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5 11:37
膜原,泛指伏邪在体内潜伏的部位,出自于《素问·举痛论》、《黄帝内经》。
(1)广义膜原:泛指伏邪在体内潜伏的部位。清代医家周学海提出“伏邪皆在膜原”说。他认为人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变为伏邪潜伏于体内,附着于“膜原”部位。此膜原为广义之膜原,即伏邪在体内潜伏之所。
(2)狭义膜原:为内外交界之地,乃一身之半表半里,居于卫表肌腠之内,五脏六腑之外的膜及膜所围成的空样结构。膜原与肠胃相联系,上连于宗筋。它既是外邪侵入体内的必由途径,又是体内邪气排出体外的必经通路。若正气衰弱,外邪每由膜原入内,进而侵及内部脏腑;若正气恢复,正气鼓邪外出,内邪每经膜原透达于外。膜原又为三焦之关键和门户,为手少阳所主,其与三焦气机的输布运行密切相关。膜原具有屏障气血,保护内部脏器,抵御外邪深入的功能。膜原是邪气易于潜伏结聚的部位,邪气如停著于膜原,会导致邪气不能与卫气相行,而从卫表排出;膜原分布范围甚广,为邪气结聚较为深的层次,而且,由于膜与膜之间的腔隙相通,邪气淫溢散漫,侵淫范围容易扩大,从而使病情加重。
2.1“膜原”概念的起源
“膜原”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在《素问·疟论篇》中讲,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其间日乃作也。”《素问·举痛论篇》中讲,“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膜原”王冰注:“谓膈募之原系。”《素问识》云:“膜本取义于帷幕之幕,膜间薄皮,遮隔浊气者,尤幕之在上,故谓之幕,因从肉作膜。”其按:募原亦称膜原。可见“募”与“膜”互为通假字,“募原”又可以称作“膜原”。《灵枢·百病始生》中讲,“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耳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丹波元简曰:缓筋即宗筋也),邪气淫泆,不可胜论。”《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注:此处“募原”,指肠外之脂膜。
2.2后世对“膜原”概念的发挥
后世医家对“膜原”这一特殊部位也很重视,对其研究较多,论述也多有发挥,并提出各自特色的观点。
(1) 横膈之膜与其空隙之处皆为膜原
清代医家何秀山在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所作的按语中讲:“《内经》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膜原。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凡外邪每由膜原入内,内邪每由膜原达外。”何氏认为膜原既包括横膈之膜,又包括膜中之空隙。他把“膜”与“原”分别加以诠释,膜为横膈之膜,原为肌腠与胃腑之间的空隙之处,处于半表半里、内外交界之地,与三焦气机的运行输布密切相关。膜原既是外邪侵入人体内的必由途径,又是体内邪气排出体外的必经通路。
(2)人体内夹缝之处的间隙为膜原
清代医家周学海在《读医随笔·卷四证治类·伏邪皆在膜原》中讲:“膜原者,夹缝之处也。人之一身,皮里肉外,皮与肉之交际有隙焉,即原也;膜托腹里,膜与腹之交际有隙焉,即原也;肠胃之体皆夹层,夹层之中,即原也;脏腑之系,形如脂膜,夹层中空,即原也;膈肓之体,横隔中焦,夹层中空,莫非原也!原者,平野广大之谓也。故能邪伏其中,不碍大气之往来,古书所谓皮中淫淫如虫行,及行痹、周痹左右上下相移者,皆在皮肉夹缝之中也。”周氏在《黄帝内经》有关“膜原”的论述基础上,汇通了一些西医学思想,把“膜原”的概念有所拓展,把它定义为人体内的夹缝之处的间隙,膜原范围极广,包括皮与肌肉之间隙、腹膜与腹壁的间隙、肠壁与胃壁的中空夹层、脏腑的系膜与系膜之间的夹层、心包膜与横膈之间的夹层,这些地方都是邪气易于结聚潜伏的部位,而且由于腔隙相通,邪气浸淫的范围容易扩大,从而使病情加重。
(3)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
清代医家薛生白根据湿热阻遏膜原的病理特征,提出“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之说。他在《湿热病篇》自注中讲:“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湿热伏于膜原证,既非阳明里证,又与伤寒之邪传里化热而在足少阳之半表半里证有所区别,根据湿遏热伏的病理特征和湿热秽浊之邪阻遏膜原的症状表现,多近于中焦阳明部位;而从寒热如疟的症状与伤寒少阳证之寒热往来症状相似,但不似疟之寒热发有定期,故薛氏认为“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更为贴切。
3.1 经文
⑴《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
历代注家解释 杨上善《太素·邪客》杨注:“肠胃皆有募有原,募原之下皆有孙络。”
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膈肓之原。”
张介宾《类经·诸卒痛》注:“膜,筋膜也。原,肓之原也。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皆有空虚之处。”
吴昆《素问吴注》:“膜原,膈膜之原系也。”
张志聪《素问集注》:“膜原者,连于肠胃之脂膜,亦气分之腠理。《金匮要略》云:‘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皮肤脏腑之文理也。’盖在外则为皮肤肌肉之腠理,在内则为横连脏腑之膜原,皆三焦通会元真之处。……膜原之间亦有血络。”
