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

更新时间:2024-10-29 14:17

腾冲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直辖县级市,由保山市代管。别名“地热之乡”“极边第一城”。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部,地处东经98°05'一98°45'、北纬24°38一25°52'之间,东与隆阳区相连,南与龙陵县、梁河县接壤,西与盈江县、缅甸毗连,国境线长150千米。截至2024年3月,腾冲市国土面积5845平方千米,下设12镇5乡2街道,户籍总人口69.4万人,主体民族为汉族,有傣、佤族等24个少数民族。方言为西南官话。

名称衍变

“腾冲”一名始于《旧唐书》《新唐书》,亦作“腾充”“藤冲”“藤充”,意为“藤条充盈之地”。《史记·大宛传》中,腾冲被称为滇越。“滇越”国中之“越”字乃腾越一名中“越”字之最早见于史书者。三国时,腾冲属盘越国,国名来源于《三国志·魏书》,“盘越国亦名汉越,王在天竺之东南数千里,与益都(益州郡)相近”。隋唐时,腾冲属藤越国。“腾越”,亦作“藤越”,亦首见于唐时。除此之外,腾冲古时还被称作“越赕”和“腾越”。元朝时,元人把腾冲视作军事重地,惧大理国时“腾冲府”一名中“腾冲”二字力度太大,还曾蔑称为“软化府”。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新石器时代有先民在腾冲生活。西汉以前腾冲的人类活动状况可提供的考古资料有两个,一是响水湾新石器遗址。二是油灯庄小龙井坡古文化遗址。

汉至南北朝时期

汉时,腾冲属于乘象国“滇越”,滇越之名在清乾隆年间编纂的《腾越州志》及民国年间编纂的《民国腾冲县志稿》中均有明确记载。也有说法称,腾冲在西汉时属益州郡。

东汉在腾冲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年代。《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众人内属。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滇越在其永昌郡之哀牢县版图。此为史书中正式将腾冲列为中央集权管辖下的行政地域。

三国时,腾冲属盘越国。

隋唐至宋元时期

唐南诏时期(779年一937年)有藤越国,按南诏行政区划,藤越国为南诏属国,腾冲为越赕地,属永昌节度,置羁縻州。

(宋)大理段氏前期(938年一1093年),置软化府,沿袭南诏建制。至太中国时(高相国专权时期),将永昌节度所辖地域分为两片,在怒江以东设立永昌府,在怒江以西设立腾冲府,由其子孙高泰贤、高泰运分别治理。“藤越国”至此不再存在。大理段氏后期(1096一1253年)设藤充府,治所在越赕(藤充城)。

蒙古宪宗三年(1253年)设腾冲府,隶大理路。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藤越州,设藤越县,改腾冲府,置顺江州和腾越、越甸(今瓦甸,又称永安)、古勇三县。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撤顺江州和腾越、越甸、古勇三县,仍设腾越府,隶大理路。至正(元顺帝年号)十五年(1355年),设腾冲平缅宣慰使司。元人把腾冲视作军事重地,惧大理国时“腾冲府”一名中“腾冲”二字力度太大,便蔑称之为“软化府”。

明清时期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腾冲府,隶云南布政司,(惠帝)建文二年(1400年)改腾冲守御千户所,属金齿卫。(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仍置守御千户所,属金齿军民司。(宣宗)宣德以设,仍属金齿司,后改为直隶布政司,直隶都司;(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升所为军民指挥使司,隶云南都司;(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置腾越州,属永昌府,嘉靖十年(1532年),腾冲军民指挥使司,改为腾冲卫。腾冲军民指挥使司辖地包括“三宣”“六慰”之地,“三宣”即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南甸宣抚司;“六慰”即木邦宣慰司、缅甸宣慰司。

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侯琎奉敕统兵五千,先后花费三个月时间,建成四个以石头镶砌的城门洞,台高二丈五尺,洞阔丈六尺,隧道七尺,广十二尺。石头城建成之际,侯琎撰写《新筑腾冲司城碑》叙述筑城始末,命工镂石以纪,文中赞扬腾冲城楼橹棽丽,悚蛮狄之观瞻,城池高深,保军民之无虞,诚足壮封疆士旅之气,杜夷丑窥觇之心。腾冲因此被时人誉为“极边第一城”。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对腾冲的山水进行了近40天的考察点评,走过腾冲现今的13个乡镇,野外行程约800里。他在《徐霞客游记》中浓墨记述腾冲游历,是他毕生最成熟、最有贡献的重要篇章之一。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仍置腾越州,以守备令腾冲卫。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腾冲卫。乾隆四十年(1775年)置腾越州判,分防南甸(今九保),设腾越镇。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改腾越州为直隶厅,隶迤西道。道光二年(1822年),改腾越直隶厅为腾越厅,属永昌府。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迤西道移驻腾越。其中,腾越厅领七土司,即南甸、干崖、盏达、陇川、勐卯、户撒、腊撒。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腾越厅茨竹隘土守备左孝臣为抵御缅英军队侵入中国国境,壮烈牺牲,清末著名爱国将领李珍国组织边地民众抵御外敌,史称“马嘉理事件”。公元1911年10月27日,张文光、刘辅国等发动腾越起义,打响云南辛亥革命第一枪。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腾越厅改腾冲府,辖5个行政区(指土司地)及腾越县。民国二年(1913年),撤腾冲府,改腾越县为腾冲一等县,设县公署,属迤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迤西道改腾越道,设道尹,管辖腾冲县和各行政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县公署为县政府。民国十九年(1930年),裁腾越道,设云南第一殖边督办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第一殖边督办署为腾龙边区行政监督署。

1942年5月10日,日军侵占腾冲,在滇西设腾越省和腾冲县。以刘楚湘为首的地方爱国人士,在曲石江苴成立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同年7月,在界头成立腾冲县抗日政府,张问德为县长,隶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光复腾冲。腾冲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部队收复的第一个有日军驻守的城镇。10月,恢复腾冲县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2月15日,腾冲和平解放,成立腾冲县临时解放委员会。1950年2月,成立腾冲县人民政府,隶保山人民行政专员公署。1956年4月,保山专区合并德宏自治州,腾冲县隶属德宏州。1963年8月,恢复保山专区专员公署建制,腾冲县隶保山专员公署。1971年1月1日,保山专区改为保山地区,腾冲县属保山地区。保山地区改为保山市后,腾冲县属保山市。2015年,腾冲县改市,属云南省直辖,保山市代管。同年,经国务院批准,腾冲成为沿边国家级口岸之一。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腾冲市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部,地处东经98°05'一98°45';北纬24°38一25°52'之间,东与隆阳区相连,南与龙陵县、梁河县接壤,西与盈江县、缅甸毗连,国境线长150千米。县境内东西宽69千米,南北长137千米,截至2024年3月,国土面积5845平方千米。腾冲市区距省会昆明606千米,距缅甸密支那200千米,距印度雷多602千米,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

气候

腾冲市位于亚热带高原山区,属印度洋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控制,四季不分明,有干湿季之分,具有明显的低纬度山地西部型季风气候特点,其中5-10月为雨季,其余月份为干季,冬春天气晴朗,气候暖和,夏秋晴雨相兼,气候凉爽宜人。

