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31 16:08
皮亚杰用于描述儿童6、7岁以前心理特点的一个概念。皮亚杰认为,在心理发展的初期,自我和外部世界还没有明确分化开来。婴儿把每一件事情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样。也就是说,婴幼儿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断和理解事物、情境、同人的关系等,而完全不能采取别人的观点,不去注意别人的意图,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同样不能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去看问题。
与社会性言语相对。指儿童的说话并非是对一定的听者而说,而完全是为了自己或为了和当时活动中偶然在场的人相联络的快乐而说,多以单一事项为主,不以提供信息、提出问题或进行交流为目的,无意去影响他人,常忽略他人的反应和意见。皮亚杰把自我中心言语分成三类:①重复。为了发音的愉快而重复几个字或声音。②独白。儿童对自己说话,把自己的思想通过声音表达出来。③集体独白。儿童在多人面前大声地对自己说话,并不注意听者,听者的存在只是提供一种刺激,因此并不引起对话。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非社会性言语,是2~7岁儿童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意识的表现。国内外不少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都表明自我中心言语在幼儿期的普遍存在。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中心言语减少,社会性言语逐渐增加。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等人认为,自我中心言语实际上是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式,是由言语的交际机能向言语的自我调节机能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
婴儿时期的自我中心化。儿童刚出生时没有自我意识,心理活动也只是本能活动的练习。然而儿童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真正的能动性,即早期感知运动的同化作用。起初,儿童把世界的一部分同化于自己的吮吸动作中,甚至会把他周围的世界看成是可吮吸的世界。不久,同一个世界又被看成是他所看见的世界、他所听见的世界等。这时,由于不同的动作尚未彼此协调,每种动作各自把身体一部分与客体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孤立的整体,而且每种动作的参照系只是身体本身。于是就形成了以自己身体为轴心的自我中心状态。这种自我中心状态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
儿童2周岁以后,进入了前运算思维阶段。由于语言的出现,儿童的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自我中心思维。这种自我中心思维突出地表现在象征性游戏中。因为儿童还没有形成成年人的兴趣、习惯,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为了像成人那样有效地满足自己在理智上、情感上的需要,只有通过游戏来满足。在游戏中,儿童需要一种自我表现的工具,需要一个由他创造并服从于他的意愿的信号系统,这就是象征性游戏。这里,不是儿童顺应现实,而是把现实同化于自我。前运算水平的自我中心化主要表现为自我中心化思维。
在认知发展的初期阶段,儿童通常缺乏判断能力(Piaget,1926;Inhelder&Piaget,1958)。在感知运动阶段,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sm)表现为儿童不能将行为的主体、行为的对象及行为本身区分开来。随着他们生理的成熟,开始了心理发展的去中心化(decentring)。婴儿能够认识到具体行为能够产生预期的结果以及新奇刺激可以导致新的相关行为。例如,一个人若想开灯的话,就不能去拧收音机的旋钮。去中心化是贯穿于个体生命发展各阶段的一个过程,该过程促使人们更加客观地去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在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主义表现为不能将自己和他人的视角和经历区别开来。当一个4岁的女孩给你讲述她在动物园时的趣闻时,她的口气表现得就好像你也曾经经历过一样。300当一个3岁的男孩在电话中和他的祖母,讲到自己房间里的某件东西时,他可能会直接就去指该东西,而完全意识不到祖母根本不能通过电话看见这一切。
自我中心主义第三次集中出现在儿童由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转型的时期。由于儿童形成假设系统的能力已经有所发展,他们开始在已经形成的系统中对自己及他人的行为提出一些假设。例如,一个处于青少年早期的男孩认为合作是一种比竞争更好的互动模式,他坚持认为合作应该会为他人及整个团体都带来好处。如果男孩发现老师、父母以及同伴有一些竞争的经历,甚至会乐于进行竞争时,他就会感到非常气愤。他可能会这样想,既然合作会比较有利,为什么这些人还要坚持他们那种热衷于战胜对手的不合理的态度,并以此为乐呢?这种自我中心主义说明了他们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假设系统并不能为他人所采纳。
在青少年早期,去中心化使得青少年能够意识到一个人的理想不可能被所有的人接纳。我们生活在一个务实和功利的社会之中,大部分人的目标和他们所渴望的并不一致,青少年会逐渐发现他们对于人生的规划必须不断的调整以适应他人的期望和需要。随着他们形式运算思维发展的日趋成熟,他们的自我中心主义也就逐渐消退。
青少年早期的自我中心主义有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不仅会影响到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而且也会影响到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两个特点是:第一,青少年在他们意识范围扩大时可能会感觉到一种疏离感。他们常常会考虑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或对将来远景进行展望,甚至为当前一些事情可能导致的结果而担忧,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会充斥于他们的脑海。大卫.艾尔金德(DavidElkind,1967)将这个阶段形容为个人寓言(personalfable)的形成阶段,此时他们大多会关注自己独有的感受并保持某种信念。青少年认为这一切都是独一无二的,认为他们自己是如此的洞悉世情,因此不为他人所理解并会感到孤独。这些想法会阻碍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并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社会交往。第二,处于青少年早期的个体常常认为自己是他人关注的中心。艾尔金德(Elkind,1967)将这种现象称为假想观众(imaginaryaudience)。他们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而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其他人关注的焦点。这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性使得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变得古怪而不自然。一方面,他们认为别人在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也是去中心化、将注意力转向他人以及关注在他人眼里自己表现的如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这种关注他人观点和评价的能力也增强了自我意识。
自我中心主义并不是仅存在于青春期的问题,在意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人们都极大的依赖于自身的经验和感知,借以减少由不确定感所带来的焦虑。随着形式运算的发展,人们逐渐变得重推理轻经验,重知识轻见闻,这可能会使得人们的世界观仅局限于他们所熟悉的信念。我们可能会拒绝承认新奇事物而仅仅把它当作我们熟悉慨念的一个特例。我们可能仅仅只是因为它们与我们以往的知识结构不符而否认活生生的事实,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相信自己先前的假设总是要比不断对自己的预期进行质疑更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