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结膜炎

更新时间:2024-05-19 22:45

膜性结膜炎(membranous conjunctivitis)又称白喉性结膜炎(diphtheritic conjunctivitis),即为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特点是睑结膜表面有一层不易剥脱的灰白色膜样渗出物,多同时伴有鼻咽部白喉发热及其他全身中毒症状。由于白喉疫苗的广泛接种,目前本病在我国已极为少见。

概述

流行病学: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病因

白喉杆菌为革兰阳性细菌,因细菌侵袭力弱,一般不侵入深部组织和引起菌血症。

发病机制:

白喉杆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白喉外毒素毒性强烈鶒,可破坏细胞的蛋白合成使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血管扩张,引起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并与坏死细胞、白细胞、细菌等凝固成纤维蛋白膜外毒素在局部吸收后,经淋巴或血道散布全身,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及神经、肌肉中毒性病变鶒。

临床表现

多双眼发病,起病急骤,眼睑肿胀结膜高度充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同时伴有鼻咽部白喉、发热及其他全身中毒症状,有时还引起肾炎及眼外肌麻痹等

根据白喉杆菌的毒力和局部炎症反应的程度结膜炎的严重程度轻重不一轻者病变仅侵及浅层黏膜组织睑结膜表面附有灰白色膜,除去此膜其下结膜组织无明显损伤及出血炎症消退后可不留瘢痕,很少引起角膜的严重并发症重者病变侵及深层组织坏死反应严重,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膜性渗出物强行剥离时其下结膜出现溃疡、出血,眼睑高度肿胀坚硬不易翻转,由于粗糙的睑结膜的机械性损伤、坚硬的眼睑组织压迫以及细菌和毒素对角膜的直接损伤,可出现角膜并发症,形成角膜溃疡乃至穿孔。

并发症:

溃疡面愈合可形成瘢痕导致睑球粘连、眼睑缩短、睑裂闭合不全、内翻倒睫结膜干燥等并发症,并可引起进一步的角膜损害。

诊断:

有咽白喉、喉白喉或鼻白喉病史及全身症状典型的膜性结膜炎表现,结膜分泌物涂片及膜边缘区域结膜刮片或培养有助诊断健康搜索。

鉴别诊断:

假膜性结膜炎:有些病原体导致的严重的急性结膜炎,在结膜表面可形成一层膜性渗出,是由从血管中渗出的蛋白和纤维素在结膜表面凝结而成,故称假膜性结膜炎,实际上,假膜的形成是炎症反应的表现,并不具特异性健康搜索。除急性结膜炎的一般症状外,结膜囊分泌物明显增多,睑结膜及穹隆结膜表面出现灰白色膜性渗出健康搜索渗出膜一般易于剥离,剥离后其下方结膜可有少许出血,无明显溃疡,随即可再形成新的假膜个别严重病例渗出膜不易剥离,剥离后创面呈溃疡状出血较多;一般经1~3周,假膜可逐渐消失。由于多种炎症的急性结膜炎均可伴有假膜,故还应根据其他的临床特点全身情况及病原学检查做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

结膜刮片做细胞学检查及细菌检查,必要时取结膜囊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明确病因并指导治疗。

其它辅助检查:

借用喉镜确定鼻咽部白喉的诊断,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

治疗

首先要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若单眼发病,应戴透明眼罩避免感染健眼。

1.全身治疗 主要包括抗毒素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白喉抗毒素可以中和局部病灶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已和组织细胞结合的毒素不能中和,故应及早应用鶒,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剂量。青霉素G可抑制白喉杆菌生长和抗毒素合用,可缩短病程,剂量为40万~80万U,2次/d。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同时对症治疗各种全身中毒症状。

2.局部治疗 冲洗结膜囊,除去分泌物,局部频繁滴用10万U/ml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其他广谱抗菌药物滴眼液,同时给予大量抗生素眼膏以保护角膜预防睑球粘连,并发角膜溃疡时应按角膜溃疡治疗。

预后

预后良好。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