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23 01:57
灌木,高约1米;小枝初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外皮草黄色,光亮。叶纸质,倒披针形、长圆状倒披针形,有时狭披针形,常多少镰状弯曲,两侧常稍不等,长11-20厘米,宽2.8-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状渐狭;侧脉两面明显,下面凸起;叶柄长4-8毫米,上面有沟,被短柔毛;托叶叶状,披针形,长6-10毫米,宽4-6毫米,渐尖,被柔毛。
聚伞花序顶生,多花,长4-5厘米,宽达8厘米,总花梗长0.8-1.4厘米,最下部一对分枝长约2厘米;花梗长约5毫米;萼管长不及2毫米,萼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5毫米,边缘有流苏状腺体;花冠黄色,狭管状,管长9-10毫米,外面被疏柔毛,内面被长柔毛,裂片长约1.5毫米,顶端具钩状的喙,伸展或稍外折;花柱长9.5毫米。
果近球形,径约5毫米,顶部冠有5个细小的宿萼裂片,近无毛;种子极多数,小而有棱角。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腺萼木生长于海拔900-1500米处的林中。
仅见于中国云南南部(思茅、景谷)和东南部(蒙自);国外分布于泰国北部。
药 名 腺萼木
拼 音 XIANEMU
来 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腺萼木的叶。
功 效 杀虫止痛。
主 治 用于疥疮。
性味归经 苦,寒。肺经。
用法用量 外用:煎汤外敷。
别 名 兀达(广西龙州)、施巴腊(《海南植物志》)
拉丁名 腺萼木Strophioblachia fimbricalyz
考 证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