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37
石臼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和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博望区三区一县交界。湖西部与长江支流青弋江、水阳江、姑溪河连通,湖北通过天生桥河与秦淮河连通,属长江流域湖泊。其中,水阳江是其主要水源,姑溪河是主要泄水通道。
石臼湖的名称由来,据《当涂县志》载,是因湖形酷似石臼,故称之。南京市境内又称北湖(相对于固城湖称南湖)。它与丹阳、固城二湖,通称三湖。
“石臼湖”之称,较早出现于北宋乐史在雍熙四年完成的地理著作《太平寰宇记》,此时丹阳湖不再作为各湖的统称了。《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九江南东道二载:“丹阳在县西南一半与当涂县丹阳湖相并,石臼湖在县西南三十里西建阳岸,广一百六十余里,北枕横山,连临廪西邱黄三山,又有军山塔子马头雀垒四山并在湖中”。
石臼湖,位于北纬31°23′-31°33′,东经118°46′-118°58′之间。在江苏省西南部、安徽省东部,2012年以前,湖区跨江苏南京溧水、高淳和安徽当涂三县。2012年9月12日,湖西北岸当涂县博望镇并入新成立的马鞍山市博望区,湖区跨江苏南京溧水、高淳和安徽马鞍山当涂、博望三区一县。
石臼湖的面积,在正常水位下,1950年代面积为250多平方公里,1990年代后为200多平方公里。1990提供以后面积记录各种资料差异不大,1950年代则有所不同。并且面积在不同水位,不同时期有较大差异,具体情况是:
1990年代的《南京市志·自然地理志》,1949年前,石臼湖面积为264平方公里(另一说为263平方公里)。1990年代,湖泊长22公里,最宽处14公里,湖底高程5.5米,面积为207.65平方公里,为1949年前面积的78.6%。
1990年代的《江苏省志·地理志》则为201平方公里(相应水位为6.93米)。
1990年代的《安徽省志·自然环境志》载:湖区东西长22公里,最大宽度14公里。235平方公里(其中安徽99平方公里,湖面主属江苏省);1950年代末,湖水位6.93米时,面积20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米,容积3.5亿立方米;水位12.0米时,面积262平方公里,容积17.0亿立方米。
而1990年代的《当涂县志》记载差异较大:1950年代,当水位7米时,湖面250平方公里,容积3.8亿立方米;9米时,湖面260平方公里,容积9亿立方米;12米时,湖面263平方公里,容积17亿立方米。1990年代有湖面约200.71平方公里,当水位12米时,储水量13亿立方米,比1950年代减少4亿立方米。
石臼湖湖泊平均深度为1.67米,最大水深为2.42米。湖水容积在最低水位时仅0.4亿立方米。而高水位时,容积可达16.4亿立方米。石臼湖高水位一般出现在夏秋,低水位则出现在冬季,水位变幅一般在2.5-6.8米之间,最大变幅可达7米以上。1949年以后,1954年8月的最高水位曾达12.41米。1979年3月的最低水位为5.08米,其警戒水位为10米。1983年7月14日花津站最高水位达12.27米。水呈黄绿色,透明度0.2-0.5米。PH值7.8,矿化度88.49毫克/升,为重碳酸盐类钙组Ⅱ型水。
石臼湖面积的不断缩小,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围垦所致。由于湖区水浅底平,容量不大,占滩圈圩后,调蓄能力更受限制。由于河湖串连,汛期江水倒灌,客水压境,渲泄不畅,成为滞洪腹地和洪水走廊,使湖周圩区洪涝灾害频繁,人为的水利纠纷不断发生,也阻碍着该地区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
入湖沉积泥砂,主要来自汛期,占全年淤积量的55-84%,丰水年淤积量420万吨(1954),平水年118万吨(1960)。
石臼湖系古丹阳湖解体分化演变而成。固城湖和石臼湖位于南京凹陷的边缘地带,由于中生代燕山运动后期的断裂作用,溧高背斜西北翼断裂下沉,产生了包括固城湖、石臼湖、丹阳湖、南漪湖及其西部圩田区的广大洼地,从而奠定了湖盆的基本雏形。全新世初期洼地西部通江缺口受堵,泄流不畅,遂潴水成湖,为古丹阳湖。古丹阳湖范围很大,不仅包括固城湖、石臼湖和丹阳湖,连西部圩区也在其内。此后洼地西部三角洲逐渐发展,湖泊日益淤浅,湖面缩小并分为固城、石臼及丹阳湖、南漪湖。由于泥沙继续淤积,加上大规模围湖垦殖,使湖泊变化更大,丹阳湖已消亡,固城湖仅剩原湖面的十分之二,石臼湖水面也大为缩小。
