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药疗

更新时间:2024-03-03 21:25

自我药疗(self-medication)是指在没有医生或其它医务工作人员指导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非处方(OTC)药,用于缓解轻度和短期的症状或不适,或者用于治疗轻微的疾病。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合理使用有助于健康,不合理使用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发生率

国外自我药疗发生率

有研究显示,自我药疗状况普遍存在于世界范围内,并且各地区自我药疗率差异较大。据文献报道,埃塞俄比亚的自我药疗率约39%,其中80.6%的人表示不知未经医生建议而自我药疗的潜在危害。葡萄牙的城市药店消费者中自我药疗的购药占26.2%;农村药店消费者中自我药疗的购药占21.5%。在英国调查发现,93%在接受调查前1个月有疼痛经历,其中1/3自行使用非处方镇痛药。约旦的自我药疗率为42.5%;墨西哥的被消费药品中自我药疗占53%;智利的自我药疗率高达75%。苏丹的一项调查表明,81.8%的人在接受调查前2个月未经医学咨询而自我药疗。各国自我药疗发生率也各有差异,但仍旧可以看出,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自我药疗均是较普遍的自我医疗行为。

国内自我药疗发生率

我国2003年度“消费者购药行为与影响因素的深度研究报告”表明:约82.5%的消费者有过进药店购买药品的经历。我国卫生部2004年12月发布的第3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居民2周内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48.9%,其中采用自我医疗的患者达73.0%;2009年发布的第4次调查数据显示,发病未就诊者比例为38.0%,其中采用自我医疗者为70.0%。对药店消费者的调查发现,人们身体不舒服时,选择自我药疗者大于50%。另有对1个月内居民用药状况的调查显示,63.6%未去医院就诊而采取了自我药疗的方式。2011年2月,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首次公布了《中国止痛类非处方药认知度网络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约有70%的家庭存在自我药疗不当的问题,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12%~32%,这些均反映了我国居民对于自我药疗知识的缺乏,并由此造成了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处方药制度的改革完善以及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但不能否认,我国居民的药物知识还相当匮乏,这就使得自我药疗存在较大的风险。

益处

(一)可使全民用药状况得到改善,公众具有更多更便利的健康保健机会

公众通过社区健康保健服务系统、大众媒体、因特网、非处方药广告等渠道获取医疗保健和用药的信息,采用自我药疗的方式解决健康与保健方面的问题,对一些无需医药咨询的症状实施快速、有效的缓解手段,比去医院诊疗更便利,不必挂号、候诊,节约了时间和费用。

(二)减少公众对国家医药资源的依赖,缓和对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压力

自我药疗的实施将改变人们过去生病不分大小、轻重都去医院的观念,小病自我药疗。用药者可选择更多的价格相对低廉的非处方药品,从而抑制了国家公共医药卫生费用的增长,减少了个人医疗帐户的支出,实现了对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最佳利用。

(三)强化社区药师的药学服务作用

用药者对药品消费将不再满足于仅仅到药房买药,而是希望在买药的同时能够享受到更周到、细致的用药指导和咨询服务,充分实现“自我药疗,自我保健”的价值。因此,在这一领域内,药师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

风险因素

非处方药同样具有药物的双重性

自我药疗应用的是非处方药,非处方药虽然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且在日常剂量下小心应用是安全的,但非处方药毕竟也是药品,除了具有治疗作用外,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同时,用药者也不可能全都严格按照其说明书应用。2000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根据耶鲁大学公布的一项应用去甲麻黄碱(PPA)患者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对照研究结果,决定将去甲麻黄碱从非处方药及处方药品目录中撤出来。我国首批公布的160种非处方中成药中,公开报道诱发不良反应的共涉及34种、116例。浙江省丽水市5家医院呈报的2000年~2001年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277例)中,由非处方药引起的有38例,占ADR总数的13.72%。这些资料均表明,非处方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安全的。

用药者对非处方药选择不当

一些用药者不能准确判断自己得了什么病,只是凭经验买药,或是让广告和亲友“左右”自己用什么药,故可能造成用药不对症,用药后效果不明显,甚至导致病情加重及产生其它不良结果。瑞典药房199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因药物适应证不明引起的用药问题占非处方药问题的33.5%。

用药者不具备理解非处方药风险的能力

一些用药者不关心非处方药的不良反应,以为可以随意选购的药品就是安全的,有些人甚至误认为用药量大些、用药种类多些,则治疗效果会好些,因此随意加大药量,将具有同种治疗作用的不同药品联用或将中、西药合用,甚至有些人还在应用处方药的同时应用非处方药。1998年~1999年,美国一项人口用药形式调查显示,2590例成年用药者中,7%的人同时用5种或5种以上的药物,而在处方药应用者中,有16%的人同时还用植物药或各种补充剂。其结果可能是导致用药的风险因素增加。多种药物合用,难以避免药物作用重叠,易造成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毒副反应或蓄积中毒发生率增加。

用药者不能正确理解和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

用药者在看不懂药品标签、说明书或对其一知半解时,可能在用药剂量、用法和疗程等方面发生错误,如用药量不足或太大,应用方法或时间不正确,疗程太长等,导致疗效不佳、无效、发生不良反应或药物中毒等不良后果。在调查的653例抗感冒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诱发ADR的药物涉及16种抗感冒药,4例死亡病例都是因为用药过量或长时间用药造成的。

