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是

更新时间:2024-09-06 09:15

自以为是(拼音:zì yǐ wéi sh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尽心下》。

成语出处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自以为是”。

成语典故

一次,万章在同老师孟子闲聊孔子周游列国,到陈国后想回鲁国的事时,谈论了三种人:狂放之人,狷介之士和好好先生。

孟子对这三种人都是持否定态度。万章问孟子道:对好好先生,孔子竟然认为他是贼害道德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孟子答道:这种人,你否定他,却举不出他什么具体过错来,要批评他,也无什可批评的;他同流合污,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大家还都喜欢他,他也自以为是。但是,他所有这些,与尧舜之道都是相违背的。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孔子说过:他厌恶那种似是而非者,厌恶芳草,因为怕它把禾苗搞乱了,厌恶好邪小人,因为怕他把仁义搞乱了,厌恶花言巧语者,因为担心他把信义搞乱了,厌恶郑国音乐,因为怕它把雅乐搞乱了,厌恶紫色,因为怕它把红色搞乱了,厌恶好好先生,因为担心他把道德搞乱了,君子使一切事物返回到正道上来就可以了。而孟子所说的“众皆悦之,自以为是”则被后人用于形容人主观固执不虚心。

成语寓意

自以为是的人,往往盲目骄傲自满,满足于已有成绩,不认真学习新理论,不吸收新知识,不去研究新情况和深入思考问题,不接受新事物,最后害人害己,使自己陷入自危的境地,不能脱身。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便一个人再博学多识,他所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都不可能认识事物的全部。所以,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适应变化的局势,才能根据局势采取最恰当的举措,才能不断与时俱进。

成语运用

“自以为是”指自己认为自己正确,形容主观不虚心的态度。主谓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宋·朱熹《答汪尚书》:“又自以为是,而大为穿凿附会以文之,此其所以重得罪于圣人之门也。”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荆公自以为是,复倡为三不足之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清·李汝珍镜花缘》八四回:“世人往往自以为是,自夸其能,别人看着,口里虽然称赞,心里却是厌烦。”

逸闻趣事

北宋宋神宗时期有个文学家叫苏轼(号东坡),他年轻时就很聪慧,不仅过目成诵,而且能出口成章,宰相王安石对他十分器重。苏轼自恃聪明,经常在人前卖弄自己。

有一次,他看了王安石《咏菊》诗中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两句后,认为这两句诗的内容不符合事实。在他看来,黄花(即菊花)敢与秋霜挑战,因为它的花凋落得晚,所以花落时只是焦干枯烂,而不会落瓣。如此一来,那句“吹落黄花满地金”就与实不符了。

想到这里,苏轼就在这两句诗之下又写了“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两句,意在讽讥王安石。王安石看了苏轼的两句诗后,觉得他太狂妄自大了,于是便将他贬到黄州,当了个小小的团练副使。

转眼间,秋天到了。苏轼看到了黄州菊花凋落时满地铺金的情景,心里颇有感慨地对朋友说:“我当初被谪黄州,还以为是王安石恨我揭他的短处,公报私仇。谁知他并没有错,倒是我自以为是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