石臼湖,西纳皖南山区青弋江及水阳江,北纳博望河、天生桥河,东纳新桥河来水,西连大部分已垦殖的丹阳湖,湖水经调蓄后经姑溪河和清水河(青弋江、水阳江连通河道)排入长江;南以官溪河、龙港与固城湖相通,长江汛期时江水也可倒灌入湖。流域面积958平方公里。
天生桥河,秦淮河支流。在溧水区西部。是县内唯一沟通两大水系的河道,主要功能是对秦淮河防洪和供水进行调节。古名胭脂河。明初辟高阳河(句容南河),起于句容市郭庄镇唐家庄龙德河,自东向西流经郭庄镇甲山坝、江宁区龙都街道,在溧水河汇合句容河的西北村上游200米处汇入溧水河。句容境内7.40公里,江宁境内2.5公里。为漕运通道,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崇山侯李新劈石开河,岭留巨石凿孔,因势成桥,河以桥名。永乐后渐废。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浚治复通。后因失修湮塞。1966年凿石拓河,南起石臼湖,向北北端在沙河桥接一干河,经洪兰埠、天生桥、沙河口通溧水河;南端在陈家村入石臼湖,使石臼湖与秦淮河复通。长15.3公里,宽20-85米,流域面积95.9平方公里。
新桥河,东起老鸦坝水库(白马湖),西至石臼湖东岸,长29公里,河底高程3-26米。支流有云鹤支河,全长11.99公里,汇水面积103.17平方公里。
博望河,源自横山南麓,至博望镇南3公里另埂村,注入石臼湖,河口最高水位12.41米(1954.8.22)。
水阳江,发源于宁国市南,流经宣城、当涂、湾沚区3县区,至鸠江区清水镇汇入青弋江。水阳江在当涂境内又称黄池河。东起运粮河(连通石臼湖),西至黄池三里埂,长18公里,河宽60-250米,可季节性通航。
运粮河,在丹阳湖畔,昔为漕运航道,故名。自南向北流,南接水阳江,经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境西北部,北到小花津,全长22.5公里。河床宽50米左右,最高水位大陇站12.41米(1983·7·14)。运粮河上连水阳江、石臼湖,下至小花津汇入姑溪河,10吨级以下船舶可常年通航。
姑溪河,东起小花津承运粮河、石臼湖之水,向西流经白纻山、当涂城关至金柱关入江,全长26公里。河宽60-350米,平均水深2.8-6米。盛水期可通航200-500吨级轮驳船,30吨级以下船舶常年通航。
青山河,南自黄池三里埂与水阳江相连,北至县城东南1.5公里处与姑溪河汇流,全长35公里。河宽70-300米,航道水深均在3.5米左右,盛水期可通航300-400吨级轮驳船。
石臼湖湖面曲折,但湖汊不多,呈锅底状,四周地形单一,均为湖积平原,它西濒运粮河,北依丹阳湖军垦农场。石臼湖-固城湖一带属滨湖平原、山地地形。地势东高西低,东侧丘陵属茅山向南延伸之余脉。高度不大,海拔100米上下,是两水系的分水岭,西属水阳江、青弋江流域,东为太湖流域。丘陵周围是黄土岗地,海拔20-49米。高淳区东部有一小片系胥溪河及其支流总和而成的河谷平原,海拔5-15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石臼湖湖底平坦。
石臼湖北部沿岸和石臼湖、丹阳湖之间为湖滩地,海拔4-5米,比高小于0.5米,由湖积淤泥、砂质黏土组成。洪水期被水淹没,枯水期出露水面之上,沿湖呈狭长状分布。丹阳湖区周边为湖沼平原,湖泊不断接受无机物和有机物堆积而成,海拔4-5米,比高小于0.5米,组成物自下而上为砂砾层、砂质黏土和腐植质淤泥。一般每年5-11月被水淹没,12月至次年4月可出露水面,地势低洼,水草丛生。石臼湖北部和丹阳湖东北部为湖积圩区平原,海拔6-8米,比高小于1米,由砂质黏土和黏土组成。沟塘率小于10%,地面由北向南微微倾斜,比降1/500左右。处洪水位之下,均筑堤围圩。平原上河道洪汊辟为农田,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蔬菜等。但由于地势低洼,汛期水位往往高出田面4米左右,故常受洪涝灾害。
石臼湖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风明显、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冬、夏温差较显著。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气团影响,盛行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受太平洋副高压气团影响,盛行东风和东南风。初夏,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形成降水集中的梅雨期。由于冷暖气团活动路线和力量对比变率较大,造成年际降水变化不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