腾冲市年平均气温15.1℃,最高气温不超过30℃,最低气温不低于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53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降雨180.4天,属于南部多雨区之一。最高降雨区为高黎贡山西坡大蒿坪,最低降雨区为腾冲县城。年平均日照数2153小时。多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152.8小时,北部地区全年日照时数比中部地区少,南部地区日照总时数比中部地区略多。因海拔高、空气透明度好,日照短波辐射较强,光的质量较好,年总福射量多年平均为133.3千卡/平方厘米·年。全年平均风速1.5米/秒,均为西南风向或静风。白天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夜晚最多为北风,干季风速比雨季大。干季月平均风速1.6-1.9米/秒,雨季月平均风速1.1-1.5米/秒。瞬间极大风速28米/秒。全年平均霜期131天,初霜平均日期11月17日,终霜平均日期3月23日。多年平均全年无霜期234天。

腾冲市立体气候明显,垂直气候差异大,类型多,大致可分为南亚热带到中亚热带气候类型(海拔930米一1350米地区)、中亚热带到北亚热带气候类型(海拔1350米一1600米地区)、北亚热带到南温带气候类型(海拔1700米一1900米地区)、中温带和北温带气候类型(海拔2000米一3000米地区)4种,形成了一山有四季的典型立体气候。

地质

腾冲地处印度与欧亚大陆两个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特殊的构造,使得这一地区的地下断层岩浆活动很剧烈,从300多万年前至3000年多年前一直有火山喷发的情况发生,是世界罕见且最典型的火山地热并存区,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区之一。境内有99座火山,形成了独特壮观的地质奇观。

腾冲市境内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岩类复杂,出露面积约2760平方千米。岩浆活动严格受构造控制,侵入岩以沿“歹”字型构造体系之弧形构造带最为发育,喷发岩则伴随构造盆地分布,形成南北向范围达660平方千米的新生代火山岩带、弧形构造带的强烈活动。

腾冲市境内断裂按延伸方向,分为南北向组、北西向组、北东向组和近东西向组(东西向组属隐伏断裂迹象很不明显)。南北向断裂为本区基本骨架,长达数十至百余千米,形成时期较早、规模较大,包括龙川江断裂、棋盘石一腾冲断裂、槟榔江断裂,控制各期花岗岩的展布和新生代火山岩的喷发。北东向断裂主要有大盈江断裂、龙陵一瑞丽断裂,控制岩浆岩变质带和新生代盆地的展布。北西和北北西断裂主要沿古永岩体展布,为一熔矿构造。龙川江断裂、棋盘石一腾冲断裂、古永断裂、大盈江断裂交汇处还形成了以马鞍山、老龟坡为中心,半径约20千米的环形构造,构造内主要有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多次喷发的中基性火山岩和伴生的温泉热点。

古生代,腾冲地区为一海域,有着广泛的沉积环境,以地壳下降运动为主,约在16900万年前没有强烈变化,沉积了厚度较大的灰岩、砂岩和粉砂岩。

中生代,由于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区域变质运动,腾冲地区地壳剧烈上升,形成高黎贡山的变质岩系和西部及龙川江沿岸勐洪群变质岩地层。中生代末期到第三纪初,地壳趋于相对稳定,地面经受夷平作用。

新生代第三纪上新世晚期,腾冲地区发生大面积强烈断块抬升,形成大大小小的地堑湖盆地,湖盆接受周围花岗岩山地风化物的沉积,形成花岗质砥岩、砂砾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及煤层、硅藻土的沉积,同时产生了裂隙式的岩浆喷发,造成勐连、大盈江以东,五合一芒棒一带的溶岩台地,岩浆堵塞河道,造成城郊、和顺、北海等湖盆。

新生代,随着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横断山区发生强烈不均衡断块隆起,伴随发育多组方向的构造断裂带,沿断裂的某些薄弱部位,熔岩喷发,形成腾冲地区中部的基性火山熔岩台地和火山锥体,沿着南北向和近南北向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形成西起欢喜坡,东至打苴一带的东西向隆起带的分水岭,古永河因此改向北流(一度使古永盆地积水成湖),大盈江与龙川江结道而行。这一新构造地运动尚未停息,是造成当地的地震山崩、泥石流的根本原因。

腾冲地区地壳厚度38-44千米,莫氏面向东倾斜,按地质时代自老而新,出露的地层为:

腾冲市岩相自东向西可分为4个岩带。

腾冲市是中国境内新生代火山分布密度最大且火山数量最多的地区,火山群属于新生代火山,位列中国四大火山群之一,被誉为“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从1800万年前的中新世以来,腾冲地区相继形成99座火山,分布在东西宽50千米、南北长90千米的弧形盆地中,截至2022年,火山岩覆盖面积达1014平方千米。有明显的火山锥25座,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典型的新生代火山有打鹰山、马鞍山、老龟坡、来凤山、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等,腾冲坝子处于年轻的火山群包围之中。其中,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火山群在马站乡,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城子楼、焦山、团山、小团山七座火山分别受控于三条断层,呈北斗七星状排列。

腾冲火山地貌多种多样,有盾状(如老龟坡火山)、穹窿状(如来凤山)、圆锥状(如大六冲)、低平马尔式(如大小姊妹湖)等,其具备的共同特征是山头或平、或缓、或凹无尖峰,民间俗语为“十山九无头”。

腾冲火山具有的明显特征有:一是年轻,99座火山都发育于新生代时期,最近的喷发距今仅4000余年。二是活动频繁,分四个活动期,除第一活动期外,二、三、四活动期分别有三个亚期。三是分布密集。马站火山群在仅14平方千米范围内,发育有25座火山。四是火山口保存较完好,种类较齐全,形状多样。五是形成地质条件特殊,地下岩浆至今仍活动,为腾冲热泉提供源源不断的热能。腾冲火山喷发持续时间长,虽然不同作者对腾冲火山喷发期次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致上将黑空山、马鞍山、打鹰山三座火山归为最晚的喷发期次,也就是离现代最近的全新世。这三座火山是腾冲火山区中锥体形态和火山口保持最完整的,熔岩流表面及边缘十分清晰,保持着最后一次喷发的地貌特征。

科学界对腾冲火山成因的认识有三种不同的看法:板块撕裂、地幔转换带中板片脱水、岩石圈伸展。另外,腾冲地区的地下断层岩浆活动很剧烈,且一直未停止,地热温泉中释放出氦和甲烷气体,这是休眠火山的典型标志。这让腾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火山地热伴生地,有88处温泉。

地形地貌

腾冲市平均海拔1600米,地处横断山脉南端,高黎贡山山脉南段西侧较开阔的边缘地带,由于燕山运动期间地壳隆起,构成当今地貌骨架。境内地形呈北高南低,东西两侧高,中部较低且多宽谷盆地的地貌大势,呈马蹄形向西开口。高黎贡山、狼牙山及其与之相连的群峰,是腾冲东部和北部的天然屏障。最高点为高黎贡山大脑子,海拔3780.2米,最低处为新华区龙川江岸,海拔930-940米,高低差达2800米。

腾冲市地貌除高黎贡山脉外,分为北部高中山峡谷区、中部火山熔岩台地、南部中低山丘陵地。其中,北部高中山峡谷区包括北部的界头等多个区,主要由高山、中山和峡谷(坝子)构成,有南北向的支脉5条,5条支脉之间汇聚成5条南北向河流,形成由东向西的5个河谷坝子。中部火山熔岩台地总面积约750平方千米,包括曲石、马姑火山熔岩台地,打苴东部中山区和北部火山地,中和火山熔岩台地,中和西部山区,腾冲盆地。南部中低山丘陵地包括龙江河谷区,勐连丘陵地,南部丘陵地。

高黎贡山脉从怒江州延伸到腾冲、龙陵,呈南北向,是腾冲东部的天然屏障,在腾冲境内北起腾冲与泸水、缅甸接壤的平河大蕨坝头山,南止龙陵界的惠坡,南北地理距离114千米,以分水岭为界,西坡属腾冲。山脉北段横跨距20千米,包括界头区大塘以北,明光区香柏岭、大竹坝、五谷山等地域;南段横跨距9千米,包括上营、芒棒、五合龙川江以东地域。

