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居作用

更新时间:2023-10-05 15:53

自居作用又称为认同作用、求同作用、表同作用或同一化。是国外犯罪心理学术语。指出于一种动机有选择地模仿别人某些特质,以掩饰自己的缺点或不足的心理防御机制。精神分析学将自居作用分为4种:(1)自恋性自居作用,即把对自己的某些特点的发泄作用外导于具有和自己相同特点的其他人或物;(2)目标定向自居作用,即通过仿效那些已经达到自己所向往的目标的人,从而使自己也获得成功;(3)对象丧失性自居作用,当因为丧失或不能得到所需要的对象时,便将该对象所希望的特点纳入自己的人格;(4)强制性自居作用,即人们为避免受到惩罚,而将有权威力量的人提出的清规戒律融合于自己的人格之中。

自居作用与模仿

自居作用与模仿有区别,模仿是有意识和自愿的。

含义及种类

自居作用这一概念最早见于的书信。

迈斯纳(Meissner, 1970)总结出弗洛伊德提到五种类型的自居作用:

(1)梦认同。梦中凝缩机制的一种,主体的自我通过梦认同在显梦中用他人的意象来表达自己;

(2)癔症性认同。主体同化客体的特性或表征,表达出源自潜意识中共同因素的相似性,这种同化是功能性的和病理性的;

(3)原始性认同(primary identification),在存在任何客体关系前,原始的、初级的对客体情感依附(emotional attachment)。例如婴儿刚出生时还不能区分自己与外部世界,对父母依恋,把父母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无意识地接纳父母的特征;

(4)自恋(次级)认同(narcissistic (secondary) identification)。当抛弃客体或丧失客体后,通过内投射客体的方式退行性地替换被抛弃的客体,例如当婴儿看不见母亲时,将母亲的形象内化并不断幻想母亲的形象,这种认同对自我与超我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5)部分性(次级)认同(partial (secondary) identification)。这种认同基于对某一特质的知觉而不依赖客体关系,例如对邻居的男孩具有强壮肌肉的认同,或者是由于某一群人喜欢同一种音乐,而对他人认同,由于人们能互相认同,促进了个体的社会生活。部分性认同是一种对集体的形成有重要意义的机制,有助于独特个性的发展和自我的形成

其他精神分析家也描述了许多类型的认同,如与攻击者的认同、反认同(counteridentification)、伪认同(pseudoidentification)、一致性认同和互补性认同(concordant and complementary identifications)、粘附性认同(adhesive identification)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