四季划分以候平均气温小于10°C为冬季,大于22°C为夏季,界于10°C-22°C为春、秋季。一年之中春、秋季短,各约2个月,春略长于秋;夏、冬季长,各约4个月,夏较长于冬。春、夏、秋、冬起讫日和持续天数分别为;春季3月16日-5月25日,计71天;夏季5月26日-9月20日,计118天;秋季9月21日-11月20日,计61天;冬季11月21日-3月15日,计115天。
石臼湖多风。湖面发生四级风,即形成0.5米高浪,汛期最大风力可达9级,威胁湖堤的安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1963年《石臼·丹阳湖渔业调查报告》记载,两湖共有鱼类60余种。常见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鱼、鳊鱼、鲂鱼、鲤鱼、鲫鱼、鳜鱼、鱼、约鱼、鲇鱼、鳗鱼、鱽鱼、黑鲑、鲥鲑、鰔鱼、银鱼、黄鮟、黄鳝、泥鳅、河豚等20余种。1980年代后,又引进杂交鲤鱼、白鲫鱼、罗非鱼和革胡子鲶等。水生植物分为3类:食用经济类有菱、莲、茭(菰)、苋实、芘菜、慈菇、荸荠等;工业原料类有芦苇、蒲草、席草(灯心草)、水蓼、菖蒲等;饲料、肥料类有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绿萍、浮萍、轮叶黑藻(鹅食草)、马来眼子菜(马皮草)、金鱼藻(薇草)等;水禽有7目18科86种,常见的有野鸭、獐鸡、雁鹅等。
三国时期吴黄武年间(222年-225年),吴国五路总兵丁奉镇守宣城,率五路大军在距今宣城市宣州区城西北约30公里的“江南五湖”(金钱湖、南漪湖、青草湖、固城湖、石臼湖)地区围湖造田,圈筑圩堤,历时四年完成。当时圩堤顶宽丈余,堤高二丈,底宽五丈,初名金钱圩,后又改称化成圩、惠民圩,至明代洪武后始名“金宝圩”。
两宋之交及明代早中期,高淳境内沿湖居民围湖造田和开发滩涂的积极性甚高,土地开垦先后达到三次高潮。北宋末年,金人不断侵扰中原,为躲避战乱,两淮居民纷纷逃离家园南徙。与此同时,因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亦令江浙驻军就地垦荒造田,以维持军队粮秣之需。至宋室南渡,继续有大量北方人口南下,涌向江南等富庶之地,其中石臼、丹阳、固城三湖之滨,地殷物丰,民风淳朴,最宜卜居垦殖,高淳历史由此进入一个外来人口徙入及大力开垦滩涂的鼎盛时期。据高淳旧县志及民间谱牒记载,高淳大姓多为北宋末年至南宋时期徙入,境内上百座大小圩垾也多在这一时期开垦。据《景定建康志》卷四十记载,南宋建康府5 县中句容县没有单列圩田,其余4 县中溧水县有圩田291109 亩多,江宁县有圩田187324 亩多,上元县有圩田203983 亩多,溧阳县圩田仅有31776亩多,以溧水县圩田数量最多。虽然其时高淳尚未析出,溧水县的田亩数实际包含今溧水、高淳两区,但可以说明因围湖造田的实施,今高淳、溧水两区圩田大量增加的事实。此外,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尽快恢复经济,对农业实行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沿湖居民开发滩涂的积极性一度高涨,高淳境内“正兴”“马场”“永宁”“淳化”等圩场就是在洪武年间(1368-1398)倡筑的。明弘治四年(1491),高淳的独立建县,为乡民的赋税缴纳、灾年的及时赈贷提供了巨大方便,民间纠纷也能够得以迅速处理,居民生产的积极性无疑得到极大提高。在此背景下,继南宋、明初之后,高淳三湖沿岸居民再次掀起开发滩涂的新高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至1980年代,也是石臼湖地区围垦的一个高潮。据统计,1970年代以后,至1990年代,因沿湖三县不断的围湖造田,已共围垦61.2平方公里,其中当涂县围垦18.0平方公里。其中,1970年,苏皖两省在石臼湖联合围垦的团结圩,面积约10平方公里,得耕地10894.7亩。较大的圩有:
军民圩,东滨石臼湖,南濒丹阳湖与湖阳圩相望,西畔新河,北傍高丘垅地。原水系有大溪港(今博望河)、新开港(今浮凌桥河)和釜山港,均流入丹阳湖。圩区总面积71.38平方公里,耕地5.98万亩。受益有新市、新博、博望三乡镇之大部或一部,还有部队军垦农场。圩堤起自新市邹村桥,经釜山、野风港、博望河梢至丁家嘴头,堤长35公里。军民圩含圩垾50多处,筑圩始于宋代,明清两朝为鼎盛期。
湖阳圩,东滨石臼湖,南靠塘沟河,西北濒丹阳湖,四面环水。原圩区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1.12万亩。圩堤总长28.4公里,堤顶高程11米左右,汛期动辄出险,屡有溃决之灾。湖阳圩开发于北宋年间,完备于明清两朝。建国后屡经整治,全圩面积58.6平方公里,耕地4.3万亩。圩堤长38.26公里,堤顶高程13.5-13.8米,顶宽6-8米,坡度1∶2.5-1∶3,块石护坡18.15公里。