高黎贡山山脉是褶皱断块山,由古代变质岩构成,山势高耸,北高南低,岭脊有群峰相连,山坡陡峻,海拔一般在3000米以上,坡度在35°以上,谷地相对高差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是星锥形的大脑子,海拔3780.2米。山脉中部为陡峻的峰峦,海拔在2500米一3000米之间,被羽毛状水系切割较深,形成向谷地沿伸的渐低山体。山脉下部为缓坡沿江台地,山地相杂,海拔一般在1700米一2000米之间。

水文水利

腾冲市地处伊洛瓦底江水系上游,境内河流属伊洛瓦底江水系。因横断山系切割地貌,形成龙川江、大盈江(南底河)、槟榔江3条主河流,截至2024年2月,全长295.5千米,径流面积5845平方千米。有北海、青海、火山湖、和顺陷河湿地等7处天然湖泊。根据不同的岩类分布状况及其面积大小,可划分出富水程度不等的水文地质区域,包括花岗岩和变质岩最富水区、玄武岩富水区、第四系河流相地质较富水区、安山岩较贫水区、第三系地层贫水区、致密状玄武岩贫水区。

其中,龙川江发源于高黎贡山火草地,属伊洛瓦底江水系的一级支流,是腾冲境内最大、最长河流。大盈江是伊洛瓦底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腾冲市的胆扎河和槟榔江,全长204.5千米,径流量79亿立方米。青海位于腾冲城北10余里处,是火山喷发之后在火山口断陷形成的火山湖泊,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酸性湖泊之一,是大盈江的发源之一,有腾冲十二景中的“灵池澄镜”。北海湿地是青海不远处的姊妹湖,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高原火山堰塞湖湿地,也是世界罕见的浮毯式草排湿地,被称作“浮在水面上的草原”。

龙川江

龙川江发源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北部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交界处的高黎贡山火草地,属伊洛瓦底江水系的一级支流,干流总长约312千米,流经腾冲、龙陵、潞西等县市,在潞西南部与芒市河交汇后称为瑞丽江。龙川江是腾冲境内最大、最长河流,包括其支流明光河、瑞滇河,自北向南主要流经界头、曲石、芒棒、五合、团田、新华等6个乡镇。腾冲境内河道长190.2千米,径流面积3567.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产水量96.8亿立方米。龙川江内繁衍生息的鱼类有10多种,主要有细鳞白鱼、鲤鱼、小花鱼、扁头鱼、鲫鱼等品种。独特的地质奇观和自然条件,造就了龙川江丰富的水产资源和人文景观。

大盈江

大盈江是伊洛瓦底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腾冲市的胆扎河和槟榔江,在盈江县旧城汇合后称大盈江,过虎跳石后从南奔江口出国境,流入缅甸伊洛瓦底江,最后流入孟加拉湾。大盈江全长204.5千米,径流量79亿立方米,在腾冲市境内长145.5千米,径流面积646.4平方千米。

槟榔江

槟榔江与大盈江在腾冲市境内分流,至盈江县旧城斜拉线与大盈江汇合,经古永区流至打望山坝入盈江县境。河源古永区五台山大岔河。流至三岔河与发源狼牙山的滇堂河、发源羊河的轮马河交汇,由北向南流至猴桥,有主要支流古永河注入。在腾冲市境内长59千米,水能蕴藏量约8.504万千瓦。

截至2023年,腾冲市建设了库塘近200座,总库容约5.768亿立方米。按水库功能分类,有电站水库14座,其中大(2)型电站水库2座,中型电站水库6座,小(1)型电站水库5座,小(2)型电站水库1座,主要功能是发电及防洪;公益性水利水库49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1)型水库8座,小(2)型水库38座;此外还建设小塘(坝)130多座,主要功能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人饮、防洪、水景观及其他用水;除此之外,还有在建水库4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1)型水库3座。

土壤

腾冲市土壤以黄红壤、黄壤、棕黄壤为主,有明显的垂直带谱。海拔1400米以下为红壤,1400米-1800米为黄红壤,1800米-2200米为黄壤,2200米-2400米为黄棕壤,2400米-3200米为棕壤和暗棕壤,3200米以上为亚高山草甸土。按土类分,可分11种,分别是:亚高山草土甸土,暗棕壌,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黄红壤、红壤、火山灰土、石灰土、水稻土、沼泽土。1995年时,这11类土壤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2.88%。

自然灾害

腾冲市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着力点的西侧,又居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褶折系西侧,是地质构造活动区,自古以来地震频繁。自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有地震记载以来,至1985年共发生M≥4.0级以上地震85次。

2011年6月20日,云南腾冲发生5.2级地震。截至6月21日12时,造成全境15个乡镇、94个行政村的2079户农户不同程度受灾。截至15时,地震造成2.2万人受灾,6人受伤,紧急转移安置2168人,民房倒塌94间,房屋损坏1.2万间。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腾冲市地处伊洛瓦底江水系上游,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产水量126.63亿立方米,2023年水能蕴藏量130多万千瓦。

腾冲地下水充沛,年平均地下径流深409毫米,径流总量23.271亿立方米。腾冲市出露的泉水分布范围极广,尤以腾冲坝子周围最多。据不不完全统计,全市有地下泉出露总计502处(不包括热泉),年出水量约4.4亿立方米。

截至2021年,腾冲市河道外水资源开发利用量3.2189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18%;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自来水普及率94.78%。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腾冲市国土利用状况如下:耕地5.4405万公顷(81.61万亩),园地0.9310万公顷(13.97万亩),林地45.8072万公顷(687.11万亩),草地0.5414万公顷(8.12万亩),湿地0.0430万公顷(0.64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548万公顷(30.82万亩),交通运输用地0.6964万公顷(10.45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5863万公顷(8.79万亩)。

矿产资源

腾冲矿种丰富,矿床(点)多,是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矿带中的波密-腾冲矿带南部地段。自西向东有南北向多金属矿带5条,矿带中蕴藏着黑色、有色、稀有贵金属和稀散金属。截至2018年,腾冲市已发现矿床(点)155个,发现了煤、铀、地热、铁、锰、铜、铅、锌、钨、锡、铋、钼、金、银、铌、钽、铍、铷、硫铁矿、硅灰石、硅石、硅藻土、高岭土、泥炭等共35个矿种。截至2018年7月,全市有采矿权91个,面积38.7159平方千米。探矿权87个,面积1527.4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有含铁品位高达60%的铁矿蕴藏量约5000万吨,褐煤储量约400万吨。

生物资源

腾冲植物区系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群落的种类繁多,除构成用材林、防护林、特用林、薪炭林、经济林等五大林种外,主要的森林副产资源有药用植物、观赏植物、淀粉植物、油料植物、森林蔬菜植物和树脂、树胶植物。其中,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乡(镇)内的高黎贡山、姊妹山、狼牙山一带,是全县的用材林基地。

截至2023年,腾冲市森林覆盖率为74.7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87.96%,湿地保护率53.88%,576株古树名木已全部挂牌。拥有国家级森林乡村6个、省级森林乡村104个,全市绿道长度664.31千米,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68%,乡镇建有2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23处,村庄建有公共休闲绿地312处。新建、提升各类道路绿化798千米,种植以油茶为主的绿化苗木74.94万株,道路林木绿化率达93.68%。全市共有71个城市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15平方米,位居云南省前列。有森林康养基地115个,A级以上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景区42个,康养步道207.3千米。全市培育苗木1870万株,可供造林绿化1570万株,良种使用率71%,乡土树种使用率达100%。国家森林乡村、省级森林乡村数量居云南省省第一,进入绿美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名单。

