型动物,目前多发现在沿岸底部沉积物周围;大约有400种,一般认为是假体腔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因身体腹面披有纤毛而得名。腹毛动物体小型,体长仅0.1—3mm,宽通常0.5mm左右。身体呈瓶形或长圆形,例如鼬虫(Chaetonotus)。背面略突,腹面扁平,前端分化出一个不明显的头部,后端尖细常分叉,分叉的末端具有粘附腺的开口,身体或无色透明或呈淡绿色、浅红褐色等。

外形特征

腹毛动物门为水生小型的假体腔动物,体长一般不超过1毫米,身体不分节,呈长椭圆形、带形或卵圆形,尾部通常分叉;身体的前、后和侧面生有粘腺,用以附着于其他物体上;由表皮分泌物形成的角质层,覆盖于整个身体表面,其上可形成鳞片、棘刺或小钩。口位于身体前端,肛门开口在近后端的腹面。没有平衡器,多为雌雄同体,一般为1~5个,较大

体表的角质层或薄而光滑或很厚呈鳞状、板状或呈刺状覆盖全身。海产的种类多在身体的两侧有一些粘液管;淡水种类身体尾部分叉处有粘附腺,它们都可分泌粘液,使动物可以随时粘着在物体上。角质层内为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内为环肌纵肌,通常有6对纵肌束,收缩时可使身体缩短或弯曲。借肌肉与纤毛的配合进行游泳或滑行运动。肌肉层之内即为假体腔腹毛动物的假体腔不发达,呈小的间隙状,围绕在器官之间,假体腔中没有变形细胞。

口位于身体前端,通入口腔,口腔内有突出的齿与钩,咽发达其周围被肌肉包围呈球状,咽球内也有腺体。咽后即中肠为单层上皮细胞组织;经短的直肠以肛门开口在身体近后端腹面。腹毛动物靠咽的抽吸作用取食原生动物,细菌,硅藻等。淡水生活的种,在腐烂植物较多的地方比较丰富。海产种类咽部有一对咽孔,用以排出随取食而入咽的过多水分。

排泄器官为一对原,具长而盘旋的原肾管,以排泄孔(原肾孔)开口在身体中部腹侧面。淡水种类原肾发达,兼有排泄与水分调节的功能。一些海产种没有原肾。

腹毛动物有较发达的脑呈马鞍形位于咽的背面,由脑分出两条侧神经索纵贯全身,没有特殊的感官,主要由头部感觉毛及身体腹面的纤毛行感觉功能。淡水种类脑细胞中有成堆的色素粒,可能起作眼的功能。

地域分布

腹毛动物是全球性分布的类群,在陆地的潮湿土壤、沼泽,淡水,海洋中的河口、潮间带大陆坡,都有它们的分布。习见种类如鼬虫Chaetonotus,海产如头趾虫Cephalodasys、大趾虫Macrodasys和尾趾虫。

生殖习性

腹毛动物不同于大多数假体腔动物,它仍保留着原始的雌雄同体。如海产的种类有一对精巢,位于身体的近前端,一对输精管分别以雄性生殖孔开口在身体腹面后1/3处,有的种类还有退化的交配囊。一个或一对卵巢,位于精巢后面,消化道的两侧,有一对短小的输卵管,以一个雌性生殖孔开口在肛门前端。许多种还有受精囊。需交配、体内受精受精卵通过体壁破裂而释放外界,一般产卵1—5粒。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