1949年以后,为克服洪涝灾害,将沿石臼湖地区的小圩并成大圩,以缩短防洪战线。
溧水县曾将1949年沿湖的133个小圩合并成8个大圩,使防洪战线缩短为22.76公里,裁并涵闸为22座。建排涝站4处,1990年代,堤防超高(指超最高洪水位12.41米)2.0米,堤顶宽5.6米。全部用抛石或干砌块石护坡,结合开河,建水库等工程,使洪涝灾害明显减轻。
1976-1978年,当涂县实施了薛、丹、博联圩工程。薛津、小丹阳、博望地区原有耕地22万亩,北倚山区,西南滨丹阳、石臼二湖。境内有大小河沟数十条,大小圩口30个,防洪堤线达180公里,堤身单薄,灾害频仍。联圩工程分两期,开挖了长11.8公里的丹阳新河和博望新河,分别通入姑溪河和石臼湖,解决山丘区的排水问题;同时开挖了9条撇洪沟,总长45.5公里,分排山水,做到丘圩分家;另建8座排灌站、4座排涝闸及控制闸3座,建配套桥闸44座,培修了堤防,联成了团结联圩、军民联圩和连迁圩等三个大圩,投入资金551.8万元。
高淳区,春秋时期,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王余祭在离今高淳区城东面15 千米的地方筑“子罗城”。因城高坚固取名“固城”,即固城街道,并以此为基础设立“濑渚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改濑渚邑为溧阳县,因地处濑水的北岸,“濑”与“溧”古音相通,古人又习惯以水之北为“阳”。明朝弘治年间从溧水县分出置高淳县。县因高淳古镇而得名。高淳镇后称淳溪镇。2013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高淳县,设立南京市高淳区,以原高淳县的行政区域为高淳区行政区域。2013年3月28日,南京市高淳区正式成立。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0亿元;全年财政收入完成50.3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15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42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票销售收入219.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10亿元,完成技改投资172.91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99.8亿元,接待游客新增100万人次。
溧水建县于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2013年2月撤县设区,迄今1400余年。溧水历来人文荟萃,谢灵运、李白、颜真卿、韩熙载、杨万里等历代文化名人曾游历溧水。溧水建有开发区和空港枢纽经济区、永阳新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高铁枢纽经济区、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区六大高层次经济功能区,成为集聚高端产业和高素质人口的优良载体。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五大传统主导产业,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生物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2019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34 家、销售亿元以上工业企业 175 家、高新技术企业 122 家。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拥有高端商贸、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现代物流、文化博览、遗址文化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 现有限上商贸企业 331 家。在现代农业方面,拥有全国最大的黑莓生产基地、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傅家边现代农业园、全省最大的设施草莓种植基地、全省一流的有机农业基地和全市领先的茶叶、蓝莓、青梅、山栀、蜂蜜、特种水产基地。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0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8393元。