2023年,腾冲市实现林草总产值85.64亿元,同比增长26.01%。其中,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面积162.33万亩,林下经济产值14亿元。林下经济产值中,林下种植2.97亿元,林下养殖4249万元,林产品采集加工1.38亿元,森林景观利用9.23亿元。特色经济林产业产值达6.57亿元。开发森林食品饮品系列产品100多个,种植森林药材800多种,开展健康运动30多种,康复疗养项目20多项,森林康养产值达7.18亿元。

腾冲自然植被由南至北随着纬度的增加,地势升高,植被的垂直带谱与水平地带植被类型融洽地交错、叠置,全市南、中、北3块植被区域有着明显差异。按植被类型划分,有温性针叶木、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剑叶林和灌丛等5个植被类型,有高等植物2000多种。高黎贡山更被誉为“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

截至2022年,腾冲市有国家1级保护植物3种,为云贵水韭、杏黄兜兰、喜马拉雅红豆杉;2级保护植物有37种,包括中华桫椤、台湾杉(秃杉)、莼菜、长蕊木兰、大叶茶等。极小种群有2种,为矮马先蒿、朱红大杜鹃。

大树杜鹃王

大树杜鹃,属杜鹃花科常绿乔木,属濒危树种。主要分布于腾冲县界头镇高黎贡山林区海拔2100米-2745米的狭窄地域。1919年,英国人乔治·福莱斯首次在腾冲高黎贡山发现并取走胸径为87厘米的大树杜鹃圆盘标本,曾轰动植物学界。1982年,腾冲县林业局科林学会考察组在高黎贡山(大塘地带)再次发现41株大树杜鹃群落,其中最大的一株,树高28米,基径307厘米,冠幅41平方米,主干离地面20厘米处分为两大树干,胸径分别为173厘米和106厘米,树龄630年。树体高大挺拔,古老苍劲,花为粉红色,大而艳丽,开花时节满树形红,被中外植物学界公认为全球绝无仅有的大树杜鹃王。

大罗绮坪千年古秃杉

大罗绮坪千年古秃杉是腾冲县腾越镇大罗绮坪村观音寺内的一株古秃杉,属杉科常绿乔木,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树高21米,树梢屡遭雷击而秃顶,胸径286厘米,冠幅26.6米*13.4米,枝繁叶茂,苍劲挺拔。相传树龄已1100年。

腾冲市地处横断山脉南沿偏西地带,是“哺乳动物祖先诞生、繁衍的发源地”“雉类、鸟类的乐园”“原始动物的避难所”,受到中国内外动植物学家的高度重视。腾冲市的昆虫共有9目59科200余种,包括短翅卡蝗、紫胶虫、梧桐木虱等。鸟类共有14目41科244种,包括黄嘴白鹭、栗苇鹭、牛背鹭、绿翅鸭等。兽类共有8目21科29种,包括树鼯、麝鼹、菊头蝙、蜂猴、赤鹿等。

截至2022年,腾冲市有国家1级保护动物24种,包括蜂猴、菲氏叶猴、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贡山羚牛等。2级保护动物111种,包括短尾猴、猕猴、狼、黑熊等。

截至2023年,北海湿地共记录到动物303种,其中鸟类222种,哺乳、两栖、爬行动物68种,鱼类1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雕、黑鹳、黑颈长尾雉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4种。2021年,这里首次发现了赤嘴潜鸭、斑头雁,以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湿地“明星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紫水鸡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高黎贡山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高黎贡山羚牛,别名野牛、扭角羚,隶属偶蹄目、牛科,是一种高山动物,因其独特的外观被大众称为“六不像神兽”。主要分布在云南高黎贡山和西藏东南部地区,一般生活在海拔2100以上的中山及亚高山地,是世界公认的珍贵动物之一,与大熊猫、金丝猴一道,被称为中国高山林型中的三大珍贵动物,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IUCN列为易危(VU)种。高黎贡山羚牛外形似牛,体型较粗壮,尾较短,肩部高于臀部,前蹄显著大于后蹄。雌雄均具角,角形弯曲特殊,呈扭曲状,故而称之“扭角羚”。体毛呈棕褐色或黑色,体背中央有一暗棕黄色条纹,被毛短而松,但体侧下方披毛特长。

腾冲市内有自然保护地7个,总规划面积85013.5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54%。分别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地热火山县级自然保护区、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腾冲地热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来凤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槟榔江黄斑褶鮡拟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位于腾冲东北部,以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驰名,被誉为“雉鹊类的乐园”“哺乳类动物祖先的原生地”“东南植物区系的摇篮”,堪称珍稀野生动植物荟萃的绿色宝库。1983年4月正式建立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1986年7月被列为国家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评定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10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被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03年7月,高黎贡山(北段)作为“三江并流”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都极为罕见的生物资源宝库。高黎贡山有着生物多样性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有丰富珍稀动植物和特有物种,蕴藏着大量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全球三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被誉为“物种基因库,活的博物馆”。

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腾冲市北海境内,距市区12.5千米,2005年1月经云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5平方千米,其中湿地面积216公顷。

北海湿地是第四纪火山强烈喷溢的玄武岩流堵塞大盈江河谷形成盆地积水而成的火山堰塞湖,年龄接近3000万年,由北海和青海两个天然湖泊组成。

北海属天然的常年性沼泽地,属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态系统,水面覆盖着巨大的草排,最厚可达2米,为中国罕见。火山喷发后漂浮在湖面的火山灰及其丰富的有机物质提供了“浮毯”植被形成的基质,促进了草本沼泽植物的生长,水草经过数十万年的生长,根系交错,结成厚实的水上草甸,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漂浮移动的水上大草原”,有“地球之肾”的美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抗旱、减缓径流、调节气候、防治污染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北海也是多种珍贵鸟禽和奇异花草的生息之地。

地热资源

腾冲市是中国三大地热区之一,地热湿度之高,压力之大,蒸气之盛,水热活动之强烈,为中国罕见。腾冲地热资源丰富,素有“一泓热海”“中国温泉之都”美誉。徐霞客在此留下“不慕天池鸟,甘做温泉人”“腾腾临浴日,蒸蒸热浪生”的感叹。有人形容腾冲温泉是一座地热自然博物馆,高温沸泉、热泉、喷泉、低温碳酸泉、毒气泉等,都可以见到。截至2024年,境内有88处温泉,其中沸泉3处(高于或等于96℃),热泉25处(高于或等于45℃低于96℃),温泉35处(低于45℃,其中30℃以下5处),泉水总流量约613.24L/s,每日约5.3万立方米,除团田乡外的17个乡镇分别有温泉发育。腾冲温泉水化学类型主要有重碳酸钠型、氯重碳酸钠型、碳酸重碳酸钠型、重碳酸钙型、硫酸钠型等。

腾冲热海景区位于腾冲县城南8千米处的清水乡,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云南省八大省级旅游度假区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一弘热海”之盛誉,是腾越十二景之一,素有“天然地热博物馆”的美称、“温泉世界,养生天堂”的美誉。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3月,腾冲市下辖12镇5乡2街道,市政府位于腾冲市腾越街道山源社区官厅小区8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4年3月,腾冲市户籍总人口6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5万人。2023年,城镇化率为40.16%。