日人·伊泽裳轩《素问释义》:“桂山先生曰:‘王注《疟论》云:募原,谓膈膜之原系。与此注异。……桂山先生曰:‘上文云: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张曰:膜,筋膜也。原,肓之原也。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皆有空虚之处,以原为肓之原。恐误。《百病始生篇》云:舍于肠胃之外,膜原之间。又云:著于肠胃之募原。《太阴阳明论》云:脾与以膜相连,盖脏腑之间,有膜而相遮隔,有系而相连接,此即膜原也。故王注《疟论》云:膈膜之原系。马注《始生篇》云:肠胃之外膜原之间者,即皮里膜外也。此说近是。’”
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膜原之下] 膜与募,《经》中常通用。此‘肠胃之间,膜原之下’作‘膜’,《灵·百病始生》篇‘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疟论》与《灵·岁露论》‘横连募原’均作‘募’。据《疟论》‘横连募原’句下,新校正引全本及《太素》、《巢源》均作‘膜’。王注《疟论》云:‘募原,谓鬲募之原系。’注本篇云:‘膜,谓鬲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前后注不同。天雄按:原之常义有二:一为本原之原,指事物的根系。一为平原之原,指空旷的地方。王注两用之,当以后者为是。‘鬲间之膜’,似指横鬲言。若‘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肠胃之外,募原之间’,‘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此膜与募,又不得指鬲间之膜而当谓鬲下之膜,如腹膜、网膜之膜系。”
3.2 经文
⑵《素问·疟论》:“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⑶《灵枢·岁露论》:“其内抟于五脏,横连募原。”
历代注家解释
《太素·疟解》:“其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杨注:“膜原,五脏皆有膜原。其邪气内著五脏之中,横连五脏膜原之输。”《太素·邪解》杨注:“膜原,五脏皆有膜原。其邪气内著五脏之中,横连五脏膜原之输。”
王冰注:“募原,谓膈募之原系。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募作膜,《太素》、巢元方并同,《举痛论》亦作膜原’。”
《类经·痎疟》注:“诸经募原之气,内连五脏。……募音幕。按:《举痛论》及全元起本俱作‘膜原’。”
《素问吴注》:“募原,鬲膜之原系也。”
高士宗《素问直解》高注:“横连膏膜之募原也。”
《素问集注》张注:“募原者,横连脏腑之膏膜,即《金匮》所谓‘皮肤脏腑之文理’,乃卫气游行之腠理也。”
《素问释义》:“桂山先生曰:‘按:《举痛论》王注云:膜,谓膈间之膜;原,谓膈肓之原。义未太明。此云鬲募之原系。乃觉胜于彼注。盖膜本取义于帷幕之幕,膜间薄皮,遮隔浊气者,犹幕之在上,故谓之幕。因以肉作膜。其作募者,幕之讹尔。《太阴阳明论》:脾与胃,以膜相连耳。《太素》膜作募,知此募、幕互误。熊、张并音暮。张曰:诸经募原之气,内连五脏,邪在阴分,故道远行迟。志曰:募原者,横连脏腑之膏膜,即《金匮》所谓皮肤脏腑之文理,乃卫气游行之腠理也。二家之说,并不允当。姑从王义,当与《举痛论》小肠膜原注参看。’”
3.3 经文
⑶《灵枢·百病始生》:“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或著于肠胃之募原。……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
历代注家解释
《太素·邪传》杨注:“肠胃之腑,外有募原……募,谓肠胃腑之募也;原,谓肠胃腑之原也。”
《类经·百病始生邪分三部》张注:“肠胃之外、募原之间,谓皮里膜外也,是皆隐蔽曲折之所。……肠胃募原,痛连缓筋。”
马莳《灵枢注证发微》马注:“募原之间者,即皮里膜外也。”
《灵枢集注》张志聪注:“募原者,肠胃外之膏膜……肠胃之脂膜也。”
日人·丹波元简《灵枢识》:“马云:‘募原之间者,即皮里膜外也。’张云:‘肠胃之外、募原之间,谓皮里膜外也,是皆隐蔽曲折之所。……志云:‘募原者,肠胃外之膏膜。’楼氏《纲目》从是。……志云:‘募原者,肠胃之脂膜也。’”
3.4辨识
按:募原,当为膜原。在《内经》全书中募原5次,膜原2次。
募通膜,乃通假字,募为借字,本字当为膜,应读膜(音mo)音,非读暮(音mu)音。
膜,《说文·肉部》:“肉间胲膜也。”段注:“《释名》:‘膜,幕也。幕络一体也。’”
《释名·释形体》:“膜,幕也。幕络一体也。……先谦曰:‘《说文》:膜,肉间胲膜也。在皮里肉间,周于一体,故云:幕络一体。’”
《汉语大字典·月部》:“膜,生物体内象薄皮的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如耳膜。”
《中医大辞典》:“膜,①体内形如薄皮的组织,如耳膜、筋膜等。”
原者,《尔雅·释地》:“广平曰原。”指宽广平坦的地方。如《素问补识》所云:“为平原之原,指空旷的地方。”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膜,皮肉、筋骨、脏腑间的膜状组织。……膜原,指上焦心肺与中焦胃肠间的膜状组织,因其广而平,故名。”
膜原,《中医大辞典》:“又名募原。①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
《内经词典》:“募原,同膜原。膈膜。募通膜。”
综上所述,膜原,指膈膜,即膈下腹腔脏腑之膜,《素问补识》所云“如腹膜、网膜之膜系”者也。此为包裹腹腔内脏腑的脂膜,即腹膜。而《中医大辞典》之注欠妥。
现代医学认为,腹膜为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呈半透明状。腹膜包括脏层和壁层,它们之间相互折返移行,形成许多结构,这些结构不仅对器官起着连接和固定的作用,也是血管、神经等进入脏器的途径。根据结构和部位的不同,分为网膜、系膜和韧带三种。其间含有神经、血管,或淋巴管、结缔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