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23:50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吟咏了诗人在流放之地的孤独之感,以及不能与挚友相会、不能回到朝廷的悲愤心情。这首诗虽即兴而作,但情感充沛,语言流畅,生动感人。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1
逐臣北地承严谴2,谓到南中每相见3。
岂意南中歧路多4,千山万水分乡县5。
云摇雨散各翻飞6,海阔天长音信稀7。
处处山川同瘴疠8,自怜能得几人归9。
我们这些有罪的臣子,受到了严厉的处罚,从北方流放到南荒,原以为在南荒大家还能够经常见面。
谁料到南中会有这么多岔道,千山万水使各个乡县重重相隔,哪里还能见到朋友们的面呢?
我们由朝士而逐臣,一旦被祸,凄惶如许,恰似翻飞不定的浮云飘雨,各各独处一方,不仅无缘相见,而且音信难通。
中原人大多不适应岭南偏僻地区炎湿的气候,有的贬官就因此走上了不归之路。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卧病之机,率羽林军发动政变,诛除武氏佞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辟。这是唐代历史上的一大事件,当时影响所及,一批文人朝士因“倾心媚附”二张而尽数被贬至岭南各远恶诸州。作为武氏朝廷的词臣的诗人,难逃此厄,被贬为泷州参军。他在赴贬所途中,经端州驿站停留,见到一起被贬而先期经过此地的同朝文友杜审言、沈佺期诸人在墙壁上留下的题诗,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诗。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诗的开头两句平实追叙,道出来此“南中”的事由,也流露出与杜、沈诸人的友情及对他们的思念。当初,他们身受严厉的责罚,被贬岭南,内心满怀惶恐忧惧。唯可自慰的,只是到贬所后,虽属沦落天涯,然尚有相晤之机,彼此可以同病相怜、排除烦忧。此处,“北地”与“南中”相对,一指朝廷,一指贬所。唐时岭南尚属蛮荒之地,穷山僻塞,交通不便,瘴疠流行,北人多视为畏途。故诗人突出地理方位,正是以京城的繁富安乐与南中的蛮荒僻远作鲜明的对比,流露出对故乡、对京洛的无限怀念和对前途的忧虑畏惧。三四两句紧承“每相见”而述及目前的不相见。“每相见”是逐臣们的自我安慰和一厢情愿,而眼前的事实却很残酷:空见笔迹而不见其人。南中歧路多,不独千山万水,更复分乡分县,要说相见,甚是不易。从自然到人事这两个方面,都使诗人极度感伤失望。然后,“云摇雨散” 承前“歧路多”,“ 海阔天长”承前“千山万水”,继续抒发感慨。末二句以瞻念前途,自问难归总束全诗。
就这首诗而言,由见题壁而引发对友人的思念,进而表露被贬岭南的愁绪,其情感发展由失望感伤、孤独寂寞而凄苦愁虑、迷惘忧惧,真切地道出了被祸贬官的内心心理,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首七言古诗平易晓畅,明白如话,于平易中见奇妙。诗的遣词造句十分贴切自然,而且极富表现力;恰切地运用了双声、叠韵及重复,读起来音韵和谐,错落有致。全诗八句话,五十六个字,写得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明代叶羲昂《唐诗直解》:情苦语直,真正高情。
明代李攀龙《唐诗训解》:此诗语意三转而哀益深,可为趋时附势若之戒。
明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此如五盘岭,愈转愈深,一字一泪。
宋之问(656—712年),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临汾)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武后时官尚方临丞、左奉宸内供奉。因诏事张易之被贬为泷州参军。不久逃归洛阳,为修文馆学士。中宗朝官考功员外郎,知贡举,因受贿贬越州长史。睿宗时流放钦州,玄宗初赐死。其诗与沈佺期齐名,并工律体,时号“沈宋”。后人辑有《宋之问集》十卷,《全唐诗》编存其诗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