根据《腾冲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21年,腾冲市男性人口为333171人,占总人口的51.86%;女性人口为309310人,占总人口的48.1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71。全市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2245人,占总人口的19.03%;15-59岁人口为410891人,占总人口的63.95%;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9345人,占总人口的17.0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4984人,占总人口的11.67%。全市3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6852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1606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587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036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民族

腾冲是云南25个边境县中唯一一个以汉文化为主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地区。截至2024年3月,腾冲市有回、傣、佤、傈僳、阿昌族等24个少数民族共6.03万人,共有25个民族。其中6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分别为傈僳族、傣族、回族、白族、阿昌族、佤族。2021年,腾冲市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语言

腾冲方言属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腾冲汉民族方言的形成可上溯至“南方古丝绸之道”形成时,历代又因商旅和战争的关系使操北方语系者源源不断到本地落籍。明朝自洪武开边以来,来自江苏、浙江、湖南、山东、安徽、江西、四川、陕西、山西一带的人氏落籍腾冲,其中尤其以江淮一带的人氏居多,继而产生了以“金陵软语”为特征的北方方言次方言—腾冲方言。

腾冲方言中有22个辅音声母和31个韵母,腾冲话里有许多文白异读的字。文白异读即通常所谓读书音和口语音的不同。另外,在腾冲,“十里不同音”是很常见的。乡镇与城关、乡镇与乡镇之间,方言都有区别,有的差异十分明显。

宗教信仰

腾冲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唐代有佛教徒在来凤山建来凤寺,印度僧人摩伽陀经鹤庆、大理到腾冲。其他佛教寺庙还有宝峰寺、黑塔寺、金轮寺等多座寺庙。截至2024年5月,全境有寺庙83座。

明崇祯八年(1635年),川僧法戒始建云峰山,为著名道观。截至2024年5月,全境有道教寺观52座。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回族将领沐英、蓝玉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征战到腾冲,军队中约有400余户回族在腾冲屯田定居。沐英在县城西南角建清真寺1所。截至1985年,全境有清真寺20所。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英国墨牧师到腾冲售卖《马可福音》之后,外国传教士开始前往腾冲传教。光绪三十年,瑞典余牧师的助手、英国教士安选三在县城东街租公房建福音堂。光绪三十二年前,英国圣国会杨牧师到腾冲建立内地会。截至1985年,全境有基督教堂2所,简易活动点28处。

经济

综述

腾冲市正以全域旅游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2023年,腾冲市实现生产总值343.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8.24亿元,第二产业137.47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68.7亿元,第三产业137.8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9:40:40.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85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5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98元。

2023年,腾冲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62.7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4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48亿元接待游客1960.29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9.10亿元。

第一产业

腾冲市第一产业有三大传统主导产业:烤烟、粮食、油菜籽。2023年,腾冲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48.52亿元,林业产值17.61亿元,牧业产值30.07亿元,渔业产值2.0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6亿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4.9万亩,完成粮食总产量43.6万吨。

其中,新增耕地4.33万亩,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11.9万亩。水稻、大麦播种面积稳居云南省第一。种植油菜34.5万亩,实现产量5.4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二。林下经济产业实现产值33.8亿元。肉牛、烟草、茶叶、红花油茶、中药材等产业实现农业产值99.5亿元。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7家,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个,“高黎贡山”等14户企业和产品品牌、2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绿色云品”,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

近年来,腾冲市形成了“种源基地+养殖基地+加工企业”的槟榔江水牛完整产业链。槟榔江水牛因主产于腾冲槟榔江上游而得名,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河流型水牛,于2020年5月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截至2023年,槟榔江水牛良种繁育公司保种场存栏槟榔江水牛1106头,年可供种220余头。扶持存栏5-19头的养殖户324户,建设20-49头的规模养殖场(小区)34个、50-99头的规模养殖场34个、100-199头的标准化养殖场12个、200-499头的标准化奶水牛养殖场4个、50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1个。全市存栏槟榔江水牛3541头,带动养殖户1016户,户均增收1.6万元以上,全市槟榔江水牛产业年实现产值达2亿元以上。

第二产业

腾冲市以健康食品、健康医药、健康运动、健康旅游为支撑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初具雏形,正在以腾药、东药和福德生物科技为龙头,并将地质奇观火山(多孔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成新材料加工基地,引进硅藻土最新技术,加快硅藻土精土生产基地建设。2023年,腾冲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8.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3.5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三大门类呈下降态势,其中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8.9%、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8.5%。从企业效益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5.2%、35.6%、39.1%。

2023年,大马士革玫瑰、肉牛精深加工项目正式投产,腾冲灌区、5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晨光生物、腾药、东药等企业产值大幅提升,华宇生物全球首个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疫苗、云台酒业五合基地、八度阳光碳纤维保温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新绿色等企业转入试生产阶段。15万吨金属硅颗粒、火山石时尚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产业投资113.8亿元,投资增长由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拉动逐步向产业投资拉动转变。

第三产业

2023年,腾冲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5亿元,旅游产业是腾冲市的第一支柱产业。

2023年,腾冲市旅游转型取得突破,旅游业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成功举办“5·19”中国旅游日腾冲主会场活动,总曝光量超100亿次。成功举办腾冲马拉松、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团田垂钓赛等赛事活动,以及腾冲饵丝文化节、端阳花市等传统节庆活动。和顺古镇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省唯一拥有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县份,占全省总量的五分之一。新增国家丙级旅游民宿2个、省级3个,2家酒店入选云南省第一批半山酒店。“中国琥珀之都·腾冲”通过国家复评,6年婵联中国旅游百强县、连续4年获评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入选“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评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清水镇被推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帕连艺术村、董官村入选“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全年共接待游客总人次196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9.1亿元。A级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838.318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12153.6万元。全市星级饭店累计平均床位出租率61.46%,非星级饭店累计平均床位出租率41.69%。腾冲机场累计起降航班7004架次,运送旅客70.51万人次,累计客座率72.42%。

腾冲边贸历史悠久。截至2022年,腾冲境内有国家级一类口岸——猴桥口岸,以及滇滩、自治、胆扎3条省级边境通道,是中缅贸易合作的重要前沿。2022年2月,云南瑞和锦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保山市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的政企合作“腾冲猴桥口岸国际物流园”项目启动建设。至2022年8月,已经完成近2000只集装箱的跨境运输,运输货物接近5万吨,货值超过4亿元。

经济功能区

保山市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于2015年底成立,由保山猴桥边境经济合作区与腾冲经济开发区进行全面深度整合合并后建成。实行保山市市属市管、与腾冲市共建的体制,加挂“云南腾冲经济开发区”牌子。边合区管委会实体化托管原腾冲市猴桥镇、中和镇,管辖区范围共1476平方千米,人口近7万人。2021年6月,腾冲边合区被确定为国家“十四五”重点支持的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截至2022年,园区共有工业企业89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户。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2.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9.9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3.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8.02亿元。

2022年,边合区管委会确定了以“大健康”“大物流”为主导,以新材料、高端纺织、康养文旅为辅助的“2+N”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分片区进行布局和发展。具体包括中和生物医药产业园、轻纺产业园,猴桥下街保税物流园、上街新材料产业园,中国猴桥—缅甸甘拜地跨境经济合作区,缅甸甘拜地片区,缅甸克钦邦密支那经济开发区。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末,腾冲市拥有各类学校422所,其中:完全中学10所,初级中学17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97所,幼儿园195所,在校学生12.34万人。2023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高考本科上线率达74.4%,一本上线率达31.6%。西山坝教育园区、二完小、五完小、六完小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高中向城区集中办学、珠宝学院和一职校一体化办学有序推进,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试验区”“全国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实验区”。青少年科普教育方面,全市440所公立学校均配备1-2名科学教育教师、科技辅导员。至2022年3月,全市共有专、兼职科技教师、辅导员490人。全市13所中小学校建立科普活动室30个、“科普e站”12个。