当涂,历史悠久,隋开皇九年(589),并襄垣、于湖、繁昌及西安4县更置当涂,徙县治姑孰,属蒋州,自是姑孰之当涂县始定。十一年(591),废丹阳县,以其地及溧阳县一部置溧水县,隶蒋州。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生于唐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卒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他与当涂更有不解之缘,自25岁第一次到当涂开始,直至63岁终老当涂,38年间先后7次来到当涂。寻幽揽胜,题诗吟咏,留下了50余首诗文。其中《夜泊牛渚怀古》、《望天门山》、《横江词》等,成为千古名作。2018年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69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第30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77位、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第77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6年居全省县级第1位。
博望,2012年以前为当涂县辖区。1965年,设为博望区(县、乡之间一级建置),下辖博望、和平、安南、新博4个公社。1970年,拆区并社,博望区划分为博望、新博2个公社。1984年元月,设立乡镇建制,博望设为博望镇,新博设为新博乡,新博乡又划归为博望镇。2012年9月12日,马鞍山市辖区博望区成立,辖博望镇、丹阳镇、新市镇。博望区工业基础雄厚,现有企业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7家,亿元以上企业34家,2016年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家、省高新技术产品57个;全年专利申请量556件,全年专利授权量315件。已形成以刃模具、机床、筑路机械配件、锻造为主导的机械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按照“一区四园”的产业布局,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即以安徽博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础,分别打造科技创业园、机械装备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特钢产业园,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优势主导产业。
1989年,石臼湖当涂县辖水面16万亩。鲥鱼为食用价值较高的品种,每年春夏之交县境长江和石臼、丹阳两湖产量颇高。民国8年(1919)捕得4.4万公斤,1960年仅红旗渔业大队捕得1.6万公斤。自1960年代后期,由于长江生态环境变化,加之捕捞无度,产量逐年减少。
名品有:金脚红毛蟹。产于当涂县釜山。爪色金黄,足毛棕红,体大肉嫩,黄多油厚,蟹味鲜美,为国内外名肴佳品。被誉为中华“三只蟹”,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旧志载:“当涂境内水产螃蟹,有湖蟹、江蟹、河蟹之异。花津釜山近湖者,金脚红毛尤肥美。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偶食其味,御封为蟹之王。世传旧时县官曾作贡品进献,每只达一斤四两有奇。”红菱。俗称丰菱,产于湖阳镇西峰村。1958年始种植,因产量高而闻名全国。1959年,该村村长被邀去北京参加国庆10周年大典。
据清光绪《高淳县志》载,石臼湖是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伐楚时所开凿胥溪运河的一段故道,后经历代变迁逐已湮废。
姑溪河东起小花津承运粮河、石臼湖之水,向西流经白纻山、当涂城关至金柱关入江,全长26公里。河宽60-350米,平均水深2.8-6米。盛水期可通航200-500吨级轮驳船,30吨级以下船舶常年通航。水阳江在当涂境内又称黄池河。东起运粮河,西至黄池三里埂,长18公里,河宽60-250米,可季节性通航。运粮河上连水阳江、石臼湖,下至小花津汇入姑溪河,10吨级以下船舶可常年通航。
