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31 10:12
自贡石窟寺石刻,是指分布于自贡市境内的石窟寺石刻。
从时间上看,修建最早的始于唐代,并且有23处之多,最晚的修建于1946年,另外宋代石刻7处,唐宋时期1处(来牟千佛崖摩崖造像),明代4处,清代43处,中华民国时期10处。
自贡市的石窟寺石刻在唐代主要以摩崖造像为主,从现存数量上看,它们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到了宋代之后,石窟寺石刻快速发展势头一定程度上开始放缓,明代陷入了低谷时期,到了清代又再次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总体而言,表现出了较强的时代延续性,是四川石窟寺石刻有别于全国其他省份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89处石窟寺石刻中,摩崖石刻共37处,摩崖造像34处,石碑15处,其余3处。
近一步细分,唐代石刻造像22处,摩崖石刻1处;宋代石刻3处,摩崖造像3处,比较特别的是葛仙山摩崖造像及石刻(葛仙山石刻);明代摩崖造像2处,摩崖石刻2处,清代石刻21处,石碑15处,摩崖造像6处;中华民国时期石刻9处,曙光中学敬思碑1处。发现从摩崖造像到摩崖石刻转变的时代轨迹,早期主要以摩崖造像为主,逐步向石刻转变,清代以后,主要以摩崖石刻为主。
从地域分布上看,荣县有42处,富顺县20处,大安区8处,自流井区和沿滩区各7处,贡井区5处。荣县和富顺两县,历史悠久,石窟寺石刻留存较多,时代也较早。透过它们,我们能看到中原文明沿着川北逐步向川南扩展的历史脉络。自流井清代摩崖石刻较多,也进一步验证了自清代开始,自流井区才开始迅速发展。
这些石刻作品多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荣县大佛传递出来的唐代自贡宗教、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等内容;乐善坊出现了最早关于“自贡”的记载;富顺临江寺石刻题记记载寺庙建立、庙产等宗教历史、地方经济史、社会状况等诸多史料;保障东南石刻记载了清末社会的动荡;冯玉祥所书的“还我河山”摩崖石刻记载了抗日战争,并由此引发的自贡人民为了抗战作出的贡献;迎猫祭虎石刻记载的祈祷来年丰收的农耕文明和社会风俗;赵熙石刻碑的书法艺术等莫不如此。
荣州大佛(荣县大佛)始建于唐代,从白雀寺龙洞开始造像(今罗汉洞)。乾隆本《荣县志》记载:“大佛山在东城一里,唐人刻大佛,与山齐。架殿十层,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今佛像巍然,而筵楹横竖……”根据赵熙的诗云:“金像巍巍入太虚,元丰元佑八年成”推算,荣州大佛贴金工程是宋代元丰年至元佑年,用了八年时间才完工。
民国《荣县志》描述大佛的规模:“旧时寺门、抵今溪岸”,可见当时的恢宏气势。大佛身通高36.67米,头长8.76 米,肩宽 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是世界第一大释迦牟尼佛(现世佛),第二大石刻大佛,仅次于乐山弥勒大佛(未来佛)。
后龙山摩崖造像位于荣县旭阳镇天车村19组,2012年7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龙山西南方向崖壁上刻有一尊半身弥勒,近乎圆雕,通高6.33米,坐北朝南,头饰螺髻,耳坠大环,身罩披肩,于胸前结法印,造形独特,为荣县所仅有。佛像原有庙宇,当地人称大佛寺,后被大火焚毁。
《四川唐宋佛道龛窟总录·自贡卷》记载:吕仙崖摩崖石刻菩萨坐像(吕仙崖摩崖造像)与盛唐——中唐长安出土的圆雕菩萨造像特征相似,风格属中唐造像。
对于探索自贡文化发展历程和当前自贡文化、自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贡石窟寺石刻是一幅悠久的画卷。这些石窟寺石刻寄托了古人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贡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