医疗

截至2022年末,腾冲市有卫生医疗机构388个。其中:市直医疗卫生单位6个(市医院、中医医院、保健院、疾控中心、监督所、卫生人才培训中心)、其他公立医院1个(安定医院),民营医院10个、乡镇卫生院21个、村卫生所2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诊所、医务室121个、门诊部5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腾冲东和健康体检中心、腾冲恒益健康体检中心)。开放病床3893张。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11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84人,注册护士2483人。乡镇卫生院有执业(助理)医师509人,村卫生所有在岗村医84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60人,注册护士76人,合格乡村医生411人。执业(助理)医师中有全科医生461人,每万人拥有7名全科医生,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6.1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人。

2023年,腾冲市人民医院外科楼、内科楼和传染病医院投入使用,疾控中心综合业务楼、清水卫生院综合大楼、滇滩卫生院迁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晋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中医医院晋级三级中医医院,腾冲健康县区建设经验评为全国典型案例。

截至2017年底,腾冲市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有280个,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有264人,云南省基层名中医有3人,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有2人,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有23人。此外,864名乡村医生中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有580名,全市21个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建成中医馆(中医科),98%的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开展中医药服务。2019年8月,腾冲市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腾冲市人民医院成立于1940年3月,前身是1940年的腾冲卫生院和1946年的中美“和平纪念医院”。截至2023年,腾冲市人民医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县级综合医院,被确定为“三级乙等”医院。全院占地面积146.01亩,有业务用房6.34万平方米,待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可达20万平方米。人员编制490人,医院编制床位950张。截止2022年底有职工1170人,正高20人,副高126人,中级435人;有研究生15人,本科809人。开设34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骨科、妇产科、心内科、传染科、内分泌科、麻醉科、神经内科、康复科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有何晓光、张文宏等15个专家工作站,16个行管财务后勤科室,附设1个“120”急救站、1个基层储血库、1个远程会诊室。

医院是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大理大学医学院、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德宏卫生职业学院、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及楚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教学医院,先后荣获云南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单位,省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市委、市政府“文明单位”,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省卫生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质量达标奖、优秀奖和云南省远程可视医学诊疗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科技

截至2022年,腾冲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177人,其中:获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2864人,获中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4196人,获初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2868人。

截至2022年,腾冲市以市科协为主体,全市19个乡镇(街道)、220个行政村(社区)分别建立了科协组织,配备了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形成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科普工作网络。建有市级科普画廊1000米,全市19个乡镇(街道)均设有综合科普活动站和“科普e站”,建有科普宣传栏300余架,“站、栏、员”覆盖率达到100%。全市13所中小学校建立科普活动室30个、“科普e站”12个。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1个,各类省和市级以上科普基地、科普示范社区、科普示范学校23个。共有科技志愿者3145人。已建立各类农技协共21个,会员2013人。

2022年,腾冲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户,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9户,2021年完成研发投入强度1.17%,首次破1,超全市、全省平均水平。积极组织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各级到位科技资金1028万元。

2022年,首届腾冲科学家论坛在腾冲市成功举办,邀请包括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56名两院院士,共1300余名国内外嘉宾参会;吸引了20余位院士入驻腾冲科学家小镇院士村,23名知名院士成为腾冲市荣誉市民;促成了人才智力引进项目220项、引进院士专家团队10个、高层次人才130余名;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5项,协议金额达460亿元。

2023年,腾冲市成功举办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有112位院士、47名大学校长、500余名专家学者、300余位知名企业家出席论坛活动,颁发首届“腾冲科学大奖”,举办各类讲坛、论坛、活动35场次。

2023年,腾冲市圆满完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倍增、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总收入倍增、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服务销售收入倍增)培育目标。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9个、省级研发平台(中心)4个,获评中国优秀专利奖1个、云南省优秀专利奖3个,1人获评“云岭工匠”、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县。

2024年4月11日至12日,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国际茶科技与大健康论坛暨高黎贡山第九届茶文化节在腾冲高黎贡山茶博园举行。

文化

截至2022年末,腾冲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量达26.32万册,全市19个乡镇(街道)均设有文化站。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6%,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5%。其中,2个公共图书馆为腾冲市图书馆、和顺图书馆,均为一级图书馆。有1个一级文化馆,为腾冲市文化馆。所有综合文化站均建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点,并且覆盖220个行政村(社区),电子阅览室的电脑设备从6套增加到了11套,设置率达100%。22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覆盖率100%。按总分馆制建设要求,建成文化馆分馆18个,图书馆分馆21个,拓展建成服务网点17个,同时大力发展数字服务,形成了馆(站)内外、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公共服务网络。

截至2022年,腾冲市扶持组建了1142支乡村业余文艺队。深入基层开展“三区文化人才”培训,已组织培训100余期,直接受训学员达4000余人,累计投入资金近100余万元。成功推出了一大批文艺精品,代表作有:大型音画史诗《天地正气》《三声鼓响》《极边百年》等。同时,充分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形成了特色和品牌,如傈僳族刀杆节、傣族泼水节、阿昌族阿露窝罗节。2018-2019年连续两年开展传统灯会汇演。

截至2023年,腾冲市有国有博物馆(纪念馆)5个,分别是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腾冲历史博物馆、李根源旧居、艾思奇故居;非国有博物馆11个,分别是腾冲翡翠博物馆、腾越文化博物馆、腾冲中医药博物馆、汽车坊、腾冲琥珀博物馆、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腾越根雕艺术博物馆、大马帮博物馆、高黎贡山博物馆、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腾冲地热地质博物馆。

体育

近年来,腾冲市积极探索“旅游观光+户外运动+赛事体验”模式,举办腾冲国际马拉松、高黎贡超级山径赛、“腾冲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和智力争霸赛、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腾冲站比赛、腾冲美丽乡村花海马拉松等品牌赛事。

2023年,腾冲市成功举办腾冲马拉松、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团田垂钓赛等赛事活动。其中,腾冲国际马拉松首届赛事举办于2015年,已成为中国田协“金牌赛事”,2023腾冲国际马拉松赛事总规模为13000多人,有6000多名为外地和省外跑者。

截至2024年4月,腾冲市逐步建成了“15分钟”全民健身圈,腾冲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长达110千米、骑行步道216千米,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全市成立了游泳、钓鱼、自行车等10余个体育协会,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腾冲启迪冰上运动中心弥补了腾冲冰上运动的空白。截至2024年,腾冲市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

环保

截止2023年11月5日,腾冲市城市建成区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共306天,其中:优为198天,良为102天,轻度污染6天,优良天数比率为98%。细颗粒物(PM2.5)16微克/立方米。

截止2023年,腾冲市3个国控、5个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2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2个乡镇级和3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截止2023年11月5日,腾冲市18个废渣堆存点均通过县、市级验收,已做好迎接省级抽查验收准备;腾冲市3家重点监管单位,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1家(恒丰矿业),正在开展调查2家(明光矿业、晨光云麻生物);完成27家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回头看”;完成44个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完成144个点位布设和首次采样;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均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

2023年,腾冲市新增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数1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5.94%。委托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编制《腾冲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市推进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积极申报第一批试点县。完成农村环境整治行政村13个。2023年未发生较大(Ⅲ级)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社会保障

2022年,腾冲市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6.24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完成率100.4%。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1万人,城镇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8万人。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4.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完成率达97.34%,参加生育保险3.2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5.4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01万人。