天生桥河,又称胭脂河,1978年改为现名。此河位于溧水区境内,自沙河口至石臼湖口,全长15公里。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八月,洪武二十八年九月凿成。天生桥河贯通后,江浙及皖南漕粮、贡品,无需再绕道长江而冒风浪之险,可经胥溪、石臼湖,过天生桥河,至秦淮河,直达京师,成为南京地区连接太湖、水阳江两水系的纽带。明朝迁都北京后,漕运转向北方,天生桥河逐步失去其重要地位。后虽两次疏浚,终因年久失修,逐步湮塞。1977年,溧水区在天生桥南侧建套门1座,以调节河道水位,航道条件得到初步改善,但因附近河段河浅淤塞严重,枯水季节断航。该河段枯水期航道水深在1米-1.8米,宽6米-50米,可季节性通航10吨-40吨级船舶。1986年,对洪昌河的石臼湖口、陈家桥段、三岔河段和化肥厂段等进行了疏浚,圩坝清除和人工挖除老圩埂等工程,使航道保持7级标准,河宽15米-20米,河底标高3.5米-4.5米。1986年起,溧水区航道管理站每年对洪昌河有关河段进行浅滩疏浚、清障,使该河保持6级-7级标准。
清同治元年(1862)四月二十八日,高淳太平军战船倾巢出石臼湖,聚泊西岸,以掩护新市镇营垒。翌日,清军成发翔、喻俊明率湘营进剿,截获太平军战船40余艘,陈坤书败走。十一月初,侍王李世贤集中太平军出东坝,欲夺金柱关,曾国荃急令武明良驻防东梁山,朱洪章驻防龙山桥,太平军旋在花津、上泗渡、万顷湖被清军击败。十七日,太平军水陆并进,环逼金柱关,又为清军所败。十九日,太平军遭清水师万化林袭击,被夺战船数十艘。二十二日,太平军由窑头进攻三汊河,被清军阻击退回。二十六日,清军对太平军发起攻击,毁太平军戚家桥营卡,攻破涂家渡营垒,太平军损失战船10艘,炮200余尊,退入大官圩。
民国27年(1938)12月18日,新四军二支队三团侦察分队泅渡石臼湖,与敌炮艇遭遇,战斗中歼敌10余人,俘2人,缴获机、步枪8支、炮艇1艘。
民国31年(1942)8月2日,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第四十六团副团长刘一鸿率所属第二、三营,由溧水夜渡石臼湖进袭博望伪警察所,击毙伪警5人,捕获9人,缴获长短枪25支。
由于长期高密度养殖,石臼湖湖区水草锐减、生物链阻断,水质净化能力大为减弱,不仅水质严重下降,还严重影响了鱼类洄游、候鸟栖息。为此,21世纪初,石臼湖开始设立自然保护区,恢复生态环境。1990年被列入亚洲湿地名录,200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确定了石臼湖生态湿地的重要地位。2014年溧水区农业局会同和凤镇在湖畔设立了石臼湖天鹅自然保护区。
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0666.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5300公顷,缓冲区3066.7公顷,人工实验区2300公顷。位于东径118°52′-118°53′,北纬31°23′-31°30′之间。石臼湖湖面曲折,但湖汊不多,呈锅底状,四周地形单一,均为湖积平原,它西濒运粮河,北依丹阳湖军垦农场,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围湖造田,蓄水面积减少约13333.3hm2,蓄洪能力大大下降。
石臼湖湿地动植物和水禽十分丰富,植物群落,挺水植物主要有茭笋、芦苇,浮水植物有茨实、菱、浮萍及湖滩蔓生莎草。水鸟17目48科179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6种,其中丹顶鹤、大鸨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国际湿地公约列为濒危种,小天鹅、白琵鹭、灰鹤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牛背鹭等鹳形目的涉禽被誉为环境益测鸟。
石臼湖地区于2001年被省政府列入省级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后,2003年11月当涂县政府批准设立了“当涂县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其主要职责是:加强石臼湖湿地资源的宣传、保护与管理,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开展自然保护区内的学术交流及鸟类种群的监测等工作。
湖 长:任清华 省政府副省长
协 助:省教育厅