一些特殊人群用药风险性高

幼儿、年老体弱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因其特殊的生理状况,对各种药物的反应与一般人群不同;有药物过敏史者、肝肾疾病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差,敏感性强,这类人群的用药风险性较高。有资料报道,141例儿童急性中毒患者,治疗用药是最常见的造成中毒的物质,占总数的36.2%,其中26例是由于服药不当或过量造成的。妊娠期妇女应用非处方药的安全性同样需要注意,因为药物吸收后往往经胎盘转运给胎儿并积蓄。由于胎儿不具备“处理”药物的能力,如肾功能和代谢功能等,可能对胎儿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国内有报道称,11例应用抗感冒药的孕妇,出现先兆流产5例、畸胎3例。有人认为,随着非处方药日益广泛的应用,妊娠妇女自我药疗的现象有增加的趋势,非处方药虽然经过长期观察认为在成年人中可安全应用,但对胎儿的影响还缺乏充分的依据,其应用产生的后果尚需进一步研究确认。

非处方药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尚不规范

我国在2001年已颁布实施了《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范》,但目前的执行情况仍不容乐观。两项对我国上市非处方药标签、说明书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非处方药中,标签、说明书应具有的相应项目齐全者无,大部分项目叙述过于简单,尤其突出的是不良反应、禁忌证和注意事项3项,有的甚至只字未提,给消费者以非处方药就是“保健药”的误导。这使得消费者无法获得安全用药的全部信息,埋下风险隐患。

药师的药学服务功能不健全

自我药疗的积极作用之一是能够促进和加强药师药学服务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药师的社会地位。在英国,83%的全科医师十分愿意让只患有轻微疾病的患者求助于药师,英国卫生部也十分支持首先由药师承担只患有轻微疾病的患者的健康护理工作。目前,我国零售药店由专业人员负责药物咨询服务工作的寥寥无几,国家对药物咨询服务尚无规范化管理的实施细则,也缺少先进的信息服务手段,药师的药学服务意识淡薄,应具备的医学知识和药疗知识不足,缺少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指导安全用药的经验积累,不能满足消费者安全用药的需求。

风险防范

(一)在了解相关医疗常识后再自我药疗,不能盲目自我服药。

(二)确定自我用药的健康问题属于自我药疗范畴。

(三)购药时可咨询药师,选择适合的非处方药,服药前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四)认清药品包装右上角的OTC标识。

(五)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的标注,自行服用非处方药一段时间后(一般为3~7天不等),症状没有减轻甚至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自我药疗与适应疾病

适合自我药疗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凡成年人出现头痛;咳嗽黏痰;关节、肌肉、手臂痛,腹痛;背痛;紧张、抑郁不安;足趾肿胀、鸡眼;感冒、流感、流鼻涕;消化不良;失眠;不明原因的疲劳等情况时,都可用非处方药自我药疗。

不适合自我药疗的疾病

俗话说“小病去药店,大病上医院”其实所有的“大病”都不适合自我药疗,尽管这些疾病本身可能为生活中的常见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肝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肾病等。这些“大病”是需要专科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后给出合理的处方,患者根据医生处方用药。

相关杂志

《自我药疗》杂志是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创办的,国内第一本针对药店、社区和普通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用药杂志,图文并茂,成为长期进行自我药疗知识宣传的载体。

栏目介绍

本期策划:围绕自我药疗领域的医学、健康、保健知识策划出的当月重点话题

人物:自我药疗产业界优秀人物的专访,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出该采访对象的自我药疗方法,或对自我药疗产业的真知灼见,以期能为读者提供正确的自我药疗方法或带动自我药疗产业的发展。

安全用药:通俗讲解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如药物不良反应、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不合理用药等问题。

掌中宝:药店常见疾病谱中疾病的诊断、鉴别、用药常识,及生活防治建议。

名家谈药:知名专家讲述药物趣事,注重趣味性,故事性,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了解药品知识。

慢病管理:属于自我药疗范畴的慢性病的长期有效自我药疗及保健方法

对症下药:指导普通消费者依据自身症状进行自我诊断、进而合理选择OTC产品进行自我药疗。注重读者进行自我药疗的可实践性、通俗易懂。一看就懂,一用就会。

药师在身边:针对当月健康日及重点话题进行策划,请执业药师针对该话题阐述疾病保健、预防、治疗等各个相关常识。

国医国药:祖国医学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著名医生著名方剂的发明故事,应用故事。

小月药箱:执业药师——小月,为您讲述药物应用知识。

庖丁解药:像“庖丁解牛”一样,解读OTC品牌药物的基本知识。

健康药历:针对当月健康日或高发疾病的用药注意事项的提醒、健康建议。或药店相关促销、优惠活动介绍。

天使交流:店员为消费者提供药学服务的交流平台。关注药师、店员、社区医生工作中的药学服务的经验交流体会等,以店员供稿为主。

育儿:各年龄段儿童的出现不同问题时的自我药疗手段。

我的故事:自我保健、自我医疗的个人经典故事,由小见大,多角度、多层次解析自我药疗。

药食同源:以介绍一种食物为主,由营养专家把关,全面深入阐述它的食疗、保健作用,搭配具体做法。

药妆:药妆特性、功能、优势、品牌等美容知识、方法的传播,力求行业高度的规范。

杂志宗旨

《自我药疗》杂志秉承负责任的办刊宗旨,以实现全民健康为目标,不断传播自我药疗知识,促进中国自我药疗产业发展。

杂志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湖北大家报刊社

主管单位:长江出版传媒集团

协办单位: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1489 邮发代号:38-517

国内统一刊号:CN42-1802/R 每期零售价12元/期 全年优惠价120元/年

创刊日期:2009年9月

每月一期

出刊日期:每月5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