2023年,腾冲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5万人,开发就业岗位1.5万个,开展创业扶持519户、发放贷款0.9亿元,“腾冲玉工”被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养老托育服务加快发展,建成7个“老年幸福食堂”。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困儿童救助全面提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

交通

综述

腾冲市区距省会昆明606千米,距缅甸密支那200千米,距印度雷多602千米,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腾冲玉璧古道最早可能开辟于三国、诸葛亮南征开疆拓土之时;元代置云南通缅驿道后,纳入官方经营,打破了腾冲的边境壁垒,是中国边疆交通史的实证,也是当时腾冲人连接内地的唯一交通枢纽。腾冲有2400年历史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即“南方丝绸之路”,自腾冲出境经缅甸密支那,再到印度雷多,至伊朗、阿富汗,一直是中国通往南亚国家条件最优、路程最短的国际商路,是中国最早的陆路对外交通线之一。腾冲马帮之路远在汉唐时期就已存在,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商道之一。唐宋以来,贯穿川、滇、藏与东南亚的滇藏茶马古道开始形成。抗日战争时期,腾冲人民为支援战争修筑了史迪威公路,“驼峰航线”飞越腾冲上空。

截至2024年,昆明至腾冲至猴桥口岸已实现全程高速化;驼峰机场于2009年通航,是云南首家百万级以上的县级机场,猴桥口岸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公路

截至2020年,腾冲市区至全市各乡镇全部修通了二级油路,境内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全部实现了二级油路贯通,腾冲城区形成“六纵六横”的路网布局,并已形成以高速公路、省道、县道为主骨架的放射状公路网络,主要对外公路包括:保腾高速、腾陇高速、G556国道、G219国道,240省道,241省道。2021年,腾冲立体化交通网络迎来飞速发展。腾冲龙江特大桥建成,打开了腾冲高速公路交通网全面发展的新势头;抗战之路“史迪威公路”的北线——“腾密公路”通车,成为连接南亚次大陆的大陆桥。

2022年,腾冲市获评中国“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截至2022年,腾冲市公路总里程5755.2千米。年末汽车拥有量79564辆,增长2.7%,摩托车140204辆,下降10.7%;全年公路货运量1271万吨,增长27.9%;货物周转量516366万吨千米,增长45.1%;客运量971万人,增长21.2%;旅客周转量84851万人千米,增长45.1%。

2023年,腾冲市拥有滇滩、自治、胆扎3条省级边境通道,腾密路境外段修复工程全面启动。腾冲至陇川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德宏州交通运输局组织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和综合评价等级均为优良。路线全长163.37千米,其中主线长150.47千米,使腾冲至陇川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至1.5小时。

截至2024年,腾冲市共建成总里程近700千米、绿化面积180余万平方米、绿化植株60余万株的“绿美公路”.

龙江大桥位于腾冲市五合乡境内,2012年2月开工建设,采用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196米,在当时是云南省首座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也是亚洲最大的山区悬索桥,有“世纪工程”之称。2016年4月,龙江特大桥建成并通车,有着云中之路的美称。桥的一头连着高黎贡山,一头连着腾冲,直通缅甸。

航空

2009年,腾冲机场建成通航,是云南省第一家县级机场,迅速成为了云南机场集团第六家百万级机场,也是全国发展最快的旅游支线机场之一。腾冲机场位于距离腾冲县城10千米的清水乡驼峰村,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项目之一,也是云南省“双百”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截至2020年4月,腾冲驼峰机场有2座航站楼,其中T1航站楼面积5326平方米,T2航站楼面积22000平方米;站坪设12个C类机位,其中5个为廊桥机位;跑道长2350米,宽45米。2021年11月,腾冲机场T1国际航站楼改造工程正式开工,至2022年已转入室内装修阶段。2023年,机场跑道延长及附属设施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

腾冲机场自通航起,先后开通了昆明、成都、重庆、深圳、北京等国内航线。2024年3月31日至2024年10月26日,腾冲机场由东方航空等执飞腾冲至昆明、西双版纳等8条直飞航线及2条经停航线。2023年,腾冲机场旅客吞吐量705065人次,货邮吞吐量1565.2吨,起降7004航班架次。

公共交通

截至2019年,腾冲市拥有240多名驾驶员,159辆公交车,其中纯电公交车95辆,气电混合公交车15辆,传统燃油车49辆,开通线路由原来8条增至15条,跑遍腾冲市区主要交通干线,覆盖曲石、马站、北海、和顺、中和、勐连等周边乡镇和村寨。2023年,新开通五合、芒棒公交线路。

截至2020年,腾冲市主要拥有三个对外交通客运站,分别为腾冲客运站、腾冲旅游客运站和腾冲西部客运站。其中腾冲旅游客运站位于腾冲市热海路,主要承担了腾冲市的对外交通,同时为滇西终点站。腾冲客运站、腾冲西部客运站主要承担市域内交通,与市域内各乡镇客运站相联系。

人文

综述

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文献之邦,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处于中原汉文化、青藏高原文化和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三大文化的交汇地带,其人文、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和少数民族特色,也具有了复杂多变的过渡性的美。在中国所有边境县市中,腾冲市中原儒家文化积淀深厚,独树一帜,各种文化在腾冲碰撞交汇融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融南诏文化、外来文化及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为一体的“腾越文化”。“腾越文化”被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八大地域文化”之一。

饮食

腾冲饮食文化既受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又受江南饮食文化的影响,吸纳了近邻缅甸的饮食文化,又引进了部分西方饮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腾冲饮食文化。腾冲的餐饮完全区别于滇味,具有油而不腻、酸辣有度、香而爽口的特点。腾冲风味的家常菜以酸辣为主,用得最多的佐料是酸笋、干腌菜、腊腌菜、水腌菜、糊辣子、糟辣子、小米辣、咸菜等调料,都是独具特色的腾冲特产。

习俗

腾冲市是遗落在边地的汉书,因为地处极边,而腾冲人大部分是戍边将领和兵士的后代,所以汉文化得以较好的保存和传承。

腾冲神诞会火有玉皇会、观音会、佛祖会、老君会、朝南斗会、朝北斗会、东岳庙会、西岳庙会、城隍会、文昌帝君、关帝会、祭龙王、祭火神、祭山神、祭魁星、耍水龙、耍香龙、药王会、祭天地国亲师、水陆法会、祭孔等。

腾冲市的民间节庆有腊八节、春节、清明节、端阳节、火把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春节也称“新年”,俗称“过大年”,是人们所有的节日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按照传统民俗,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至正月十六元宵节,都属新年范围。腾冲市的春节习俗有祭灶君、掸尘、贴春联、贴门神、栽年松、隔年火种、压岁钱、除夕、守岁、接灶君、元宵节等。

腾冲中元节的习俗与中国其他地方出入较大,节期跨度达半月之久。一般是七月初二“接亡”(周年内有“新亡人”的初一“接亡”),七月十三“送亡”(“新亡人”七月十二送)。“接亡”这天要准备较为丰盛的菜肴,供桌上方悬挂写满家族亡人名字的“亡单”,桌子两边摆上“亡秧”,中间摆一樽香炉,还要摆一些时鲜水果、茶酒糖食。“接亡”时,先是把大门打开,然后在门下烧一些黄钱、大锞,请门神为亡人放行。接亡者(通常为家中长者)一边念着亡人的名字,一边跨进大门,门后摆着洗脸水、毛巾、牙膏、牙刷等,让亡人洗去旅途尘埃和疲劳。此后,每天早中晚三餐都要燃香、献饭、敬茶酒。“送亡”仪式程序更为复杂、隆重,饭菜也更为丰盛。所有为亡人准备的“金银锞锭”、衣裤鞋袜等都要一一分别装好,写上收用“亡人名讳”,待献饭后“宣包”焚化。献饭烧包时,还要单独在旁边献一碗汤饭,烧些散钱小锞。送亡仪式结束后,七月十四还要继续献饭,直到晚上献过宵夜后,整个中元节才降下帷幕。

腾冲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边疆市,少数民族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其中傣族、回族、傈僳族、佤族、白族、阿昌族6个民族为世居少数民族。

傣族

傈僳族

回族

佤族

白族

阿昌族

艺术

文物

截至2023年,腾冲市文物保护单位共有49个。其中国家级5项,分别是:国殇墓园、和顺图书馆旧址、滇西军都督府成立旧址及叠园集刻、绮罗文昌宫、茶马古道腾冲段(得胜碉遗址、玉璧坡古道石板路、黄竹园铺遗址及古道等12段)。省级12项,分别是英国领事馆旧址、西山坝城址、张文光墓、李根源旧居、艾思奇故居、腾冲文庙、198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护珠寺、和顺民居建筑群、药王宫、龙川江古桥梁、来凤山抗日作战遗址,市级10项,县级22项。县级保护名录86项。

和顺图书馆位于和顺乡村前,西北通大路与双虹桥毗连,左翼与文昌宫为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原为乡人管理,1980年纳入国家建制。2006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顺图书馆的旧址为汉景殿,建于明代隆庆时,为祀奉元末大理总管段功。图书馆始建于1928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也是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图书馆主楼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既有中式的飞檐翘角,又有西式的浮雕门窗,前置花园,美观素雅;馆中藏书万余册,尤以诸多古籍最为珍贵。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底,腾冲市共有各级非遗项目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36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传承人3人;省级项目10项、传承人15人;保山市级项目35项、传承人75人;腾冲市级项目85项、传承人134人。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腾冲市有传统村落97个,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入选国家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其中23个传统村落已创建为A级旅游景区。

和顺镇水碓社区距腾冲城区4千米,截至2024年,国土面积2.48平方千米,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571户1721人。水碓社区位于和顺镇旅游景区的中心地带,是和顺镇“全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顺4A级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区内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一代哲人故里——艾思奇纪念馆、三教合一的宗教场所——元龙阁、百年牌坊——芭蕉溪、久负盛名的滇西著名侨校——益群中学、规模宏大的刘氏宗祠和李氏宗祠。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镇、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社区侨务示范单位、省级美丽村庄、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等称号。

抗战文化

腾冲的历史孕育并产生了腾冲的特殊文化现象——戍边文化,腾冲抗战就是典型表现。腾冲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反攻收复的第一座县城,史称“开反攻胜利之先声”。腾冲抗战中的高黎贡山战役,开辟了二战时期海拔最高的战场。围歼腾冲城守敌的攻坚战,是名副其实的焦土抗战。反攻腾冲之役,是抗战中最彻底的歼灭战。腾冲抗战是声势浩大的全民抗战。腾冲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山头,每一条道路,都曾经弥漫着战火硝烟。所有这些形成了腾冲的独特文化现象——抗战文化。

腾冲市现有的抗战相关的陵园和墓冢有国殇墓园、一九八师阵亡将士纪念塔等。抗战相关的纪念馆和博物馆有滇西抗战纪念馆、史迪威公路博物馆。抗战遗址有来凤山抗战遗址、南斋公房垭口远征军游击队碉堡等。

侨乡文化

腾冲是云南省海外华侨、华人最多的一个市,最早开创云南各族人民侨居缅甸、中南半岛以及南洋群岛的历史,华侨历史久远。腾冲与缅甸接壤,早在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即有一条北起成都(蜀),经腾冲至缅甸、印度(身毒)的“蜀身毒道”(今称西南丝路)。在长期的对外交流交往活动中,华侨把国外的文化带回腾冲,与本地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导,吸纳西洋文化,开放、包融、进取的侨乡文化。腾冲侨乡文化,包括侨乡的村落景观、文化设施、民居建筑、民间文艺、饮食文化、民间工艺、生活习俗等。

截至2024年,腾冲籍在外华侨华人达35万人,分布在缅甸、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和顺古镇是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全国著名的侨乡。腾冲人侨居缅甸的人数最多,时间最长,多集中于缅甸北部的曼德勒、八莫、腊戍、果岭、密支那以及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密瓦铁路、伊洛瓦底江沿线的车站和渡口。归侨、侨眷主要集中在腾越、和顺、中和、荷花、五合、清水等地。重点侨乡有和顺、绮罗、洞山、勐连。

翡翠文化

早在600年前,腾冲人就首开翡翠加工先河,首先在缅甸发现翡翠并进行开发利用,促进了翡翠交易的兴旺发展。当时,从永昌、腾冲至密支那一线曾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腾冲几乎是缅甸翡翠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玉石交易量占全世界的90%。腾冲城内的“小月城”是珠宝商人的聚散地,被人称为“百宝街”。2005年8月,腾冲市被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中国翡翠第一城”称号。2019年、2023年两次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琥珀之都”。

腾冲市高度重视琥珀产业发展,将包含琥珀在内的珠宝产业列为腾冲市六大产业集群之一。截至2023年,腾冲市共有大型琥珀交易市场1个,共有从事琥珀销售的店铺近500家,摊点柜台近5000户。珠宝院校共培养学生3545人。琥珀加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约80户,加工技师200多人,雕刻作坊100多家,雕刻技师近400人,其中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定的中国玉雕大师2人,云南玉雕大师11人、云南玉雕名师55人、云南玉雕师111人。常驻缅甸商人约1000人,从业人员2万人以上。2020年至2023年全市琥珀产业产值近50亿元。

中国人口分界线

1935年,留法归国学者胡焕庸提出了著名的中国人口分界线:“瑷珲—腾冲”线(解放后称“黑河—腾冲线”),在国际上,命名为“胡焕庸线”。腾冲市与瑷珲南北相望,构成该线的两个点。当时绘制完成的地图表明,线的西北方向,占中国国土面积的64%,却仅有4%的人口;而线的另一侧,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另外的96%的人口。2009年,中国地理学会发起“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胡焕庸线”仅次于“珠峰测量”名列次席,成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

地区象征

腾冲市的市树是银杏树。

居于良好的生态气候条件,腾冲花树繁多。其中,根植腾冲的银杏树,常以苍劲的虬枝、繁密的扇形叶片为人们所爱,银杏果用来烹制菜肴或者零食所用都有药食同源之效。截至2019年,腾冲全市范围内种植的银杏树已达2.63万亩,产值高达1540.25万元。种植范围也从农村蔓延到了城市,不仅是能让人们生活更加幸福的“致富树”,同时也成为了最受腾冲市民欢迎的“景观树”。

腾冲市的市花是山茶花(滇山茶)。

腾冲种植山茶的历史悠久。据说,以前腾冲的大户人家,前、后花园里几乎家家都有娇贵的茶花。据统计,截至2019年,腾冲市的茶花种植面积已达62.33万亩,产值高达5516.2万元。来凤山茶花种植基地,也成为了每年初春人们必去打卡的景点,山茶花也成为了一代代腾冲人精神的象征。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4年,腾冲市共有A级景区48个。其中AAAAA级景区2个,AAAA级景区7个,AAA级景区29个,AA级景区10个。A级景区数量在云南省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2023年,腾冲市6年婵联中国旅游百强县、连续4年获评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入选“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评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清水镇被推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帕连艺术村、董官村入选“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全年共接待游客总人次196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9.1亿元。

重要景点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